4.2物種多樣性缺乏
雖然我國水生植物資源較為豐富,但在景觀設計中仍局限在黃菖蒲、千屈菜、睡蓮等常用種類的范圍內,造成大多數水生植物景觀雷同或缺乏特色。如在湖南地區,近年來引進的水生植物日漸增多,如再力花、水蔥等生長表現良好,然而,與該省較豐富的水生植物資源相比,目前應用于園林造景的物種仍不足50%。
4.3生態功能研究不夠
水生植物的生態凈化功能日益被人們所重視,許多地方利用水生植物凈化水體已獲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杭州長橋溪公園通過采用水體凈化的生態工藝流程和水生植物凈化相結合的方法,向人們展示了將渾濁的生活污水轉變為清澈見底的景觀水體過程。但與此同時,水生植物潛在的生物侵害問題初現端倪,卻未引起
學術界及園林部門的足夠重視。
4.4管理粗放
在冬季,大多數水生植物生長緩慢,一些挺水、浮水、浮葉植物死亡,其殘體容易引起二次污染。在水生植物的生長后期,病蟲害發生較嚴重,如茭白稻飛虱、枯萎病、銹病,慈姑黑粉病等,而目前在園林植物栽培工作中,對水生植物的病蟲害防治工作相對滯后,因此對水生植物應加強管理、及時打撈、清運,防止污染與水質惡化。
5結語與展望
(1)水生植物姿形優美,花色艷麗,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同時,在飲食、醫藥、保健、化工原料及手工業等方面有多種用途。近年來,水生植物的應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今后的景觀設計中,為了達到水生植物在園林中起到更好的應用及景觀效果,在提高城市環境質量、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仍需加強幾方面工作。①豐富冬季景觀,加強反季節栽培的研究,創造植物越冬生長條件,使水生植物在冬季仍能表現出良好的生長狀況,維持常年較好的觀賞效果已成為當務之急;②引進野生水生植物和國內外優良的水生植物品種,以增加應用于園林中的水生植物種類,豐富水生植物景觀;③加強對水生植物的生活習性與生長環境適應性研究,使其合理利用于在園林造景中;④研究合理的配置方法,營造更自然、更具生態性的水生植物景觀;⑤加強對水生植物的管理與病蟲害防治工作,加大工作人員對病蟲害和后期管理必要性的認識,并落實到實踐工作中去。
(2)我國水生植物的開發與應用前景較廣闊,各種水生觀賞植物除了直接應用于園林,還有許多價值有待于開發,水生植物應用于園林景觀設計的同時,還可做為旅游產品開發利用,實現更高的經濟價值。合理種植水生觀賞植物,不僅可美化景觀,還能凈化水質,逐步恢復植物、鳥類、魚類共同繁榮的生態環境,濕地的恢復與保護均離不開各種水生觀賞植物,同時水生植物也可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梢�,我國的水生植物具有很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李偉,鐘揚.水生植被研究的理論與方法[M].湖北: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77-94.
[2]李尚志.水生植物造景藝術[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
[3]柳驊,夏宜平.水生植物造景[M].北京:中國園林出版社,2003.
[4]馬小琳.水生觀賞植物及應用[J].園林科技,2007(2):3-5.[9]張國華.水生植物及其在園林中的應用[J].現在農業,2008(3):76-77.
[5]柳驊.關于水生植物資源開發利用的探討[J].廣東園林,2008(1):50-52.
[6]龔敏.水生觀賞植物在園林水景中的應用[J].農機服務,2007(24):96-97,104.
[7]吳莉英,唐前瑞,尹恒,等.水生植物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07(7):21-23.
2/2 首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