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8-01-26 10:37 熱度:
馬尾松是一種在植樹造林中常用的樹種,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本文主要介紹了馬尾松的栽培技術,并探討馬尾松的撫育管理方式。
《南方林業科學》林業科技期刊,曾用刊名:江西林業科技,1973年創刊,綜合性林業科技期刊,主要報道林木良種、育苗造林、森林經營、森林保護、林產化工、森林生態、林業經濟、森林花卉、森森蔬菜、鄉村林業和城市林業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術、新經驗、新動向。適合廣大科技人員,管理干部、專業院校師生、林場職工和林農閱讀。
馬尾松作為綠化造林的一種先鋒樹種,改善其撫育管理方式,有利于提高馬尾松的生產量,提高其森林覆蓋率,挖掘馬尾松更多的經濟效益,充分發揮馬尾松的經濟價值,使其能夠造福社會經濟發展。馬尾松的栽培和撫育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林業管護人員認真和長期的不懈努力,需要更多的專業技術人才投身于綠化造林事業。
馬尾松是松樹的一種,其分布的面積比較廣泛,數量也比較多,尤其在南方地區,馬尾松的森林蓄積量可達到總比例的五成以上。馬尾松具有十分高的應用價值,既能夠產出松脂,又可作為制漿造紙的高級原料,經濟性很強。除此之外,馬尾松的松針可用于飼料添加劑,其花粉則被用于保健品中,就連樹皮、樹干都可培養出食用藥品。馬尾松的生命力十分頑強,適應能力很好,其生長對土壤的要求并不高,喜好濕潤溫暖的氣候。為提高馬尾松的生產量,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則必須加強對馬尾松栽培技術和撫育管理的研究。
1栽培技術
1.1選擇栽植地塊。在栽培馬尾松的時候,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林地。應當先根據馬尾松的生長條件和特征特性來挑選恰當的造林地區,盡可能的避免大面積的連片種植,應當將馬尾松和闊葉樹混交種植,并做好森林火災的預防工作,避免馬尾松毛蟲的大面積傳播。馬尾松與闊葉樹混交栽培的方式,可改善森林的生態系統,維護良好的水土環境。在選擇馬尾松種類時,可根據不同的經營目的和環境條件,因地制宜的選擇栽培品種。
1.2整地。在整地的時候,可以選擇塊狀的土地,最好選擇暗穴整地的丘陵地帶,降低栽培成本,防止出現水土流失現象。另外,可以選擇土壤較為肥沃,交通更為便利,土壤厚度較大的種植區域,每畝栽植300~400株。1.3造林方式。通常采用植苗造林的方式,需要把握好馬尾松的種植時間,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栽植。馬尾松適宜早栽,有益于其生長,比較容易成活。最好的種植時期在1月中旬至3月中上旬。栽植時,一定要確保樹苗根正,根系要舒展開來,不可窩根。
2撫育管理
2.1松土除草。在對馬尾松的幼林進行撫育的時候,要先明確馬尾松的關鍵生長期,造林后的3~5年尤為重要,這個時間段內應當對馬尾松進行有效的撫育管理。這是因為,此時的馬尾松還無法有效的抵抗不良的環境因素,根系入土的部分也不夠深,需要進一步鞏固。為此,需要對其進行定期的松土拔草工作,為馬尾松生長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若是不拔草,林地的灌木或雜草會與馬尾松爭奪水分和養分;不松土會致使馬尾松的根系不舒展,不利于馬尾松的生長。通常在5~6月進行松土除草工作,栽植當年需要松土拔草3次,第2年進行2次,第3年進行1次。除此之外,還要做好補植工作,因為馬尾松的幼苗很容易死亡,在種植幼林之后,應當對其存活率進行檢查,發現缺苗及時進行補植,以提高馬尾松幼林的成活率。
2.2及時修剪。在對馬尾松的成林進行撫育管理的時候,應當先做好修枝工作。合理的修枝能夠讓馬尾松更好地生長,保障馬尾松的質量,改善馬尾松的干形,使其成為良好的木材。通常而言,對于生長了5~6年以上的馬尾松都要進行修枝工作,若是不修枝,則會導致馬尾松在未來的生長中出現死節。修剪的目的主要是平衡長勢,應當及時修剪掉過于粗大的枝條,以防止馬尾松偏冠。另外,還要做好撫育間伐工作,避免馬尾松相互擠壓,搶奪養分,從而造成強弱分化現象。林業可持續發展對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至關重要。
文章標題:馬尾松栽培技術與育苗管理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3776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