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7-09-04 14:19 熱度:
金針菇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菌類,易栽培,味道鮮美,本文總結了蔬菜大棚冬季輪作金針菇栽培技術,以為進行反季節金針菇栽培提供參考。
《四川農業與農機》四川省農機期刊,創刊于1977年,是由四川省農業機械管理局主管,四川省農業機械研究設計院及四川省農業機械學會主辦的四川唯一公開發行的農機技術刊物,院信息所承擔了該雜志的編輯出版工作。
金針菇是我國最早進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肉質脆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有18種氨基酸。每100 g干菇中,氨基酸的總含量為20.9 g,其中人體所必需的8種氨基酸占氨基酸總量的44.5%,高于一般菇類。利用蔬菜大棚人為創造一種與自然相類似的環境條件開展金針菇栽培生產,可大力發展反季節栽培,從而實現冬季超低溫條件下正常出菇生長,以調節冬天淡季市場,幫助菇農實現增產增收。現將其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大棚材料的選擇
金針菇喜陰暗、低溫、高濕的環境。根據金針菇生物學特性和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在金針菇的蔬菜大棚生產中可選擇以下覆蓋材料[1]:
1.1農膜+草簾
利用原有農膜,在農膜上加蓋厚草簾,以達到遮光要求。這種覆蓋方法就地取材,投入少,且保濕性能好。但在雨雪天,草簾潮濕,對大棚的壓力很大,必要時可在黑色聚氯乙烯農膜上再蓋1層農膜,減經雨雪的影響,延長草簾使用壽命。
1.2油氈
用油氈覆蓋大棚,油氈之間存在間隙,通風好,光線適中,但保溫性能差,適宜于蔬菜茬口結束較早的秋季栽培。
1.3黑色聚氯乙烯農膜
用黑色聚氯乙烯農膜,通過改變通風口的大小,可滿足金針菇秋對冬季栽培環境的要求,并可多年使用。
2大棚環境要求
采用蔬菜大棚栽培,要滿足金針菇以下生產要求[2]:
2.1光線
無直射光,接近黑暗。
2.2溫度
發菌期最適溫度為22 ℃;出菇期溫度以6~15 ℃為宜,低溫條件下生長,菇質好,頭潮菇產量高。
2.3濕度
發菌期空氣相對濕度70%以下,出菇期要求85%~95%。
2.4空氣
出菇前期加大通風,培養子實體,后期控制通風,適當提高二氧化碳含量,可抑制菇蓋生長,促進菌柄伸張,提高子實體商品質量。
3金針菇栽培袋的制備和發菌
將金針菇栽培袋的制備時間安排在9月15—30日,10月5—30日直接在大棚內發菌[3]。
3.1栽培料配方與配制
用于栽培金針菇的原料非常廣泛,棉籽殼、棉粕、稻草、木屑、玉米棒、玉米粉、麩皮等均是金針菇栽培的優質原料。各種栽培材料營養物質含量不同,物理性狀也有差別,在使用時必須科學調配和配料,使其營養全面、物理性狀合理。配方:棉籽殼50%、木屑20%、玉米粉10%、麩皮10%、豆粕10%。木屑過篩后,同其他配料一起混合均勻,加水,充分拌勻,加水量為干料的1.3倍左右。
3.2裝袋滅菌
用一頭封燙好的18 cm×36 cm×0.008 cm(雙面厚)的低壓聚乙烯袋裝料,料高12 cm,料面壓緊,用細線扎口,將栽培袋整齊排放在常壓滅菌鍋倉體內滅菌,倉內栽培袋中溫度達100 ℃后,繼續加熱10 h,停火,燜1夜,即可出袋接種。
3.3接種和發菌
選一間封閉性能好的小房間作為接種室,并按10 mL/m3的甲醛用量加熱熏蒸,經過6~8 h冷卻后,當料溫降至30 ℃以下時即可接種。將栽掊種在新配制的0.02%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濕取出,接種時,將栽培種鉤出少許,迅速放到已滅菌的栽培袋中,重新扎好袋口,手和接種鉤需經常用75%酒精消毒,防止交叉污染。如接種時使用負離子發生器,接種成品率可達98%。接種完畢,將栽培袋放在干凈的室內培養,溫度保持在22 ℃左右,每周調換栽培袋上下位置,保證菌絲均勻生長。菌絲吃料4 cm時,可揭開扎口繩,增加袋內的氧氣,促進菌絲生長。如直接放在大棚中發菌,須用整塊農膜覆蓋地表,防止發菌期大棚中濕度過大,使成品率降低。并要定時投鼠藥、噴灑農藥,防止鼠、蟲危害。一般經過30 d,栽培袋中的菌絲就可長滿。
4金針菇子實體培育
4.1整畦排袋
將6 m寬的大棚分為4個畦,每畦寬1.1 m、深5 cm,覆蓋大棚,用敵敵畏滅殺地下害蟲。將發好菌的栽培袋排于畦中,橫豎成行,低溫時袋與袋緊靠排放,200 m2的大棚可栽培1萬袋。如果在11月上旬以前排袋出菇,氣溫較高,袋與袋之間要有4 cm的間隙,以便散熱。
4.2開袋催蕾
當栽培袋中菌絲發滿后即可開袋出菇[4]。也可將袋口扎緊,推遲出菇,使頭潮菇在價格較高時上市,或在寒潮來臨前1周左右開袋,使頭潮菇現蕾時正好處于低溫環境,有利于提高金針菇的商品性。開袋時,將袋口解開反卷,使袋口高出料面5 cm左右。每畦用1塊地膜覆蓋袋口,每天揭開地膜通風2 h。在畦中灌水,使畦表完全潮濕,保證袋內空氣相對濕度在85%~92%之間,溫度15 ℃左右時,進行催蕾。1周后料面即可出現許多菜籽大小的菇蕾。
4.3子實體培養
現蕾后,揭開地膜,并加大棚的通風,溫度控制在5~10 ℃,相對濕度控制在85%左右,抑制菇蕾生長,培養整齊健壯的子實體。經過1周時間,袋中出現成束火柴棒狀的子實體,這時拉直袋口,重新蓋上地膜,每天扇動地膜2次,保證袋中有一定濃度的二氧化碳,溫度以6~13 ℃為宜,相對濕度90%左右,促使菇柄生長。當金針菇子實體長度長至15~20 cm時,即可采收,低溫時1袋可收頭潮菇300 g。
4.42潮菇的管理
頭潮菇結束后,搔菌,將料面萎縮的菇體和老菌皮除去,并在料面處理5個直徑0.4 cm的孔,每袋加入含0.5%白糖、0.1%尿素和0.05%磷酸二氫鉀的營養水150 mL,1 d后倒盡未吸收的水分,隨后進行出菇管理。
5參考文獻
[1] 賈身茂,李元丹.大棚金針菇栽培中的幾個關鍵點[J].食用菌,2010(1):54-55.
[2] 沈莉.大棚金針菇高產五步走[J].北京農業,2007(12):24.
[3] 徐漢億,丁立彤,劉標,等.蔬菜大棚冬季輪作金針菇技術[J].江蘇農業科學,2000(6):49-50.
[4] 黃良水,徐立勝.金針菇室外大棚栽培技術[J].食用菌,2007,29(4):51.
文章標題:冬季蔬菜大棚輪作金針菇技術的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3645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