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7-06-09 14:39 熱度:
農業種植過程中都需要一定的肥料,不同的作物需要的肥料也不相同,肥料不僅能讓作物更好的生長,還能提高產量。本文主要論述了鎂肥對水稻產量和品質的影響。
《農業工程》創刊于2011年,2012年改為月刊,辦刊宗旨:解讀農業工程政策,聚焦農業工程各領域關鍵技術的創新突破、成套技術系統集成和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示范,搭建農業工程交叉學科產學研集成信息平臺,推進農業工程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更好地為“三農”服務。讀者對象:農業工程各專業領域從事科研、教學、管理、生產和推廣的科技人員以及高等院校師生等。
以空育131為試驗材料,采用隨機區組排列,以氮、磷、鉀肥為基礎研究,研究了寒地水稻施用鎂肥后對水稻產量及品質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施用七水硫酸鎂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稻產量構成因子,提高水稻品質,實現增產作用,其中畝施用水稻基肥5kg/畝的七水硫酸鎂增產效果最好。
鎂對作物正常生長發育、生理代謝、提高產量、改善產品品質具有重要作用.我國有關鎂素的研究始于60年代,多見于南方紅壤地區土壤鎂素狀況調查和鎂肥肥效的研究報道.謝建昌等調查結果表明,我國廣東、廣西、福建等大部分植膠地的膠樹出現不同程度的缺鎂癥狀,在生產實踐中鎂肥效果得到了進一步的驗證。本文即是研究鎂肥對水稻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從而為水稻優質、高產栽培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及設計
試驗于2012年在創業科技園區進行,供試土壤的基本條件堿解氮205.21 mg/kg、有效磷10.26 mg/kg、速效鉀110.915mg/kg、有機質29.68g/kg、pH 6.0。供試品種為空育131,主莖11片葉,生育期127天。供試肥料為尿素(N含46%)、磷酸二銨(N含 18%、P2O5含46%)、氯化鉀(K2O含60%),七水硫酸鎂(MgO含量17.7%)。
1.2 試驗設計
小區采用隨機區組排列,三次重復,小區單排單灌,小區面積30m2 (3m×10m)。插秧規格為30cm×12cm。氧化鎂(MgO)用量設為0、2.5、5、7.5kg/畝四個水平,供試肥料為七水硫酸鎂(MgO含量17.7%)全部用作基肥施用,其他肥料處理間用量水平保持一致。
1.3 技術措施
試驗按照水稻旱育稀植“三化一管”栽培技術進行栽培管理。插秧規格30cm×12cm,施肥比例:氮肥按基:蘗:促花:保花肥為4:3:1:2的比例施用;磷肥全部用作基肥施用;鉀肥50%用作基肥,50%用作穗肥。施肥時期:基肥在水整地時施用,氮肥用量為投入總量的40%,磷肥全部投入,鉀肥投入50%;蘗肥在水稻插秧后7-15天施用,用量為氮肥總量的30%;促花肥施用在7.5葉期,用量為氮肥總量的10%,鉀肥總量的50%;保花肥施用在10.1-10.5葉期,用量為氮肥用量的20%。
除草:12%農思它230ml/畝封閉滅草,速克斃防蟲。防病:第一次防病多菌靈80g/畝+甲基托布津100g/畝;第二次防病氯溴異氰尿酸50 ml/畝+農用鏈霉素40g/畝;第三次防病稻艷110ml/畝+加收米90ml/畝+使百克100ml/畝。(三膜覆蓋嚴把秧田管理關)。
1.4 試驗調查方法
插秧前進行秧苗素質調查;全程對生育期進行調查;成熟后取樣進行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調查,收獲脫粒后進行水稻品質分析。
2 氣候條件
2012年無霜期為157天,活動積溫2800.6℃,今年的氣候因素見表2,3-4月份的氣溫較低,5月份中旬氣候為15.4℃,比去年中旬氣溫高,利于機械播種, 5月份降雨量大,利于水稻插秧,6-7月份的溫度迅速回升,7月份的降雨量較大,降雨量達到全年中最大量,達到112.3mm,這時水稻正處于抽穗期、齊穗期,不利于水稻生長,8月份溫度也處于20℃以上, 9月份溫度逐漸下降,降雨量也有所增加,不利于水稻的后期成熟。由于9月份降水頻繁,不利于水稻的適時收獲。
3 數據處理
利用Excel和DPS進行統計分析。
4 結果與分析
4.1 插秧前秧苗素質調查
插秧前對秧苗素質進行調查(表3),秧苗各方面素質都表現良好,水稻秧苗長勢正常,沒有發生水稻立枯病、青枯病、惡苗病病害。
4.2 不同施用量對水稻生育期的影響
由表4分析可知,處理3在返青期、分蘗期、始穗期、齊穗期、成熟期均比其他各處理早,說明水稻施用5kg/畝鎂肥,能夠促使水稻的生育進程提前,進而達到早熟的目的。
4.3 不同施用量對水稻產量的影響
產量是基因與環境條件相互作用的綜合表現,與內外因素有關,產量構成因素是決定產量的直接要素,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的影響,是通過產量構成因素表現出來,水稻產量由平方米穴數、穴粒數、千粒重構成的。水稻田施入鎂肥的處理中,株高是處理3最高,從實際產量看,也是處理3最高,平均比對照增產7.31% ,隨鎂肥施入量的增加,水稻的產量均比對照產量高。由DPS分析可知:處理3的產量顯著高于其他處理,極顯著高于處理1,處理1與處理2、處理4差異極顯著,處理2與處理4差異不顯著。可見施用5kg/畝的氧化鎂水稻產量最高。
4.4 不同施用量對水稻品質的影響
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以水稻為主食,水稻品質改良與人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息息相關。水稻品質的評價主要包括外觀品質、碾磨品質、食味品質三個個方面的評價。今年我們對水稻的碾磨品質進行評價,可以看出施入鎂肥可以提高水稻出米率、精米率及整精米率。
5 結論與建議
鎂是作物生長發育的必需元素,是葉綠素和激素的組成成分,是植物體內多種酶的活化劑,能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對光合作用有著重要影響。水稻生產中,在氮、磷、鉀肥的施入基礎上,適當增加鎂肥,在中性或酸性土壤中施入,能促進水稻的生長。施用水稻鎂肥對各處理的株高均有一定的影響。根據今年試驗數據得出,基施水稻鎂肥的株高表現最好的是施用5kg/畝MgO;隨著鎂肥施入量的增加,水稻產量和品質也得到了提高,其中增產最高的為處理3,平均比對照增產7.31%。建議可以把水稻鎂肥按比例分配,分時期施用,驗證不同施用方式對提高水稻抗性、品質和產量的影響。
文章標題:鎂肥對水稻產量和品質的影響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3590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