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2-07-31 09:33 熱度:
摘要:總結近些年我國具有較高觀賞價值和利用價值的園藝植物的綜合評價和研究方法,概括近些年常見的露地宿根花卉,常用觀賞草花以及野生木本花卉的觀賞特性綜合評價指標的方法研究,總結常用的評價方法的運用和利弊。
關鍵字:層次分析法;灰色關聯分析法;百分制法
隨著近幾年園林綠化在中國的地位提升,觀賞植物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加,而人們的審美眼光也不再局限于一些傳統的觀花類植物。這也就意味著,我們需要更多具有良好觀賞性的植物來迎合人們的需求,所以應生出了許多求新求異的觀賞植物種類。而這些種類真正的觀賞性如何,就需要對一些特定品種做對比分析及綜合評價,總結出一些真正意義上既有良好觀賞性又有較好抗性的種類。
1綜合評價的研究進展
一項有關野生牡丹資源收集與評價的文章中,在以往資源調查、引種、收集及馴化栽培技術等研究工作的基礎上,采用層次分析法(AHP法)對16種野牡丹科植物進行評價,旨在量化評價其觀賞性與適應性的綜合價值,為進一步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劉瑞寧2008)[]。從2003年開始陸續搜集、引進多種野牡丹科植物,其中蒂牡花、銀毛野牡丹、巴西野牡丹3種為國外種,其余13種均從福建省內各縣市,如武平、漳平、漳州、長泰、華安等地野外引種,栽培地點均為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在綜合評價標準設定時參考相關的觀賞植物評價文獻(閆雙喜2005)[],根據園林植物引種需要考慮的目標和野牡丹科植物的特點,建立層次結構評價模型。研究的目標為A層;約束層(C)由典型觀賞價值(C1)、特殊觀賞價值(C2)、適應性(C3)3個一級指標構成;標準層(P)典型觀賞價值(C1)下分花色、花量、花期、花徑、果色、果形6個二級指標,特殊觀賞價值(C2)下分葉形、葉色、葉質、綠期、株型5個二級指標,適應性(C3)下分越冬性、越夏性、生長勢、抗病蟲害能力、繁殖難易程度等5個二級指標,二級指標共16個具體評價因子;最底層(D)為計劃評價的16種野牡丹科植物(林秋金2010)[]。
上海地區的52種常見露底宿根花卉的觀賞性評價是根據宿根花卉的特點(封培波2003)[],建立了遞階層次結構評價模型,模型分為4層:(1)目標層A:即根據人們的審美意識以及宿根花卉的生物學特性確定我們在進行植物造景時宿根花卉所達到的要求。(2)約束層C:制約宿根花卉觀賞價值的各種因素,包括美學、生物學及生態學等方面。(3)標準層P:體現上述約束層的具體評價指標。評價指標的合理選擇是綜合評價的基礎。本研究綜合了宿根花卉觀賞特性及其他特性共14種因素作為具體評價指標,并歸入相應的花性狀,從而構成一個多層次的分析結構模型。(4)最低層D:為待評的宿根花卉的品種和種類。根據次方法分析出的結果是金黃色的大花萱草、花色鮮艷的鳶尾類得到了最高分值,而雖株型緊湊、四季常青但花色較暗且無光澤的鐵筷子在這一項得分較低。而在開花期方面,開花很早或開花很晚的種類要比開花居中的種類更受人們的歡迎(封培波2003)。
沈陽地區宿根花卉應用存在種類不夠豐富、日常管理不夠精細、忽視生物學及生態學特性的研究、宿根花卉景觀設計水平偏低等缺點。因此,宿根花卉的引種、繁育、推廣、應用工作就極為重要。以北京、臺安等地引進的5O種新優宿根花卉品種為研究對象,根據引種地的氣候相似性原則,采用引入種苗和種子兩種方式,試驗地點在沈陽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宿根花卉園內。主要引進的種類有玄參科、百合科、石竹科、柳葉菜科、唇形科、毛茛科、桔�?�、景天科、菊科、鳶尾科、豆科、花蔥科、十字花科、虎耳草科、亞麻科、馬鞭草科、傘形科(薛晟巖2010)[]。
在分析了合肥市的氣候條件,依據合肥地區氣候特點和立地條件,以及栽培試驗實際效果,利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法對金盞菊、德國報春等30個草花品種進行綜合評價,旨在篩選出適合本地區生長且具有較好觀賞性的草花,為合肥地區草花推廣應用提供更多的選擇。合肥地區現有的草花品種主要有一串紅、萬壽菊、雞冠花、五色草、矮牽牛等,花卉種類較少,色彩單一,對提高園林綠化建設品位有較大影響。因此急需從國內外引進新品種來豐富園林綠化種類。近年來,灰色系統理論在觀賞園藝領域已經開始應用,運用灰色關聯分析法分析評價參試品種,對其主要性狀進行綜合描述和量化評估,能夠較全面地評價品種的優劣(張金云2010)[]。
在對耐旱的多年生觀賞草進行評價時,調查指標包括長勢、株高、葉色、整株觀賞性、花序觀賞性、花序顏色、越冬成活率(胡小麗2009)[]等。
為了較準確地對耐旱多年生觀賞草的觀賞性和越冬能力進行客觀評價,對描述性觀賞性狀首先確定評價標準,然后采取專家打分方式進行數量化評價。打分人員共9人,設計人員、育種人員、一般群眾各3人,分3批分別打分,取9人的平均值(武菊英2006)[]。
湖南長沙地區的13個天南竹地理種源進行栽培比較試驗。試驗地面積600平方米,試驗采取隨機區組排列,不設重復,行距40cm,株距30cm,計算的數據取兩年的平均值。調查時隨機取樣10株,采用灰色關聯度法對各觀賞性狀進行分析.每個地理種源選取有代表性的10株進行調查.測定指標包括長勢、葉色、果色、整株觀賞性、葉色觀賞期、果色觀賞期等。為了較準確地對南天竹的觀賞性進行客觀評價,對描述性觀賞性狀首先確定評價標準,然后采取專家打分方式進行數量化評價,數量化評分標準,打分取平均值(唐麗2007)[]。
2綜合評價方法
2.1百分制法
陳俊愉和鄧朝佐[]曾使用百分制法對3種金花茶進行優株評選。該方法的特點是:直觀、簡潔、使用方便,但是主觀隨意性強,要求評分人員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
基于百分制系統理論,方燕鴻[]采用心理物理學法對野生觀賞植物進行評價;周滿宏以及周滿宏和唐紅用感官評分法對杜鵑花屬和忍冬科的野生觀賞植物進行了評價;這些評價方法多以感性認識對觀賞植物來作評價,一般為定性評判,即以主觀評價制定評分標準和相對的重要性權值,從而確定相對優劣。該方法直觀簡單,便于操作和運用,但缺點是主觀性較強、可比性差,結果因人而異,多人評價時結論難以收斂(徐亮2007)[]。
2.2灰色關聯分析方法
采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以參試的觀賞植物作為一個灰色系統,每一草種為系統中的一個元素,對性狀的量化值進行標準化及無綱量化處理后,以理想草種性狀評價值(各性狀值均為5)為參照,計算不同品種綜合性狀的關聯系數及關聯度。設各草種的調查性狀構成數列為xi(i=1,2,3,……i),即草種編號,其中理想草種各性狀構成數列為X0,即理想草種編號,性狀指標為k(k=1,2,……5),參試草種與理想草種之間的關聯系數為Ei(k),關聯度為Ri,相關計算公式為下圖:(李秀玲2010)[]。關聯度數值越大說明與理想種類越接近。
2.3層次分析方法
首先根據總目標的性質把問題層次化,建立系統的遞階層次結構模型;其次通過同一層次的各因素與上一層次的對應因素的重要性進行兩兩比較,構造兩兩判斷矩陣,由判斷矩陣計算出下一層各因素對于上一層各因素的相對權重,然后依次由下而上計算出最低層因素相對于最高層因素的相對權重,并進行一致性檢驗;最后根據各具體指標的評分及各因素的權重值計算出各個種的綜合評價值。
判斷矩陣的構造與層次單排序計算表的標度,是在根據總目標的要求參考專家意見及廣泛征求多數人意見的基礎上,用1~9比率標度使之定量化而做出的兩兩比較判斷,構造出:A—C,即第二層因素相對于第一層的重要性比較判斷;C—P,即第三層因素相對于第二層的重要性比較判斷,共4個判斷矩陣。通過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λmax)及對應的特征向量(W),計算出各評價指標權重。為保證結論的可靠性、合理性,對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即判斷矩陣A有如下關系:aij=aik/ajk(k=1,2,3,…,n)。若判斷矩陣具完全的一致性,則λmax=n,其余特征根均為零,但實際上不可能達到完全一致,而只要滿足λmax稍大于n,其余特征根趨近于零,即認為達到滿意的一致性。以CI作為度量判斷矩陣偏離一致性指標,CI=(λmax-n)/(n-1)。CI與判斷矩陣的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之比值CR,為判斷矩陣一致性指標,CR=CI/RI。若CR<0.1,該矩陣具有滿意一致性(陳仲芳2004)[]。
通過建立層次分析系統對園林樹木進行分析評價,具有較高的客觀實用性和準確性,能夠滿足對園林植物品種綜合評價的需要。但是,層次分析法是通過兩因素間的比較而不是以多因素同時比較來解決問題的,故容易造成一定的失真。
參考文獻
文章標題:觀賞植物綜合評價方法研究進展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1282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