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經濟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3-02-23 10:17 熱度:
摘 要:中國農村改革和發展的過程,就是發現、分析并解決農村社會各種矛盾的過程。新時期農村人民內部矛盾的內容、形式、發展趨勢等都具有其特殊性。我們應積極運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馬克思主義方法,以正確界定矛盾的性質并努力提高農村干群素質為前提,以發展壯大農村經濟并增加農民收入為根本,以提高農村的民主法制水平并建立有效的盾預警機制為保障,妥善處理農村人民內部矛盾。
關鍵詞:中國農村,人民內部矛盾,原因,出路
一、當前中國農村人民內部矛盾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發展了巨大的變化,我們建立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己經形成,中國以全新的姿態步入法治國家的行列,成為當今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國。與此同時,社會關系也日益復雜,人民內部矛盾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高度的問題�?v觀階段農村各類矛盾,并沒有超越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就其矛盾的性質而言,屬人民內部的是非問題。但是這些矛盾處理不妥,本身會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改革的深化肯有一定的制約力甚至反作用。[1]因此,正確地分析現階段農村各類矛盾的演化狀況和表現形式,認清其特點,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深化農村改革,發展農村經濟,搞好農村各項工作必不可少的方面。
(一)當前中國農村人民內部矛盾的表現形式
第一,部分農民群眾和農村基層干部之間的矛盾。這是農村普遍存在的一類人民內部矛盾。它往往表現為由于部分農村基層干部工作方法、工作作風和其他方面存在的不足,引起農民的不滿,這種矛盾一般表現在三個方面:一為心理上互存隔閡互不理解。二是感情上相互疏遠。三是行為上相互抵觸。
第二,部分農民群眾同鄉(鎮)政府之間的矛盾。由于我們農村政治體制改革相對滯后,農村基層政府職能沒有根本轉變,基層干部習慣于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式,與廣大農民群眾的要求形成矛盾。
第三,農民群眾之間的矛盾。農民群眾之間的矛盾往往不僅表現在土地、山林承包等經濟活動方面,還通過村民直選或農村黨支部改選、發展黨員等政治活動表現出來,有些地區在一定時期還表現得十分尖銳。[2]特別是在家族、宗法勢力強大的地方,往往由某一個具體問題上的矛盾,導致不同家族勢力之間的爭斗。如果處理不當,也會引發一些比較嚴重的社會矛盾。
第四,基層干部之間的矛盾。近幾年實行農村村民委員會直接選舉以后,有的農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地位與村民委員會的“全體村民利益的代表者”地位客觀上存在一定矛盾。在個別黨支部力量不夠強的地方,二者矛盾明顯,兩委經常發生爭權奪利,互不相讓,特別是一些涉及各種利益的問題上,往往斗爭很尖銳,從而影響了大量具體工作。
(二)當前中國農村人民內部矛盾的特點
1、廣泛性。2、顯現性。3、群體性。4、復雜性。5、局部對抗性。6、利益矛盾主導性。
二、當前中國農村人民內部矛盾的原因
現階段的中國農村人民內部矛盾,無論是特點還是表現形式都具有新的變化,而當前中國農村人民內部矛盾也有其產生的歷史原因和現實原因。
(一)當前中國農村人民內部矛盾的歷史原因
農村人民內部矛盾及其變化同農村改革的深化程度有著密切的聯系。在農村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相對滯后的地區和單位,圍繞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的矛盾往往比較突出,而在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先行一步的地區和單位,這種矛盾相對就比較淡化。改革開放后,中國農村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農村發生了重大變化,但中國三農領域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城鄉收入差距和農村內部收入差距逐步擴大,城鄉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務方面存在過大差距,農村社會安全網建設滯后,農民土地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新農村建設的資金投入不足,城鄉分隔管理制度改革嚴重滯后。
我國農業長期以來為工業的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及犧牲,使得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落后,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在我國的工業化進程中形成的二元結構和社會結構使得農業與工業、農業與城市、農民與市民之間的對立與疏理明顯,已經難以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新階段的要求。[3]我國存在著多種層次的社會生產力且發展不平衡,這是我國過去、現在乃至今后一段時間里客觀存在的事實,多種層次的社會生產力必然要求有多種層次的生產關系與之相適應。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過去曾有過成功的經驗,也有過深刻的歷史教訓。根據社會生產力的現實狀況和發展要求,我國過去長期存在的一種生產關系與多種層次的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不相適應性,也導致了分配的不公平,使得有些矛盾更加頑固化。
(二)當前中國農村人民內部矛盾的現實原因
1、縣鄉基層組織體制不完善,職能弱化,鄉鎮干部缺乏處理農村矛盾糾紛的責任心和積極性。2、對干部教育管理不到位,少數基層干部違法違紀行為時有發生,嚴重危害群眾利益。3、一些群眾法制觀念淡薄,個人主義、無政府主義思想膨脹。4、財政對農村的支持力度不夠且不均勻。5、經濟發展相對滯后,農民收入的差距越來越大。6、農村人民內部矛盾的內容、形式及其變化,同農村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水平及其變化,有著內在的必然聯系。
三、當前中國農村人民內部矛盾的解決方法
針對農村人民內部矛盾的新特點,我們要堅持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增強針對性,及時化解矛盾,保證農村的穩定、繁榮和發展。
1、要用積極的觀點和發展的眼光去看待當前的農村矛盾。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傳統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和利益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民成為相對獨立的利益主體,農村呈現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在這種新的歷史條件下,農民與集體、農民與農民相互之間利益矛盾糾紛增多,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因此,當前農村矛盾雖然錯綜復雜,但從總體上看,絕大多數是改革和發展過程中的矛盾,是推動社會前進的矛盾。正是通過對這些矛盾糾紛的及時解決和對生產關系某些具體方面的及時調整,才推動著市場經濟新體制的不斷完善和生產力的持續發展。[4]
2、加強黨的領導,從全局上防止矛盾擴大。公共政策分析理論認為,執政黨在政策制定和執行的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是政策主體的核心力量。面對農村人民內部矛盾及其對我們政策實施產生的影響,我們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從全局上防止矛盾擴大。一是要明確職責,落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化解矛盾責任制。二是要發揮黨委在化解矛盾中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三是要發揮村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把矛盾解決在最基層。
3、建立預警機制,化解矛盾于萌芽狀態。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廪r村人民內部矛盾要走群眾路線,建立預警機制,化解矛盾于萌芽狀態。一要建立矛盾糾紛排查新機制,做好矛盾排查預警。二是要健全信訪制度,積極控制矛盾苗頭。三是要落實村民依法自治,抓早調解處理矛盾。[5]
4、協調好利益關系,消除轉型期群體性矛盾誘因。 協調好農村群體利益關系,是轉型期化解農村人民內部矛盾的關鍵。一是要協調好利益關系,消除轉型期群體性矛盾一般誘因。二是要解決熱點難點問題,消除引發群體事件的具體誘因。三是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減少引發群體事件的可能性誘因。
5、建立依法、疏導、教育相結合機制,綜合治理矛盾。 綜合治理手段是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有效途徑。一是要依法治理,從根本上完善處置調解農村人民內部矛盾的機制。二是加強疏導,從主體上減輕農村人民內部矛盾的負面影響。三是要加強農民教育,降低農村社會矛盾發生率。[6]
6、建立應急機制,妥善處理局部對抗性矛盾。局部對抗性矛盾往往表現為群體事件,影響較大,要建立應急機制,及時妥善處理。一要建立應急機制,迅速控制事態發展。二要明確處置職責,穩妥有序化解不安定因素。三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努力解決問題癥結。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在“三個代表”研討會上作重要講話[R].2003.
[2]教育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不斷提高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本領[J]求是,2005(15).
[3]馮平.論農村人民內部矛盾[M].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58.
[4]王卿,劉士卓等.把握新特點化解新矛盾—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183.
[5]彭巧云.正確處理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的幾點思考[N].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
[6]鄧子恢.論農村人民內部矛盾正確處理矛盾的方針方法[M].廣東:通俗讀物出版社,1957.
文章標題:當前中國農村人民內部矛盾原因與出路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nongye/jingji/1629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