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礦業論文 發布日期:2014-04-19 11:23 熱度:
論文摘要:礦產資源利用效率是指一個周期內(通常為1年),單位經濟規模所消耗的礦產資源規模。同樣的經濟規模,消耗的資源越少,則資源利用效率就越高;反之,消耗的資源越多,資源的利用效率就越低。我國主要礦產資源中粗鋼、石油以及銅、鋁、鉛、鋅等是對外依存度比較高、消耗規模比較大的原材料和燃料。從縱向上看,利用效率呈現上升勢頭;從橫向上看,利用效率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這6種原材料和燃料利用效率不高,表明我國礦產資源利用的整體效率不高。提高礦產資源利用效率需要做大經濟規模,縮小資源消耗規模,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獲得盡可能大的經濟規模,爭取到2030年,我國資源利用整體效率達到世界平均水平,部分資源利用效率提前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關鍵詞:礦產資源利用率,提高資源利用率
一、主要礦產資源利用效率的國際比較。
鐵礦、石油、鋁土礦、銅礦、鉛礦、鋅礦等礦產資源是我國利用效率比較高的資源,本文用粗鋼、石油、鋁、銅、鉛、鋅等原材料和燃料的利用效率來表征。原材料或者燃料的利用效率越高,則表征所消耗礦產資源的利用效率越高。
�。ㄒ唬┐咒摗�
從1991—2011年,我國粗鋼消費量從7051萬噸上升到6.47億噸,占世界消費的比重從10%上升到46%�?v向比較,我國每噸粗鋼產出從0.54萬美元上升到1.1萬美元,平均為0.82萬美元,粗鋼消耗相對強度緩慢下降,利用效率相對提高。橫向比較,我國粗鋼單位產出從相當于世界的17%上升到23%。
�。ǘ┦�。
從2000—2011年,我國石油消費量從2.24億噸上升到4.62億噸,占世界消費的比重從6%上升到11%�?v向比較,我國每噸石油的產出從0.54萬美元上升到1.58萬美元,平均為0.65萬美元,利用效率顯著提高。橫向比較,我國石油單位產出從相當于世界的59%上升到92%,利用效率提高較快。
�。ㄈ╀X。
從1985—2008年,我國鋁消費量從84萬噸上升到1250萬噸,占世界消費的比重從5%上升到33%。縱向比較,我國鋁利用效率每噸在36萬美元左右,沒有顯著變化。橫向比較,我國鋁利用效率從單位產出相當于世界的46%下降到22%,鋁資源消耗相對強度在不斷提高。
(四)銅。
從1985—2008年,我國精煉銅的消費量從85萬噸上升到513萬噸,占世界消費的比重從8%上升到28%�?v向比較,精煉銅的產出從每噸36萬美元上升到每噸88萬美元,翻了一番;平均57萬美元。橫向比較,利用效率從相當于世界的28%下降到26%。
(五)鉛。
從1985—2008年,鉛消費量從24萬噸上升到315萬噸,占世界消費的比重從8%上升到36%。縱向比較,從1985年到2008年,我國每噸鉛的產出從126萬美元上升到143萬美元,平均為151萬美元。橫向比較,我國鉛利用效率從單位產出相當于世界的55%下降到20%,利用效率趨于降低。
(六)鋅。
從1985—2008年,我國鋅的消費量從35萬噸上升到411萬噸,占世界消費的比重從5%上升到36%�?v向比較,每噸鋅的產出從88萬美元上升到110萬美元,平均為88萬美元,利用效率沒有顯著提高。橫向比較,我國鋅單位產出從相當于世界的46%下降到21%,消耗相對強度在不斷提高,利用效率相對降低。
二、2015年主要資源利用效率預測。
�。ㄒ唬├眯暑A測。
根據《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2012國際石油產業高峰論壇”、《有色金屬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及2013年1月15日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的有關數據,2015年粗鋼、石油、銅、電解鋁、鉛、鋅的需求量分別為7.5億噸、5.4億噸、970萬噸、2400萬噸、620萬噸和720萬噸,世界GDP和中國GDP分別為78.08萬億美元、9.98萬億美元,相應原材料利用效率分別見表1。
圖片20131016171021.jpg
綜合起來,到2015年,6種原材料和燃料利用效率比目前均有較大提高,但與目前世界平均水平比較,除石油外,仍然差距較大,提高利用效率任重道遠。
�。ǘ┨岣呃眯实目傮w思路與實現途徑。
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需要做大經濟規模,縮小資源消耗總量,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獲得盡可能大的經濟效益。主要途徑是轉方式、調結構、靠技術、優布局、挖潛力,爭取到2030年,資源利用整體效率達到世界平均水平,資源消耗總量達到峰值區間,其中粗鋼等消耗大的部分資源在2020年達到峰值區間。此后,資源消耗規模進入平臺期,逐步進入下降通道。
一是轉變資源的利用方式。從粗放利用型向集約利用型轉換,從有水快流型向細水長流型轉換,從低端產品型向高端產品轉換,從開環型向閉環型轉換,從主要依托國內市場向依托全球市場轉換。轉變資源利用方式的基礎是促進資源利用觀念的轉化,即從低成本利用資源向全成本利用資源的轉換,從依托制度保護向依托市場競爭轉換,從重視資源本身向重視經濟效益轉換。
二是調整產業結構。從高資源密集型向低資源密集型轉化,從產能過剩型向產能適度型轉化,從貿易失衡型向貿易平衡型轉化,從小規模分散型向大規模集聚型轉化。產業結構從“二、三、一”向“三、二、一”轉化,提高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從資源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轉化;從外延擴張型向內涵拓展型轉化,從低端低值型向高端高值型轉化。
三是依靠技術突破。技術突破可以促進資源利用效率的巨大跨越,要開發利用新型開采技術,降低開采過程中的資源損失,加強對工藝流程、生產設備等技術創新,大力發展和推廣應用清潔生產技術、產業鏈接技術、回收再利用技術、廢棄物資源化技術。
四是優化布局。按照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的要求,禁止開發地區的礦產資源堅決不開發,適度開發地區的礦產資源據點開發,重點開發的礦產資源深度開發;優化開發地區綜合高效利用礦產資源。開發后的資源按照環境承載能力的要求,按照建設生態工業園區的模式,建設地域生產綜合體,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
五是挖掘潛力。依靠科技挖潛力,開展科技攻關,突破低品位礦、共伴生礦、難選冶礦、尾礦和熔煉渣等資源開發利用的技術瓶頸,加強共伴生資源的多元利用、梯級利用和高值利用,發展綜合利用。依靠工藝挖潛力,優化工藝流程,加強流程再造,實現閉環生產。依靠管理挖潛力,利用現代管理技術,擴大管理幅度,延伸管理深度,提高產品檔次,提高服務質量。
三、措施建議。
�。ㄒ唬﹫詻Q削減淘汰過剩產能。
堅持上大與壓小相結合、新增產能與淘汰落后產能相結合,消化和轉移一批過剩產能。大力發展非資源型產業,逐步實現非資源型產業對資源型產業的替代,從高資源消耗型向低資源消耗型轉化,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推動產業關聯企業,以資產、資源、品牌和市場為紐帶,通過整合、參股、并購等多種形式,實施兼并重組,實現優勢互補,提高產業集中度。
�。ǘ┰黾油度耄黄萍夹g瓶頸。
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創新投入機制,著力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和共性基礎技術。擴大新技術、新產品財稅政策支持力度。修改完善落后于發展實際的技術標準。
�。ㄈ﹥灮瘉碓唇Y構。
提高利用國外資源的比重,制定完善境外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支持政策。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廣泛參與國際間礦產資源開發企業的重組活動。鼓勵進口國內緊缺資源和產品,在符合世貿組織規則的情況下,嚴格限制高能耗、高排放、資源性產品及初級深加工產品出口。
�。ㄋ模┫拗瀑Y源消耗過快增長。
實施資源消耗增長總量控制制度,研究制定資源消耗零增長的時間表。選擇條件合適的區域,按照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支持建設若干資源基礎雄厚、產業鏈完整、特色鮮明、資源高效利用、環境友好的示范基地。鼓勵礦山綜合利用,中低品位礦產資源、再生資源的回收和綜合利用�!�
文章標題:礦業論文范文參考論如何充分利用我國主要礦產資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ligong/kuangye/2074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