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機械論文 發布日期:2014-08-01 17:10 熱度:
近年來,隨著我國煤礦的機械化發展,新技術、新設備不斷地應用到礦井的生產過程中。目前,國內已建立了多座年產數百萬噸甚至上千萬噸的特大型礦井。這些礦井的井田范圍一般都很大,走向長度和傾斜長度都可達10~20km。
摘 要:特大型礦井,井田面積很大,首先將井田劃分為開采區域。在開采區域內,再劃分為階段或盤區。與傳統的井田劃分方法相比節約了資金和資源,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有效地推動了礦井的經濟效益提高。
關鍵詞:農業國家級期刊投稿,特大井田,多井筒,分區域
特大型礦井的主提升一般都采用運輸能力很大的膠帶輸送機或大型箕斗。由于礦井生產能力大、井田范圍大,輔助提升任務非常繁重,井下通風線路很長,采用傳統開拓方式難以解決礦井輔助提升和通風問題。為此,根據井田具體條件,將大型井田劃分為若干具有獨立通風系統的開采區域,共用主井的分區域開拓方式。
一、塞爾比礦多井筒分區域開拓系統
圖1為多井筒分區域開拓的英國現代化礦井塞爾比礦開拓系統圖。井田走向長24km,傾斜寬度為16km,年生產能力為1000萬t/a(每個分區域擔負200萬t)。井田中部開掘2個斜井集中出煤(鋼絲繩膠帶輸送機),整個井田分為五個獨立的開采區域,每個分區開兩個立井,作為該分區輔助提升和通風之用。
圖1 多井筒分區域式開拓
1—雙主斜井;2—雙巖石運輸大巷;3—各分區水平運輸大巷;4—煤倉;5—采煤工作面;
6—煤層露頭;7—分區境界;8—井田邊界;No2、No3、No4、No5—分區副立井
這種方式的優點是生產集中,主斜井擔負全礦井煤的運輸,便于采用大型膠帶輸送機等設備,可達到很高的生產能力;幾個區域可同時建井,縮短礦井建設周期;也可分區建井,分期投產,減少占用資金。
二、陽泉三礦多井筒分區域開拓系統
我國陽泉三礦井田范圍大、儲量豐富,礦井經改擴建后,整個井田劃分為9個開采區域,在井田東南部開掘為全井田服務的主斜井,在各開采區域開掘輔助提升井和風井,為該區提供運送材料、設備、排矸和通風服務。如圖2所示。
圖2 井田劃分為開采區域示意圖
1-主斜井;2—副主井;3-膠帶輸送機石門;4-軌道石門;
5-分區大巷;6-分區進、回風井
此礦未改造前,井田尺寸大,開采深度大,輔助提升任務重,瓦斯涌出量大。而礦井風量大,通風網路長,通風阻力大,致使采掘矛盾突出。采用多井筒分區域開拓后,將井田劃分為若干個分區,每個分區內可采用采區式、盤區式或帶區式模式。每一分區有各自的輔助井筒,擔負進風和回風任務,有時還擔負輔助提升工作。井下出煤則由服務于全礦的主井集中提(運)出。這樣,既能充分發揮主井集中提煤的高效率,又能解決特大型礦井通風和輔助提升困難問題,使礦井生產(運輸提升)更為集中,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同時,便于分區開拓,分期建設,加快礦井建設速度。所以,我國一些生產礦井或新建礦井,都充分利用原有井筒及地面工業建筑設施,集中出煤,分區進回風、提矸、運料以及升降人員,從而提高了礦井生產能力和技術經濟效果。
參考文獻:
[1]屠世浩.長壁綜采系統分析的理論與實踐[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 2004:1-12.
[2]汪建立,林在康.加長綜采工作面開采經濟技術淺析[J].煤礦開采, 2005(6):12-15.
[3]WANG Jianli, LI Zaikang. Research on Maintaining Technology of Extended Full Mechanized Mining Face [J]. Coal Mining Technology,2005(6):12-15.
[4]張寶明,徐永圻,陳炎光.中國煤礦高產高效技術[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1:90-93.
文章標題:農業國家級期刊投稿范文特大型井田多井筒分區域開拓系統的評價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ligong/jixie/2211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