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電力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24 16:53 熱度:
摘要:本文簡述了人防工程中電氣設計的重要性,并簡單說明人防工程電氣設計的供配電、照明、設備安裝及線路敷設和接地這些方面的內容。
關鍵詞:人防工程、內部電源、照明、防護密閉、接地
人民防空工程(以下簡稱人防工程),是戰時掩蔽人員、物資以及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重要場所,也是實施人民防空最重要的物質基礎。在大部分人防工程中,為了保證工程內部人員和設備的正常工作和運行,都設有必要的照明、通風、空調、給排水等設備,這一切設施,都離不開電力。人防工程中的電能供應在整個工程中占極為重要的地位。電氣設計是人防工程設計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一、供配電
人防工程中的電力負荷可分為三級:
I級負荷:凡是因停電將嚴重影響作戰指揮和通信聯絡的正常工作、影響工程的安全或造成機械設備的損壞者,均稱為I級負荷。如重要的收發訊設備、廣播機械、重要房間的照明、柴油機冷卻水和繼電保護控制電源等。對于這類負荷,為保證其供電可靠性,通常采用雙電源、雙回路在負荷側自動切換的供電系統。
II級負荷:雖然停電造成的后果與上述相同,但是它允許有短時停電。如循環風機、進、排風機,對I級通信設備的冷卻風機或水泵、電站自用電等。這類負荷可以采用雙電源、雙回路負荷側切換供電系統。當負荷距電源較近時,如電站自用電,也可以采用雙電源單回路供電系統。
III級負荷:當停電后造成人員工作和生活不便和困難,但不致影響作戰指揮和主要通信聯絡的負荷。如降溫、采暖設備、一般給排水泵、部分工作照明、機修設備、生活、維護用電等。對這類負荷,通常在供電可靠性方面無特殊要求,一般采用單回路供電即可,當電源容量不足時,應首先切除該類負荷,以保證重要負荷的正常供電。
戰時I級負荷應有二個獨立的電源供電,且必須要有一路內部電源(內部柴油電站或蓄電池組)供電,I級負荷容量較小時,以設置EPS、UPS蓄電池組電源為宜,蓄電池組不得采用非封閉的蓄電池組,且連續供電時間不應小于隔絕防護時間(二等人員掩蔽部為3小時)。
對于建筑面積之和大于5000m2的防空地下室,分兩種情況設置內部電站:
1、當柴油發電機組總功率>120kW時,應設置固定電站,且柴油發電機組的臺數不應少于2臺(但不應超過4臺,且單機容量不應大于300kW),除向本工程戰時I級、II級負荷供電外,還需兼作區域電站向鄰近防空地下室I級、II級負荷供電。
2、當條件受限,內部電站只供本工程戰時I級、II級負荷,且柴油發電機組總功率≤120kW時,可設置移動電站,柴油發電機組的臺數可為1~2臺。
電力系統電源進入人防地下室的低壓配電室內,由它配至各個防護單元的配電回路應獨立,同樣電站控制室至各個防護單元的配電回路也應獨立,即均應放射式配電,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障每個防護單元在戰時電源的獨立性,自成系統,互不影響,當相鄰防護單元被破壞時,本防護單元仍能獨立工作。
二、照明
戰時照明包括正常照明和應急照明;平時照明應包括正常照明、應急照明和值班照明,出入口處應有過渡照明。
應急照明包括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和備用照明。正常照明故障至應急照明自動投入的時間,安全照明不應大于1S,疏散照明和備用照明不應大于15S。戰時應急照明的連續供電時間不應小于該防空地下室的隔絕防護時間。
平站結合的人防工程,戰時的應急照明可利用平時的應急照明;戰時的正常照明可與平時的部分正常照明或值班室照明相結合。
每個防護單元應有獨立的照明回路,并宜采用雙回路同時供電;疏散通道的照明不宜少于兩個回路同時供電,并宜采用交叉供電;通道照明與房間照明宜采用不同回路供電。從防護區引到非防護區的照明回路,應在最后一道防護密閉門內側、臨戰封堵處內側,單獨設置短路保護裝置或單獨設置照明回路。
燈具的選擇宜選用重量較輕的線吊或鏈吊燈具和卡口燈頭。當室內凈高較低或平時使用需要而選用吸頂燈時,應在臨戰時加設防掉落保護網。
二等人員掩蔽所的防化通信值班室內應設置AC380V16A三相四孔插座、斷路器各1個和AC220V10A單相三孔插座5個。防化器儲藏室應設置AC220V10A單相三孔插座1個。
三、設備安裝及線路敷設
防空地下室內的各種動力配電箱、照明箱、控制箱,不得在外墻、臨空墻、防護密閉隔墻、密閉隔墻上嵌墻暗裝。若必須設置時,應采用掛墻式明裝。
在戰時進風機室、排風機室、防化通信值班室、值班室、柴油發電機房、電站控制室、人員出入口(包括連通口)最里一道密閉門內側和其他需要設置的地方,應設置顯示清潔式、濾毒式、隔絕式三種通風方式的燈箱和音響裝置。每個防護單元戰時人員主要出入口防護密閉門外側,應設置有防護能力的音響信號按鈕,音響信號應設置在值班室或防化通信值班室內。
在各人員出入口和連通口的防護密閉門門框墻、密閉門門框墻上均應預埋4~6根壁厚不小于2.5mm、直徑50~80mm的熱鍍鋅鋼管。穿線鋼管在穿越防護密閉處,均應符合防護密閉要求。
進、出人防工程的強電和弱電線路,應采用電纜、光纜;從室外引入時,應在室外分別設置強電、弱電防爆波電纜井,電纜、光纜從工程外引接處至防爆波電纜井,應埋地或沿電纜溝敷設;從防爆波電纜井至工程內,應穿壁厚不小于2.5mm的熱鍍鋅鋼管暗埋敷設,并應預埋4~6根管徑為50~80mm的備用穿線鋼管。
穿過外墻、臨空墻、防護密閉隔墻和密閉隔墻的各種電纜(包括動力、照明、通信、網絡等)管線和預埋備用管,應進行防護密閉或密閉處理,應選管壁厚度不小于2.5mm的熱鍍鋅鋼管。穿過外墻、臨空墻、防護密閉隔墻和密閉隔墻的同類多根弱電線路可合穿在一根保護管內,但應采用暗管加密閉盒的方式進行防護密閉處理,保護管徑不得大于25mm。
采用電纜橋架敷設電纜時,電纜橋架嚴禁直接穿過圍護結構、防護密閉墻、密閉墻等。必須穿過時,應改為穿管敷設,并應符合防護密閉要求。
四、接地
人防工程內部的接地宜采用TN-S、TN-C-S接地保護系統。TN-S、TN-C-S接地系統,電源中性線(N)和保護線(PE)是分開的,保護線在正常情況下沒有電流通過,能始終使金屬外殼處于零電位。考慮到人防工程在施工安裝時、不使用時,通常環境條件較差,采用TN-S、TN-C-S接地系統是適宜的。內部電源設有柴油發動機組應采用TN-S系統,引接區域電源宜采用TN-C-S系統。當城市電網為TN-C系統時,應在電源進線處將TN-C系統轉換為TN-C-S系統。
人防工程內應以防護單元為單位設置等電位連接,下列導電部位應做等電位連接:保護接地干線、支線;接地裝置接地干線或總接地端子;工程內的給水管、風管、線纜穿線管等金屬管道;電纜金屬外護套;防護門、防護密閉門、密閉門、防爆波活門等金屬門框;所有金屬構件和設備金屬外殼等。
人防工程中動力系統接地一般與通信接地系統分開。400/230V三相四線制發電機和變壓器的中性點應作直接工作接地。電氣設備的正常不帶電的金屬部分應作接零保護。外電源進線的閥型避雷器應作過電壓保護接地。外電源進線終端桿處的閥型避雷器除通過電纜金屬外皮和總的接地裝置相連外,還應在其附近設置集中接地裝置;金屬油罐和油管應單獨設置防靜電接地裝置。
接地干線一般采用40mm×40mm×4mm的扁鋼,支線采用25mm×4mm扁鋼。接地體均應涂以瀝青或其他保護層。接地線與電纜或電線交叉時,其間距不應小于25mm。沿墻敷設的接地線,應留有距墻10mm的距離。接地線過墻時應加鋼管保護,鋼管伸出墻面10mm,管內先填黃沙,然后在兩端用瀝青封口。接地線連接一般采用對焊;與設備一般采用焊接或螺栓連接。
參考文獻:
1、《人民防空工程設計規范》,GB50225-2005。
2、《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GB50038-2005。
3、方志剛,任俊宏,崔陳華,李建民等,《人民防空工程電氣設計》,中國計劃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文章標題:淺談人防工程電氣設計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ligong/dianli/182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