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20 09:47 熱度:
摘要:城市公園綠地對整個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起著重要的作用,要進一步研究城市公園綠地是如何發揮功能的,首先應該掌握其綠化植物的結構組成。通過對濮陽市公園綠地的實地調查,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對現有公園綠地的綠化樹種選擇和配置結構提出進一步優化的措施,促進其公園綠地植物群落構建水平的提高,對濮陽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城市具有特別的意義。
關鍵詞:城市公園綠地;綠化植物結構;濮陽市
城市公園綠地作為城市綠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1]植物作為城市公園綠地的主體,它在城市公園生態條件下的生存、生長發育及其群體結構、數量和分布狀況,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多種功能的發揮,支配著城市公園綠地綠化的質量和水平。
1. 濮陽市公園綠地綠化概括
目前,濮陽市城市綠化覆蓋率為42.6%,綠地率37.3%,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5.8m²。城市綠化點成景,線成蔭,面成林,環成帶,呈現出“人在綠上走、車在樹下行、樓房花叢臥、鬧市園林中”的獨特景觀。[2]濮陽市公園綠地面積在全市各類型綠地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為39.31%,市區內已建成使用的公園綠地主要有濮上園、中原綠色莊園、戚城公園、中心廣場、濮水公園等36處,面積達到551.26公頃。[3]在整個城市綠地系統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綠化狀況直接影響著城市總體綠化水平和改善城市環境的質量。
2. 研究方法
本次調查分別從公園性質、立地位置、占地面積,以及能代表濮陽市造園特色等方面入手,選取中原綠色莊園、戚城公園、濮水公園、新蕾園、公仆園、中心廣場作為調查對象。其中對于面積較小的公園綠地采用完全每木調查的方式,對于面積較大的公園綠地,根據園內植物種植情況,采用分層取樣調查,即依據同區層內植物材料盡量均勻同質的原則劃分區層,各區按比例分配樣方面積,進行群落學和多樣性調查。
調查時記錄樹高超過1.5米以上的喬、灌木樹種和數量,目測樹木的冠高,用卷尺、皮尺測量樹木胸徑和花灌木的冠徑,觀察植物的立地條件、抗性、適應性及生長勢,根據樹木的生長狀態、枝葉繁茂程度等評價植物的健康狀況。
3. 調查結果與分析
3.1公園綠地分布特點
從現有公園綠地的分布和性質來看,占公園綠地面積69.38%的濮上苑和綠色莊園遠離市區,屬于營利性公園;濮水公園盡管對外完全開放,也遠離市區,位于市區內的戚城公園屬于半開放性質的歷史文化園。因此,中心廣場、新蕾園、公樸園這些位于市內且完全開放的公園綠地成為了廣大市民日常生活的首選。總體而言,市民實際可享受的公園綠地仍十分有限。如何有效增加城市中心區的公園綠地,提高市民實際享用的公園綠地空間,將是濮陽市公園綠地發展的一個方向。
3.2公園綠地綠化植物種類組成
本次調查,共調查綠化植物18835株,其中常綠喬木3396株,落葉喬木8017株,花灌木7422株,綠籬面積10450m2。這些綠化植物中個體數目最多而占顯著地位的只有少數幾個種,如,雪松、圓柏、側柏、龍柏、油松5個常綠喬木占全部常綠喬木的70.85%。另外灌木比例較小,僅占樹木總數的39.41%,與北京市園林科研所提出的喬灌木合理配置結構比例為1:6[4]相差較遠。
3.2.1綠化植物的健康狀況
植物的健康狀況是公園綠地的重要指示,它反映了對現有植物的養護水平,指示了植物是否適合現有的立地環境,在經營管理上是否需要加強。濮陽市公園綠地綠化樹種整體健康狀況較好,其中38.14%的樹種被評為健康,32.64%為中等水平,20.85%的樹種健康狀況處于及格水平,健康狀況不及格的植物為8.37%。一個綠地只要有兩三種植物枝條干枯,整株頻死,甚至死亡,該植物的觀賞價值不僅喪失,還會影響整個綠地的景觀,所以數量雖然不多,但值得重視。
3.2.2綠化植物的徑階結構
濮陽市公園綠地綠化喬木樹種的平均胸徑為18cm,近一半喬木樹種的胸徑集中在10~20cm之間,說明大多數樹木正處于其成熟期。從其分布來看,大徑階樹木主要集中在市區的公園綠地,而在郊區的公園綠地多屬于小徑木。主要原因是郊區的綠化水平處在一個發展階段,其中幼齡樹占據主要部分,而城區公園綠地植物群落基本處于一種穩定成熟的階段。從長遠發展考慮,為避免大徑階樹木進入衰老期后,出現新老樹種更替的問題,每年均應種植一些小苗。
3.3公園綠地植物群落結構調查分析
3.3.1植物群落的水平結構分析
城市公園綠化植物的水平結構,可分為行道樹、綠籬草坪以及綠籬、喬灌木與草坪的混合結構等。通過對其水平結構的分析,科學地確定綠化樹種的重要性指標,才能從深受環境條件,人文行為習慣和綠化政策影響的綠化現狀中,了解人們接受這些綠化樹種的程度和確定它們的重要性程度。[5]本次調查的六個公園綠地總面積1.22km2,由于草本植物的個體數量難以統計,僅對喬灌樹種進行統計。密度值為單位樣方內植物株數,根據調查在眾多的綠化樹種中,喬木中以水杉的密度最大,達1873株/km2,其次依次為垂柳、毛白楊、紫葉李、圓柏、國槐;灌木中的珍珠梅、榆葉梅、鳳尾蘭等植物的密度較大,均在418株/km2以上。
3.3.2植物群落的垂直結構分析
所有的喬木、灌木、藤本都分布在一定的園林綠地里,以一定的結構形式存在,其結構形式影響著綠地的功能及穩定性。有調查研究顯示,喬、灌、草復合群落所發揮的生態效益是相同草坪面積的4倍[6]。本次公園綠地調查,喬木樹種73種,灌木樹種58種,喬灌“種”數比為1:0.79。藤本植物也是城市綠化不可缺少的樹種,雖然濮陽市大力提倡垂直綠化、立體綠化,但此次調查的藤本植物只有3種,占樹種總數的2.31%。雖生長良好,栽植量大,但種類過少。
3.3.3植物群落的年齡季相分析
植物配置時既想使綠地近期取得較好的綠化效果,又要保持園林景觀的相對穩定,就要考慮好速生樹與慢生樹的比例。[7]目前濮陽市的公園綠地速生樹種所占的比例較大,對綠化貢獻率也大,其慢生樹和速生樹種類之比為1:2.05,參照北方其他城市的經驗,[8]在今后的公園綠地建設中,應適量增加慢生樹種的比例,降低速生樹種的栽植數量。將慢生樹種與速生比定為4:6較為合適。
樹種的生長特性不同,綠化效益也不同,它們以自己特有的姿態、葉、花、果、枝、干、皮等給人美的享受。在濮陽市公園綠地綠化樹種中,觀花類有72種,且大多樹種花期集中于春夏兩季,而秋季甚少,觀葉類44種,觀果類26種,觀姿類48種,其他觀干、觀枝類有16種。由此可見,濮陽市公園綠地樹種觀賞效果并不單一,在綠化樹種配置上仍有很大的選擇余地。
4. 建議與對策
4.1公園綠地綠化樹種發展方向
(1)應加大基調和骨干樹種的選擇范圍,避免景觀雷同,體現各個綠地自己的特色,同時增強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相對于目前131種綠化植物,植物種的應用比例不太合理,有些種應用量大而過于廣泛,有些種則僅在某一公園綠地有零星出現,或僅有幾株,事實上濮陽市植物種類選擇可利用的空間仍很大;
(2)在數量和品種方面增加彩葉樹種和花灌木的使用量,確保一年四季的色彩變化。彩葉樹種和其他花灌木不僅可以豐富公園綠地的色彩,增加樹種的多樣性,其花期和顏色的多樣化也能形成豐富的季相變化,應重點研究秋季開花樹種的引進與栽培,增加秋季觀葉樹種和觀果類樹種,豐富秋冬季綠地景觀;
(3)協調速生樹種和慢生樹種的比例關系,實現綠地景觀的長遠發展。應注意新老樹種更替問題,避免其到衰老期后進行一次性更新,勢必會對景觀造成嚴重影響;
(4)重視地被植物和攀援植物,利用其形態、花期各異的特點,增加視覺景觀,改善群落結構,提高綠化覆蓋率;
(5)增加對鄉土樹種的開發力度。目前公園綠地中引進種所占比例大于鄉土樹種,考慮到群落的穩定性,在重視對外來物種的引進的同時,應大力發展鄉土樹種,特別是能代表濮陽特色和觀賞價值高的鄉土樹種。
4.2公園綠地結構優化
目前,濮陽市公園綠地植物群落中,有大量純草坪,純針葉喬木、落葉喬木或純灌木林單層群落,植物配置層次過于單調,不能在有限的空間內增加綠量,發揮其生態效應,而且空間層次缺乏錯落有致的變化。因此,在群落景觀中,建議使用以下配置模式:
(1)喬木+灌木+地被
如水杉(毛白楊、國槐、垂柳、黃山欒等)+榆葉梅(丁香、珍珠梅、連翹、黃刺枚等)+紅花酢漿草(白三葉、麥冬等),這種種植模式最有利于群落的穩定性,景觀層次豐富,季相變化明顯,最大限度的發揮其生態效益;
(2)喬木+灌木
雪松(大葉女貞、法國冬青、桂花、側柏等)+丁香(珍珠梅、丁香、金銀木、迎春等)此模式可用于分隔空間、背景或觀賞型綠地;
(3)喬木+草坪
云杉(國槐、垂柳、白皮松、毛白楊、合歡等)+馬尼拉(狗牙根、黑麥草等),該種植模式雖形成上層空間,在盛夏使綠地具有極好的親和力和游憩性,但因缺乏必要的中木(灌木)相聯系,無法體現植物配置的層次性、景觀過渡性及結構的完整性,可偶有點綴,不宜大面積栽植;
(4)灌木+草花(草坪)
由于沒有上木遮蔭,灌木長勢良好,季相變化明顯,經修剪后有較好的圖案,景觀效果好。但從游人活動角度考慮,夏季日曬問題突出,綠量小,生態服務功能差,群落壽命較短,使用時應控制其規模;
(5)突出草坪效果
草種以早熟禾為主,基本以修建整齊的草坪為主,這種模式視覺效果好,但忽略了植物配置的生態效益,植物配置結構不穩定,綠量小。應盡量限制其面積,只適合在入口空間或開闊綠地做純粹的觀賞型綠地使用。
參考文獻:
[1]車生泉,宋永昌.上海城市公園綠地景觀格局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業科學版),2002,20(4):322
[2]朱學文,晁昕,張運申.濮陽市城市綠化藝術水平探討[J].河北林業科技,2003.4(2):45~47
[3]濮陽市申報國家園林城市匯報材料,濮陽市政府,1998
[4]陳自新,蘇雪痕,劉少宗,古潤澤.北京城市園林綠化生態效益的研究[J].中國園林,1998(1):57
[5]符氣浩,楊小波,吳慶書.城市綠化植物分析[J].林業科學,1996.1(32)35~43
[6]齊康.城市環境規劃設計與方法[M].北京:北京建筑出版社,1997:195~209
[7]李淑風.北京市公園綠地中的植物配置[J].中國園林,1995.(3):32~37
[8]宋麗華,吳忠梅.銀川市城市綠化樹種調查與分析[J].寧夏農學院學報,1999.20(3):55~60
文章標題:濮陽市公園綠地綠化植物結構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129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