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車輛論文 發布日期:2013-01-24 10:25 熱度:
摘要: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對于目前汽車發動機維修采用“事后維修”和定期強制保養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汽車發動機的發展了。所以,在對汽車進行維修和保養時應綜合分析判斷,利用傳統診斷結合汽車故障的現象來尋找故障部位。并且及時對汽車發動機進行相應的維修及保養。
關鍵詞:汽車發動機維修,故障原因,措施
1. 發動機出現故障的原因分析
1.1設計上的薄弱環節的影響
汽車發動機是一部比較復雜的機器。大量采用了現代工業技術。為了保證發動機性能,提高產品質量,減少故障率,制造廠方采取了大生產所必須的指令控制。但是,由于發動機結構復雜,發動機各總成、組合件、零件的工作條件差異較大,不可能完全適應各種運行條件。加之設計者對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掌握不一定全面,積累的經驗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任何一臺機器都可能在一定的環節,在特定的條件下,將會誘發故障發生。
1.2零部件加工制造質量的影響
由于各生產廠家設備條件、技術水平、經營管理方式不一,條件冷熱加工、裝配試驗質量不同,盡管各大發動機生產廠都有嚴密的質量保證體系,嚴格的檢驗制度,漏錯檢的事也偶有發生。
1.3外購成附件和原材料供應的影響
定型發動機廠對發動機所需要的原材料的配套成附件的供應廠都應進行技術考察,訂貨應能滿足發動機性能和長期使用要求。但是,由于采購人員的水平和素質,往往進的原材料和成附件滿足不了發動機要求。
1.4駕駛技術、使用維護水平的影響
隨著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年輕一代充實了汽車駕駛員的行列。有的駕駛員技能欠缺,魯莽、操作疏忽,行駛中遇到意外情況,處理差誤過失造成機件損壞或交通事故的實例不少;亦有不少使用者,只會開車,不會維護保養機器。
1.5自然環境的影響
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變,地理位置、氣候、季節、溫差的變化對發動機使用將會帶來不同的影響。
1.6燃油、潤滑油、冷卻液品質的影響
各型發動機在設計研制階段,經過大量的研究和實驗,選定了對工作最佳的燃油、潤滑油和冷卻液。亂用、混用都將對發動機使用帶來不良影響。
1.7專業維修廠的水平和維修人員的素質影響
隨著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各地汽車、發動機維修網點似雨后春筍發展起來。但各家設備、技術水平懸殊很大。有的修理廠沒有檢測手段,故障件的修復質量沒有保障。修理后裝配不大當、調整不當的事屢屢出現。這些都程度不同的破壞了發動機原有技術狀態,可能導致故障早現。
上述幾個方面的影響,都可能構成發動機故障的主要原因。這些影響因素有發動機內部的,也有發動機外部的;有承制廠方的,也有用戶方面的;有設計制造方面的,也有使用維護方面的。當然,也有諸多方面綜合影響的。對某一故障的出現,要根據故障情況,具體分析。切不可搬弄教條,忽略重點,胡亂診治。
2.汽車發動機的維修技術
2.1傳統診斷技術
所謂的傳統診斷,就是不用任何的表、設備,對車輛故障進行人工診斷的方法。在汽車維修中最常用的直接診斷方法有“看、聞、聽、問、試”,這些方法在國內汽車維修方面積累的經驗還是比較豐富的。高級轎車保有量雖正大幅度增加,但部分維修的儀器及檢測設備尚不能監測到位,給車輛故障診斷帶來很大困難,以至于造成誤判。因此,充分具備成熟的維修經驗也是非常必要的。
2.2電控汽車故障自診斷技術
電控汽車故障自診斷系統,一般有電子控制器(ECU)中的識別故障及故障運行控制軟件、故障監測電路和故障運行后備電路等組成。故障代碼儲存在隨機儲存器(RAM)中,隨機儲存器與蓄電池直接相連,故障代碼可長期保存,清除故障代碼需要斷開專門的隨機儲存器連接電路或者直接斷開蓄電池。
自診斷系統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汽車運行時故障明顯,傳感器有故障而自診斷系統沒有監測到。
2.2.1電控汽車控制電腦(ECU)對傳感器信號進行檢測時,只能接受其設定范圍之內的傳感器非正常信號,從而判別傳感器的好與壞,記錄或不記錄故障代碼。。一旦解讀故障代碼故障后,只要對相應的傳感器、導線連接器、導線進行檢查,找到并排除短路、斷路的故障即可。
2.2.2由于發動機工況故障現象相似,ECU監測失誤,自診斷系統可能顯示錯誤的故障代碼。。例如,對于裝有三元催化轉換器的電控汽車,一旦使用過含鉛汽油,這類故障特性有時較為明顯。
2.2.3電控汽車使用維修不當也可能引發錯誤的故障代碼。在對電控汽車實施維修時,由于維修人員維修不當或者操作失誤,也會導致自診斷系統輸出錯誤的故障辦法。
2.3利用常規的檢查方法如“五油、三液、一媒”的檢查不可忽視,即對透平油、機油、自動變速器油、轉向助力油、齒輪油、制動液、冷卻液,刮水清洗液以及冷媒的檢查。
2.4通過車用零件液體的品質,來判斷故障。一輛廣州本田車雅閣7230轎車的自動變速器油液變紫,而且有少量的混蝕物,此時行車中動力不足,起速過慢。因此根據油液的顏色可斷定故障的原因是自動變速器的故障而不是發動機動力不足,拆油底殼,檢查證明判斷是正確的。
2.5檢查線路也一樣重要。一輛雪鐵龍轎車左前輪不升也不降,而其他三輪傳動正常。檢查發現該車左前空氣彈簧減振器排氣閥線斷開,接通線路后左前輪活動恢復正常。在看的過程應該仔細地看,認真地看,結合分析地看,而不是走馬觀花,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6通過對油液的“聞”可知油液的品質及該系統基本的工作情況,通過對發動機的排放氣體的聞,可以感覺發動機的工作情況,從而為故障判斷提供指導。如一輛桑塔納2000GSi轎車,怠速不穩,且急加速抖動嚴重。通過對排放氣體氣味的分析,認為是高壓線有時斷火,更換后,故障排除“聞”在維修中比其他手段用得相對較少,但并不是說它不重要,運用恰當在故障判斷上可以讓我們少走許多彎路。
3.汽車發動機的保養技術
3.1使用適當質量等級的潤滑油
汽油發動機應根據進排氣系統的附加裝置和使用條件選用SD-SF級汽油機油;柴油發動機則要根據機械負荷選用柴油機油,選用標準以不低于生產廠家規定要求為準。
3.2定期更換機油及濾芯
任何質量等級的潤滑油在使用過程中油質都會發生變化。到一定里程之后,性能惡化,會給發動機帶來種種問題。如濾清器堵塞,機油不能通過濾芯時,會脹破濾芯或打開安全閥,從旁通閥通過.,仍把臟物帶回潤滑部位,促使發動機磨損,內部的污染加劇。
3.3保持曲軸箱通風良好
現在大部分汽油機都裝有PCV閥(曲軸箱強制通風裝置)促使發動機換氣,但竄氣中的污染物會沉積在PCV閥的周圍,可能使閥堵塞。如果PCV閥堵塞,則污染氣體逆向流入空氣濾清器,污染濾芯,使過濾能力降低,導致燃料消耗增大,發動機磨損加大,甚至損壞發動機。因此,須定期保養PCV,清除PCV閥周圍的污染物。
3.4定期清洗曲軸箱
發動機在運轉過程中,燃燒室內的高壓未燃燒氣體、酸、水份、硫和氮的氧化物經過活塞環與缸壁之間的間隙進入曲軸箱中,與零件磨損產生的金屬粉末混在一起,形成油泥。量少時在油中懸浮,量大時從油中析出,堵塞濾清器和油孔,造成發動機潤滑困難,引起磨損。此外,機油在高溫時氧化會生成漆膜和積碳粘結在活塞上,使發動機油耗增大、功率下降,嚴重時使活塞環卡死而拉缸。因此,定期使用BGl05(潤滑系統高效快速清洗劑)清洗曲軸箱,保持發動機內部的清潔。
3.5定期清洗燃油系統
燃油在通過油路供往燃燒室燃燒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形成膠質和積碳,在油道、化油器、噴油嘴和燃燒室中沉積下來,干擾燃油流動,破壞正常空燃比,使燃油霧化不良,造成發動機喘抖、爆振、怠速不穩、加速不良等性能問題。使用BG208(燃油系統強力高效清洗劑)清洗燃油系統,并定期使用BG202控制積碳的生成,能夠始終使發動機保持最佳狀態。
3.6定期保養水箱
發動機水箱生銹、結垢是最常見的問題。銹跡和水垢會限制冷卻液在冷卻系統中的流動,降低散熱作用,導致發動機過熱,甚至造成發動機損壞。冷卻液氧化還會形成酸性物質,腐蝕水箱的金屬部件,造成水箱破損、滲漏。定期使用BG540(水箱強力高效清洗劑)清洗水箱,除去其中的銹跡和水垢,不但能保證發動機正常工作,而且延長水箱和發動機的整體壽命。
總之,保養汽車最基本的工作是清、緊。所以,不但要給發動機創造“清凈”良好的潤滑條件,認真地做好空氣和汽油濾清器的“清凈”工作,而且還要對容易泄漏連接部件作好經常的緊固工作。駕駛員平時在開車中還要始終使發動機保持正常的工作溫度,并能避免發動機超負荷運轉。這樣,“清”字當頭,“緊”字不忘,持之以恒,汽車發動機、一定會延年益壽。
參考文獻:
[1] 陳釗. 現代汽車維修技術綜述[J]. 農業裝備與車輛工程. 2006(04)
[2] 薄永新,柳躍民,梁梅. 淺談汽車維修[J]. 科技資訊. 2007(25)
[3] 孔祥江,馬效民. 淺談汽車維修技術[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8(02)
文章標題:淺析汽車發動機的維修與保養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ligong/cheliang/1579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