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職業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2 17:09 熱度:
【摘要】本文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并從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以教師為本”、實現高職教育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積極探索適合高職教育特色的教育管理模式四個方面闡述了如何在高職教育中落實科學發展觀。
【關鍵詞】ASP;IIS;SSI;數據庫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分析職業教育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理清工作思路,是當前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1]高職教育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規律,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走出一條持續健康、特色鮮明的發展之路。
一、進一步實施人才強校,人才強教育的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
教育的質量取決于教師的質量,沒有高質量的教師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高職院校應在建設高水平師資和加強教師隊伍業務素質建設的同時,大力加強教師隊伍的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通過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和明確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充分調動和發揮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使之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一要按照“充實數量,提高素質,優化結構,穩定骨干,造就名師”的思路,努力建設一支品德高尚、學風嚴謹、教學一流的師資隊伍;二要健全有效的激勵機制,提高教師主動承擔教學任務、探索教學規律、開展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的積極性,把教學質量作為衡量教師工作業績的主要標準。三要健全教師管理的約束和保障機制,改革教師教學工作考核制度,加大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與監督工作力度。四要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培訓,引導和鼓勵青年教師刻苦鉆研教學理論,掌握教學技能,使之盡快適應高職教育的要求。五是明確教師的利益和發展需要,使之享有自己應有的權益和發展空間。
二、“以學生為本”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出發點和立足點,“以教師為本”是人才培養目標得以實現的保障
“以學生為本”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在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中實踐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而學生是高職院校的主體,育人是高職院校各項工作的最終目標,因此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以人為本”,主要是“以學生為本”,一切服務于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成長、成才,這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現實要求。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工作價值目標觀,是解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出發點的問題,也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靈魂問題。
首先進一步落實高職教育的“三個轉變”,確立有利于學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培養目標,“在保證學生個人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以社會職業崗位(群)對職業人的職業素質、職業能力、職業技能的需要為依據,培養為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能將客觀規律和原理轉變為物化形態,成為能為社會創造價值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同時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創造力、活動能力與道德素質協調發展之社會人。
其次,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努力為學生開拓、創造優質的就業服務,應進一步適應高職教育發展新環境——就業準入制度。對學生進行跨專業核心課程培訓,除本專業技能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外,鼓勵學生學習其它熱門專業核心課程,擴大學生就業面,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最后,保護學生的個性,注重人文關懷。高職院校的學生由于其專業的應用性和實踐性特征,其能力發展是多元化的,個性特征明顯,應特別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充分保護其個性。對于高職院校學生而言,鼓勵發展自己的個性和潛能,強化創新意識的培養,尤為重要。應關注學生的實際需要與困難,健全就業指導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系,注重人文關懷,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通過多種渠道提高其抗負性情緒和心理疾病的能力。
“以教師為本”是人才培養目標得以實現的保障。教師是高職教育工作的主體,在學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師管理是第一要素。隨著我國教育改革步伐的日新月異,教育思想的不斷更新與完善,高職院校應尋求一條具有時代特點,符合學院實際發展的新思路,提高教師隊伍管理的效能,應該樹立起“以教師為本”的管理思想。“以教師為本”,就是要以尊重、謙遜的態度對待教師,關心他們的生活,關注他們的心理和情感,在學校發展上依靠教師,工作上器重教師,人格上尊重教師,生活上關愛教師,學習上培養教師,事業上成就教師,為教師成長、成功、發展打建良好的平臺,以增強教師的成長感、成就感、歸屬感,使教師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以學生為本”的教育事業中。
三、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實現高職教育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1、在明確高職教育的定位和辦學理念的基礎,尋找適合我院發展的辦學理念,這是推進我院教育工作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進一步強化“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為切入點”的理念,完善辦學方式和人才培養工作模式,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結構合理、形式多樣,靈活開放、自主發展”的道路,提高服務社會經濟建設特別是地方經濟建設的能力。進一步加強與企業及行業組織的聯系,充分利用和發揮企業的信息優勢、技術優勢、設施設備優勢,堅持做好校內外學生實習活動,提高學生專業技術知識及技能操作水平,將企業管理模式引入班級管理、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探索企業化新型教育管理模式。
2、加強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切實培養學生職業能力,這是確保高職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緊密結合地方產業結構和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通過不斷的調研和論證來設置和調整專業,使之緊密結合本地區、本行業的經濟發展實際,貼近市場、貼近實際、貼近社會,注重專業特色的設置和創新,注重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創新,注重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培養特色專業人才,全方位提供市場需要的優質教育服務。[2]
3、有效的實施綜合素質教育。以大學生素質拓展為平臺,以培養學生職業素質為宗旨,結合就業指導、就業服務,以職業技能競賽及相關活動為載體,全面提高學生職業素質,同時輔以相關文娛活動,提高學生人文素質,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四、積極探索適合高職教育特色的教育管理模式。
進一步推進產學研合作,充分利用社會、企業物質資源,實現共享,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完善校內外頂崗實習制度;充分發揮社會、企業智力資源,將企業文化引入校園,聘請企業、行業專家參與學院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探索“企業化”班級管理模式,引入班級量化“虛擬工資”,“虛擬崗位”的概念,模擬企業管理模式,使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學到企業文化,提高職業素質,職業能力。
探索“四位一體”學生教育管理新模式,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堅持“以愛為核心,以職業為切入點”的學生教育管理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從嚴治校,規范管理,高標準育人”的管理要求,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要求,適應高職教育深化改革的要求,全面推進以就業為導向的專業研究室主任、德育教師、職業指導教師和班主任(輔導員)參與的“四位一體”的學生教育模式。
[1].周濟部長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走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之路——在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2].胡邦曜張益德以科學發展觀統領高職教育新發展的思考
文章標題:在高職教育中落實科學發展觀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jiaoyu/zhiye/39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