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學前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5-01-10 16:42 熱度:
摘 要:問題能啟發學生的智力,檢驗學生的學習,增加學生的記憶表象,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高中歷史課堂上,結合高中生的心理特點,以“問”求解,運用問題巧妙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滿足不同教學目標的要求,是構建有效課堂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歷史教育論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問題教學法,有效課堂
研究表明,高中生的心理具有三種顯著的特點。其一是心理上的獨立性,高中生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中,以及價值觀的表現方面,都有著絕對的獨立性,這表明高中生的心智已接近成熟,思維邏輯正由“經驗型”向著“理論型”過渡;其二是心理與生理的不平衡特征,研究表明,高中生的生理成長速度略快于心理成長,在生理上他們已經長大成人,而在心理上,他們的情緒易變,缺乏理智,意志薄弱;其三是逆反心理,這一心理的主要成因是他們對小時候所形成的權威觀念予以否定,對任何已成定論的事物都投以疑問的眼光。結合高中生的這些心理特點,在高中歷史課堂上以問題來引導他們表達出個人觀點,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糾正他們的錯誤心理,提升他們的課堂學習效率,對高中生的未來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一、利用問題串活躍課堂氣氛
課堂提問應與課題緊密相連,同時針對高中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能夠和問題產生共鳴,并通過提問來活躍課堂氣氛,營造“樂學”的情境。
如“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一課。對于這一課,很多學生都比較陌生,這是由于當代的高中生沒經歷過計劃經濟,而對市場經濟概念的認識也極其匱乏。那么,對于這一課的三個核心內容:什么是計劃經濟、什么是市場經濟、是什么促成了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除了重點渲染背景、概念和意義之外,問題的產生應聯系三個核心內容,引導學生解讀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
以計劃經濟的概念解讀為例,筆者設計了邊提問,邊解答的問答方式。
①中國社會建設的目標是什么?師生解答:實現共產主義。②共產主義的標志是什么?
師生解答:民主集中、消除階級、壓迫和剝削、集中生產。進而筆者創設假設情境:假設周日集體活動是老師帶領大家去樹林里采蘑菇,必須要采夠100個蘑菇,最后采集到的蘑菇交給老師來統一平均分配。想一想,老師這種分配方法的優點有哪些?缺點在哪里?師生解答:優點是全體勞動,學生之間沒有“階級”,每人都能得到蘑菇;缺點是有人采得多,有人采得少,但最后平均分配,會削弱能力強的人的積極性。③想一想,計劃經濟和共產主義有哪些相似之處,計劃經濟具有哪些特點?師生解答:相似之處是集中生產,消除階級,計劃經濟的特點是集中分配,生產資料公有制,每個人都能得到應有的保障。
分析:這種提問的方法能夠循序漸進,優化知識的發生過程,同時活躍課堂氛圍,使每個學生都樂于參與討論,并對“計劃經濟”的概念認識更深刻。然而,時間分配是一種藝術,教師應把握好課堂問題提問的時間,僅讓其起到一種畫龍點睛的作用,將其余時間用在課堂討論和知識產生方面,如此,則既能夠讓問題起到活躍氣氛的作用,又能很好地將知識展現出來,有助于構建高效課堂。
二、以“問”求解,架構學生與知識的橋梁
在實踐中,有效課堂的構建方式多種多樣,但要切實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就必須要了解學生錯誤思路的產生原因,了解問題的癥結所在,架構學生與知識之間的橋梁,讓學生能夠更順利地學習,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以“問”求解的核心是解讀課題,展現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牢牢把握住課題的主要內容,并用問題的形式呈現出來。
如“大眾傳媒的變遷”一課,從報刊、電視到互聯網,從上世紀二十年代到當前,這一課的歷史跨度較大,教學目標也較為多樣化。在這一課中,筆者所采用的問題方式是尋找知識難點,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并用提問來解決問題。
首先,問題的產生立足于報紙的發展。筆者在讓學生了解新中國建立前后報刊種類的同時,對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新中國建立前報刊的作用是什么,與新中國建立后報刊的作用存在哪些區別,分別對社會產生哪些影響。對于高中生來說,前兩個問題并不難解答,關鍵是第三個問題。因此,小組討論后,筆者以第三個問題為核心,帶領學生們探討了新中國建立前后報紙媒體對社會的影響,由此,重點知識也隨之產生,這有助于學生更深刻地了解并吸收。
其次,問題的產生立足于電視媒體和互聯網。提出如下問題:電視和報紙,你更了解哪一種媒體,電視媒體的意義有哪些?互聯網影響你的生活了嗎?產生了多大程度的影響?從意義上來看,三種媒體的作用其實是一樣的,都是打破了信息閉塞的狀況,使人們充實了科普知識,開闊了視野,轉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但從教學目標來看,加強學生對于大眾傳媒的概念認識是重中之重,繼而,讓學生掌握我國媒體發展的標志性事件,感受大眾傳媒對生活方式帶來的影響,也是本課教學目標的重要構成部分。通過問題,可有效將這些重點知識展現出來,從而幫助教師達成教學目標,架構學生與知識之間的橋梁。
總之,提問和解答問題是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善用問題,巧妙運用問題來活躍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切實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構建有效課堂。因此,進一步完善問題教學法,提升課堂提問的效率和質量,是教師在以后教學中的一項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任穎.談高中歷史教學課堂中提問的藝術策略[J].試題與研究,2013(28).
[2]付麗紅.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運用好提問[J].教育現代化,2014(14).
文章標題:歷史教育論文給力歷史課堂以“問”求解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jiaoyu/xueqian/2480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