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6-04-20 11:16 熱度:
在教學中,每個教師都追求高效課堂,不同的教學方式對學生接受能力的程度也不相同,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讓教學更高效呢?本文是一篇當代教師教育雜志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等待”,生本語文課堂的召喚。
摘 要: “高效”與“生本”是同胞兄弟,先有“生本”,才有“高效”。語文課堂應該著眼于學生實際,還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學會等待。本文從“‘等待’在學生吟誦朗讀時”、“‘等待’在學生苦思冥想時”、“‘等待’在學生唇槍舌劍時”、“‘等待’在學生練筆評析時”四方面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個人體悟。
關鍵詞: 生本語文課堂,學會等待,高效課堂
我們追求“高效”課堂,于是,在語文課堂上,這樣的現象層出不窮:為了趕進度,老師把一個又一個問題拋向學生,課堂成了浮躁的市場;為了趕進度,老師不假思索地打斷苦思冥想的孩子的思路,思考成了擺設;為了趕進度,老師對激烈辯論的學生毫不猶豫地喊“停”,討論成了“走過場”;為了趕進度,老師讓小練筆成了“套路”,“讀寫結合”有形式而無實質……老師說,這是為了向四十分鐘要質量。事實上,我們要的恐怕不是“質量”,而是“數量”。
說到底,我們忘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高效”與“生本”是同胞兄弟,有“生本”,方能有“高效”。因此,語文課堂應該著眼于學生實際,拋棄浮躁,丟棄“擺設”,拒絕“走過場”,學會“取舍”,還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等待花兒的精彩綻放。
一、真“生本”,“等待”在學生吟誦朗讀時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朗讀,作為一種有聲的語言藝術,它在語文教學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能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層次的對話。因此,在課堂上,我們應該留足時間給學生,讓學生去誦讀去品味。可現實的課堂上總會有那么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
顯然,一些老師沒有著眼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起點,也沒有根據學生的需求去教,壓根沒有顧到學生的學習規律。說到底,“生本”、“學本”這些核心價值只是掛在老師嘴上的名詞,而不是根植于“師心”、貫徹教育教學全過程的宗旨。如果真是基于學生,那么怎么可能走過場呢?我們呼喚“高效課堂”,這樣的課堂,恐怕連“有效”都夠不上。
二、真“生本”,“等待”在學生苦思冥想時
課堂上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當老師拋出稍有點深度的問題時,教室里可能會驟然安靜下來。有些老師就不習慣了,特別是在公開課上,老師們覺得這樣的冷場是尷尬、可怕的。于是,就迫不及待地要開口求“熱鬧”:“都可以了吧?那么我請某某同學來回答。”孩子們稍稍理清的思路被打亂,更多的孩子就這樣被硬生生剝奪了思考的機會。
學生領悟文本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需要有足夠的時間潛心會文,揣摩體悟。其實表面上沉悶的課堂,實際上思潮涌動。我們能做的就是――等待。學生是存在個體差異的,他們當中有的思維速度快一些,有的思維速度慢一點。老師如果不給這些思維速度相對慢一點的孩子足夠的思考時間,這些孩子就只能被動地接受“高材生”或老師的定論。久而久之,他們思考就沒有了積極性,他們會想:反正跟不上,我就懶得想了,等著別人的答案。這樣,學生沒有養成思考的習慣。
是“等待”,使課堂上有了不可預約的精彩;是等待,讓孩子們對文本的理解更透徹。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室里靜悄悄,學生集中思維,要珍惜重要的時刻。”熱鬧的語文課堂能活躍氣氛,但是如果說以犧牲學生思考的空間,折斷孩子想象的翅膀為代價的話,那么我們寧愿不要。語文課,請適時給學生一片安靜的天空,讓學生自主探究,讓語文課堂上有更多的“等待中的升華”、“寧靜中的深刻”。
三、真“生本”,“等待”在學生唇槍舌劍時
唇槍舌劍是思想交流碰撞的一種方式,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在語文教學中常常會碰到一些開放題,學生可能會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此時,我們若能給予足夠的時間與耐心,讓他們旁征博引,辯一辯,在得出結論的過程中其能力的訓練將是不可估量的。
教學中不要把正確答案直接告訴學生,而是給予學生更多的“等待”時機,引導他們討論爭辯,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去求得領悟。學生邊辯邊讀,邊辯邊思,進入問題情境思考。這是真實的學習過程,在一番激烈的“爭辯”過后,孩子們對文章理解更加透徹,對人物的理解理解更深刻。更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辨能力得到了發展。
四、真“生本”,“等待”在學生練筆評析時
“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的精華之一。“讀”與“寫”的關系,就是吸收和表達的關系。可以說,吸引和表達是一篇課文的兩個面,任何一篇課文都有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那么,把語文練筆作為閱讀教學的一個環節,應該是“讀寫結合”的一種最直接的教學行為。特別是到了中高段,把“練筆”結合到閱讀教學中,把“練筆”當做常態的語文生活,從學習語言文字的表達角度組織實施語文閱讀教學是很有必要的。
在現實課堂中,總存在一些嘩眾取寵的誘惑,而少了一些實事求是的精神。你瞧,課堂上特別是在公開教學時安排練筆環節,這儼然成了語文老師的共識。于是,每節課老師們為固定環節絞盡腦汁。于是,“你想對某某說些什么?”“由這個你想到了什么?”諸如此類套路應運而生,學生應命而作。我們會經常看到現象一:當老師宣布開始練筆時,下課的鈴聲適時地響起。執教的老師長吁一口氣,因為這本來就是課堂上的機動環節。現象二:個別學生有時甚至只有一兩個學生舉起手,老師會立即讓全體學生停筆,然后讓這些“尖子生”讀一讀,老師再出發一些無關緊要的感嘆。
如果老師沒有那么多的不放心,少掉幾只“隱形手”,給他們多那么幾分鐘,孩子就會走得更快、更遠。舍得,有舍才有得。只有我們學會在必要時刻舍得花時間,舍得等待,等待學生讀好、想好、辯好,才是真正的以生為本、真正的以學定教、真正的有效課堂。“靜等花開”是一種修養,是一種藝術,讓它成為語文課堂上亮麗的風景。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
[2]黎國勝.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學會等待.教育導報,2009.
相關期刊簡介:《當代教師教育》立足西部,面向全國,放眼世界,廣納名家名作,擢拔學術新秀,努力組發具有創新價值的精品力作。本刊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努力通 過高質量的刊物內容啟迪教育智慧,提升教學能力;引領專業發展,服務教學實踐;反映學術前沿,催生教學創新,力求在展示與傳播教師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及其 相關領域研究成果方面體現鮮明特色。
文章標題:當代教師教育雜志“等待”,生本語文課堂的召喚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jiaoyu/jishu/3101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