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0-03-09 09:52 熱度:
關于教學生態的解讀有兩種:第一,教學生態是指傳統教學模式與創新教學模式在融合過程中的一種生態平衡關系;第二,教學生態是指從專業的角度出發,形成的一種專業教學內容與語言學內容的融合。大學英語課程,從學科范疇的角度上分析屬于語言學的范疇,可見生態語言學與大學英語課程的結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課堂生態系統的構建和維持,一方面是為了優化課堂教學組織結構,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優化師生之間良好的關系。尤其是當課堂教學階段進入到大學教育階段,課堂教學中的師生關系和課堂教學模式與狀態,更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
1生態語言學的簡要概述
在基于生態系統視角下對其進行研究前,可以先從宏觀的角度上對生態語言學這一專業的獨立學科進行了解。通過對生態語言學的概念和特征的分析,本文為大學英語的生態學視角研究提供以下參考:
1.1概念闡述
生態語言學屬于融合性比較強的學科,是將生態學和語言學進行融合后形成的一種學科類型,學科的本質具有交叉性和綜合性。這一學科的研究最早出現于美國學者霍根的《語言生態學》著作中,他首次提出了生態語言學的概念,這是學科發展起步的重要標志。本文將英語這種外來語言放在生態學的視角下進行研究,從性質上來講,研究的主要問題也屬于生態語言學的范圍。
1.2特征研究
第一,之所以要對生態語言學的特征進行研究,主要是為進一步在生態視角下研究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打好基礎。作為與語言學有同屬性質的概念,生態語言學的特征,必然會與生態教學視角下的大學英語語言特征存在一定的相似之處。從具體特征的角度分析,生態語言學具有整體性特征。這里所指的整體性,重點強調的是生態語言學將生態學和語言學作為一個整體實現了融合,在學科研究的過程中兩者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且兩者的關系可以從兩個維度上來進行解讀。以本文探討的大學英語課程為例,兩者關系的具體解讀如下:第一,對于大學英語課程來講,生態視角主要是指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所處的一種外部教學環境和教學組織過程中主體和客體之間的一種平衡關系。并且,對于生態語言學來講,大學英語是一種具體的語言學科和種類,從功能上來講,大學英語的研究是作為生態語言學研究的素材存在的。另外,以一個具體的語言類型做生態學研究,可以幫助研究人員通過具象的語言學習組織元素,對于生態學的概念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第二,生態語言學還具有典型的動態性特征,從生態這一詞匯的性質就可以看出,無論是生態還是生態系統都是對組織中各個元素關系的描述,由于元素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本身的發展變化特點,生態語言學也必然具備一定的動態化特點。從大學英語課程的角度分析,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也存在多個不同的動態元素,例如教師、學生、教學環境、教學模式先進性等,這些因素在具體教學工作開展中都處于動態變化之中。第三,生態語言學具有典型的互動性特征,這種互動性與上文所述的動態性特征有一定的內在聯系。這里所強調的互動,就是指通過各個元素的互動推動語言學的研究獲得新的發展突破口。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各個元素之間的互動是推動生態語言學研究向前發展的動力。從大學英語的視角上來看,生態語言學的互動性主要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來體現�;釉诖髮W英語課堂中既是體現課堂生態系統的標志,也是教學效果獲得提升的主要方法。
2現階段大學英語生態教學系統的實踐現狀
2.1課堂教學生態所產生的影響
第一,教學生態系統的狀態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主要體現在當前大學生態系統出現紊亂,這意味著穩定的課堂教學狀態受到了破壞。當課堂教學失去了穩定性,教學過程無法按照科學的流程和方式推進。從具體現象的角度上來講,這就意味著教學進程的停滯,這是非常典型的直接影響教學效率的現象。而一個良好的教學生態系統,意味著系統中的各個元素是處在一個協調發展、共同推進的狀態下的。這種狀態則能夠對課堂教學進程起到推動作用,這也充分體現出解決現階段大學英語課堂生態系統建設問題,并積極優化課堂生態系統的路徑研究意義。第二,教學生態系統的狀態會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一個穩定的教學生態系統,是指系統中的各個元素在其功能的發揮上都能達到一種相對全面科學的狀態。當資源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效果都達到了最大化的狀態,代表著依托這些元素建立起來的生態系統所能取得的教學質量也相對最優。而如果課堂生態系統出現問題,則不僅不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優化,反而會由于教學資源的匹配性問題對教學質量造成負面影響。
2.2現階段大學英語課堂生態系統運行中的問題
第一,課堂中的生態教學因素發生錯位。從實際出發進行分析,可知生態教學系統的中的因素錯位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教師和學生關系的錯位。傳統模式下,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仍然不可動搖。雖然隨著學生的教學層次的提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動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體現,但從大部分高校實際情況來看,大學生的主體地位仍然停留在形式上。這種師生關系的錯位,實際上就是一種師生關系生態失衡的表現。另一方面,課程配置的合理性缺失。這一點主要從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系統配置的角度進行分析�,F階段,大學英語的課程配置過于依賴于理論課程內容,并且在其課程安排也偏重于理論課程與基礎的交際與閱讀方面的內容。在促進學生能力提升的主題競賽或者實踐活動的開展方面,無論實在課程安排比例還是課程教學本身的豐富性上來講,都體現出了局限性的特征。這種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比例失調的現象,實際上也是對于教學生態系統的破壞。同時,信息化教學與傳統教學融合與應用中的紊亂。從整體上來講,信息技術與到校英語課程得的融合,不僅符合高校英語教學進步和發展的需求,也是新的課程標準和“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和理念對新時期的大學英語教學提出的要求。但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課程融合應用的過程中,由于教師過分依賴信息技術的便捷性,可能導致其應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工具的力度過大,使得英語課程教學對于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提升的功能有所弱化,也容易進一步使學生產生依賴心理。另外,部分教師由于思想觀念的因素,導致教師對于先進性信息技術的認可度不高,也就進一步造成了教師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夠充分,使得教學效率和效果受到影響。第二,英語教學的生態環境發生失衡。本文所探討的生態環境,不僅包括了物理維度上的環境,也包括了精神層面的環境。其中,關于物理環境方面,主要是指大學英語教學的可用資源與信息以及相關的輔助教學工具存在缺失或者豐富性不足的問題。另外,從課堂的物理環境上來講,教師的講臺地位對于學生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教學體驗,這不利于維持師生之間平等交流的狀態和關系,容易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緊張感以及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感。另外,從于精神層面環境角度分析,大學英語具有公共課性質,雖然在常規的課堂教學環節中,學生的交流和學習環境相對穩定。但從學生宏觀的交流環境上來講,存在一定的交叉性和靈活性,這容易降低學生對于大學英語課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使其從精神層面上的學習和情感上的需求由于缺乏有效交流而得不到滿足。
3優化大學英語生態課堂教學的路徑
在針對課堂教學中的具體問題進行分析后,下文提出相應的針對性優化路徑,以期為生態系統視角下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幫助。
3.1提升師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師生地位的平衡
若將大學英語課堂看作是一個平衡的生態系統,那么教師和學生是組成這個系統的兩個核心主體。首先,從教師的角度來講,雖然大學階段的學生主體已經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課程,在教學中仍然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和輔助,因此,要想促進師生地位的平衡,則首先教師應當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從思想觀念到教學方法再到教學實踐這三個維度上實現統一的提升,應用先進的教學理念來指導大學英語的教學開展,應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支撐課堂教學,通過新穎科學的教學實踐活動實現學生學習和思維能力的拓展。其次,教師還應當注重于學生之間的平等交流,在交流中發現學生自身及其在學習中遇到的具體問題,以便增強教學內容與學生需求的匹配度與適宜性。最后,從學生的角度上來講,大學生應當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重視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在交流中充分獲取教師的輔助指導資源,為個人英語學習本身和課程學習中的難點突破提供幫助。只有教師和學生能夠同步明確各自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角色定位,兩者在課堂教學中的平衡才能順利達成。
3.2針對課程配置和教學模式的更新進行優化
教師應當在對大學英語理論課程和新課標背景下的教育教學要求進行明確后,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內容結構進行優化調整,適當增大實踐課程的比例、豐富理論課程教學的模式,從而使得相對固定的理論課程內容具備一定的靈活性。同時,也促進有限的教育教學資源在經過調配和應用后,能夠最大化的發揮其作用。而關于教學模式的更新,主要是指通過合理借助信息技術的力量來豐富課堂教學模式。從現階段網絡信息技術在我國高校教育中的應用現狀上來看,基于網絡和信息技術的支持,一大批先進的、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先進教學模式開始融入到大學課堂教學中,如慕課教學、微課教學、翻轉課堂等。而從具體的教學組織形式的角度上來說,包括了合作學習、混合式學習、探究式教學等多種形式。除此之外,教師在實踐這一環節的更新和優化過程中,需要認清網絡信息技術的兩面性,做好配套的網絡安全和綠色環境的維護和管理,避免負面的網絡信息進入到學生的課堂教學范圍內。切實發揮好網絡信息技術的積極作用。應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實現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教學比例的平衡,同時也保障信息化教學與傳統教學結合中的平衡關系。
3.3針對及教學生態環境進行優化
要想實現教學生態環境的優化,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從物理環境的維度上來講,通過宣傳推廣的方式,為高校內部的大學英語教學吸引更多的資源支持和資金支持。從而優化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的設施設備的配備全面性和層次。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物理學習條件和環境。第二,從精神層面的維度上來講,學校方面應當注重為高校學生提供一些針對性的英語學習和交流平臺。為大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更多的渠道。另外,還可以通過將大學英語的學習目標和要求融入到校園文化的內容和氛圍中,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同時,還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通過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為學習層次和思維模式比較相似的學生提供一個溝通交流的機會,通過共同進步和學習提升雙方對于大學英語課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4結語
總體而言,大學英語的課堂教學系統,是由多種不同的主體和元素構成的。在實際的教學開展中,作為元素中一份子的教師和學校管理人員,應當通過科學的方法維持不同元素和主題之間的平衡關系,通過生態上的平衡狀態,為大學英語的教學創造一個更加穩定且積極的環境氛圍,促進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郭敏.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優化框架的建構——基于教育生態學研究視角[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31(5).
[2]賈蕃.大學英語課堂生態發展研究:教材的視角[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0).
[3]劉暢.構建英語課程微學習生態系統研究——基于微課的學生自主學習新模式[J].學理論,2017(4).
文章標題:大學英語生態課堂教學路徑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jiaoyu/jiaoyuxue/4212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