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高等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2 10:16 熱度:
摘要:大學生同居現象越來越嚴重,我們不僅要找到它發生的原因,還要從社會各個環節來入手,加大性教育的力度,減少此類現象的發生。
關鍵詞:同居;性教育;對策;責任
在2009年的今天,說起大學生同居,已經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了。事實上,大學生同居早已經是高校見怪不怪的現象。2001年中國人民大學潘綏銘教授的實證調查數據顯示,在全國大學本科生中,同居的僅占5%。而到了2005年,對地處西北的西安五所高校800名大學生的抽樣調查顯示,同居行為的發生率達到7%。
大學生同居現象的增多,不僅給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及日常管理工作帶來不便,而且這種現象還會給學生帶來一些消級后果。對這一問題應該引起我們全社會的重視。
一、 大學生同居現象產生的原因
1、西方性開放的影響
現代的社會是一個信息量巨大的社會,除了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外,更多的是通過網絡、電影,大學生們接觸到了西方性自由、性開放的一個觀念�;榍靶孕袨閷τ诖髮W生而言,不僅不陌生,反而成了一種時尚。而戀愛一直是大學校園里的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線,甚至被大學生喻為是一道“必修課”。因此,當大學生一旦戀愛以后,開放的性觀念必然會導致很大一部分同學去嘗試婚前性行為。當這種行為與大學生的集體管理行為產生矛盾時,他們就會選擇同居。
2、大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
現在的大學生都是80后甚至90后的一代人,他們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長期的養尊處優使得大部分人的獨立意識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相對欠缺,容易產生挫折感和孤獨感,而同居生活既可以幫助他們擺脫傳統家庭的束縛,又可以避免孤獨和寂寞,補償內心的失落。
3、學校自身條件的影響
有一部分大學分之所以選擇同居,是因為覺得學校的住宿條件過于艱苦,對于那些在家里住慣了大房子,生活上習慣了我行我素的學生來說,和六七個人、七八個人擠在一間宿舍里,是想都不不敢想的事。于是,一部分家庭條件好的學生就會到校外租房子,這就給男女生同居造就了便利的條件。
二、 大學生同居現象產生的后果
1、 影響學業,加重經濟負擔
大學生主要的任務還是學習,在校學習的文化知識直接影響到將來的就業,如果過早同居,勢必會把一部分精力分散到生活瑣事當中,不能一心一意專心學習,對學業會產生不小的影響。另外,同居的大學生除了必需的生活費之外,還要開銷一部分外出租房的相關費用,也勢必影響到他們的經濟支出,增大了經濟壓力。
2、 影響健康,加重心理負擔
未婚同居現象,對學生特別是女學生的生殖健康和心理健康影響極大。一方面,如果女方懷孕,則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墮胎會有大出血、感染等危險,嚴重的甚至會引起死亡,還可能引起今后不能再次受孕、宮外孕、習慣性流產等后遺癥。后術后如果休息不好,照顧不周等,都可能給身體留下病根。2004年對全國24個省、市的2000名本、專科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和座談數據顯示,對同居行為感到后悔的,女生占62%,男生占24%。
3、 影響安全,加重隱患負擔
大學生同居者一般都選擇在校外租房,離開了大學校園相對安全的環境。由于校外沒有保安人員值守,沒有必要的安全設施,再加上出租房人口流動比較頻繁,外來人員比較多,因此,更容易發生一些不安全事件,這給在外租房的學生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同時,也給犯罪份子以可趁之機,偷盜、搶劫、殺人、強奸等案件機率大增。
三、 相應的對策
1、 學校的責任
既然戀愛是大學的一門“必修”課,那么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是否也應該將戀愛的相關課程納入一年級的教學計劃呢?大學生的生理發育已經成熟,但是由于我國的特殊文化背景,性教育相對落后,性知識普遍缺乏,同時由于大學生的心理不夠成熟,對于戀愛和婚姻的認識還比較膚淺,因此同居帶有很大的盲目性,有的甚至是出于對性的好奇,而并沒有認識到要負相關的負責。如果大學里在開學之初就給學生開設一些性知識課,培養學生建立一種正確的戀愛觀和婚姻觀,讓大學生明白,戀愛的親密關系是有度的,當戀愛關系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更多的是一種道德約束和社會責任,而不僅僅是單純的性關系。而同居關系只是一種不穩定的界于戀愛和婚姻的關系,一旦出現問題,會給當事人雙方造成很大的身心傷害。另外,學校還有義務教育女學生,如何拒絕男生的性要求,如何防止過早懷孕的出現。要告訴他們,在婚前保守自己的“童貞”,不是老土,不是落伍,是理智的標志。事實上,無論婚姻的價值觀如何變化,大多數人還是希望愛情是專一的,排他的,因此只有理性的對待戀愛,自尊、自律、自愛,才能讓自己一生幸福。
與此同時,學校還應該多組織一些課外活動,集體活動,名家講座等,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增加同學們共同相處溝通的機會,有助于緩解新生剛入校的不適應,減輕心理壓力。另外,學校還應該從后勤管理上下功夫,注重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水平,為學生提供優美、舒適的住宿環境,把學生的住宿情況全部納入學校的監管之下。
2、 社會的責任
我們在思考為什么近年來大學生同居現象越來越多的同時,是否應該從社會的角度來理性的思考一下,我們的社會是否該負什么責任?記得幾年前,我國的教育專家就呼吁,對孩子的性教育應該從中小學就開始。但由于種種原因,這些呼吁還停留在口頭上。大學生們常常戲謔他們的性知識是從黃片上學到的。
為了彌補我國性教育的不足,我們必須學習國外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的國情,探索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性教育之路。
瑞典是世界上最早開設性教育課程的國家之一,從1942年開始對七歲以上的少年進行性教育,教師采用啟發式、參與式和游戲式的教學方法,,內容是在小學傳授妊娠與生育知識,中學講授生理與身體機能知識,到大學則把重點放在戀愛、避孕與人際關系處理上。1966年,瑞典又嘗試通過電視實施性教育,打破了家長難以啟齒談“談”的局面。多年來,瑞典的性教育和咨詢活動成效顯著。芬蘭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全社會的“性教育”觀念開始發生變化,政府、教育部門、學校、老師、家長們越來越認識到對青少年進行正面性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加強性教育,一方面從性保健出發進行性教育。性教育大大方方地走進了中小學課堂,各種各樣的性教育出版物圖文并茂,連小朋友都有性教育小兒書。30多年過去了,芬蘭的性教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效,芬蘭被世界人口與發展會議樹為典范。專家們認為,對青少年開展早期性教育,不僅不會導致性亂,相反可以幫助青少年對性有正確客觀的知識和認識。這些經驗說明,相比“堵”,“疏導”才是更為正確有效的方法。
3、 家庭的責任
家庭是社會的組成部分,也是大學生接觸時間最早,時間最長的成長環境。眾所周知,家庭教育的好壞,家庭的和睦關系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從而影響到他的道德觀。恩愛的夫妻關系、民主的家庭氛圍、融洽的家庭關系能夠使大學生成長為一個心胸開闊,心理健康、積極樂觀的人。在我國,大學生主動與家長交流的性的可以說是很少,家長即使想給孩子一些性方面的忠告,也覺得難以啟齒。其實,我們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可以通過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給孩子進行一些性教育,從小教育孩子學會自尊、自愛、自強,畢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
總之,大學生同居現象不能簡單的以“對”或“錯”來衡量,因為一個現象的出現有它根深的土壤,只有通過我們全社會的努力,才能使當代大學生成為一個符合社會倫理道德觀念和規范的人,重新成為人們眼中的“天之嬌子”。
參考文獻:
1、陳剛大學生同居現象與應對策略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8.2
2、劉志翔、毛丹大學生戀愛同居戀愛的新特點及對策探析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5
文章標題:淺析當今大學生同居現象的原因及解決對策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jiaoyu/gaodeng/23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