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期刊論文百科問答 發布日期:2019-01-18 16:02 熱度:
機器學習方面的sci論文投稿需要注意的基本信息為:正確選題、合適的切入點、簡潔明了、說清自己的貢獻、可靠的/可重現的結果、可重復的過程、好的文章結構和邏輯流程、精選的參考文獻等方面。而經常忽視的環節為以下這些事項:
論文討論部分使用的結構:陳述主要發現,本研究的長處和短處、同其它研究比較的長處和短處;特別要討論結果中的差別、研究的意義、未解答的問題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討論一開始要重新說明主要發現,用一個句子表示較為理想。接著全面說明本研究的長處和短處,兩者不可偏廢。實際上,編輯和讀者最注意研究的短處,這是所有醫學研究不可避免的。編輯和讀者一旦發現研究的短處,而作者未加討論,他們對文章的信任會發生動搖,心生疑竇:是否還有他們和作者都未發現的其它弱點呢?
其次,將該研究與以前的工作聯系起來,不炫耀自己的工作比以前的工作如何好,而是比較其優劣。與其它研究進行對照,切忌將自己的缺陷掩蓋起來。重要的是應該討論為什么會得出不同于別人的結論,作者可以放開去推測;但是如果弄不清自己的研究結果為什么與別人的結果有差別,就不便作這種推測,也不該斷言自已的研究結果正確,而別人的錯誤。
接著應該討論自己的研究“表明”什么,如何解釋自己的研究發現,以及對臨床醫生或決策者有什么意義?此刻,作者的境地是危險的,多數編輯和讀者能夠理解作者的謹慎,不逾實證界限。由讀者自己去判斷研究的意義:他們是會做到的。作者甚至可以指出研究結果證明不了什么,防止讀者得出過度、不實的結論。最后,應點明哪些問題尚未解答,以及要繼續做的工作。顯然,編輯和讀者不喜歡夸大的作法。事實上,作者對論文的這一部分常常寫得亂糟糟的。雖然無法阻止作者寫一篇充滿推測的文章,但切不可因推測而毀了證據。
討論部分有時也許需要別的小標題,但我們以為,現在提出的結構適合大多數研究論文。盡管統一結構有難度,甚至受限制,我們相信這種結構會降低總的文字長度,防止不恰當的推測和重復,減少報道偏差,提高報道的總體質量。這種設想是完全經得起檢驗的。我們歡迎BMJ的作者和讀者發表觀點,如果反映好,我們將使用結構式討論。
當論文投稿之后,面對sci論文審稿編輯意見怎么修改,或是有關SCI論文寫作中需要注意什么要求等等,都可以咨詢搜論文知識網在線編輯人員。
文章標題:機器學習方面的sci論文投稿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baike/bk/3990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6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7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