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6 12:05:42
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2025年歐洲放射學大會(ECR):以“星球放射學”引領放射影像未來創新、可持續發展————作者:李子涵;王敏;
摘要:<正>2025年歐洲放射學大會(ECR)于當地時間2025年2月26日—3月2日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作為全球放射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術盛會之一,今年的大會以“星球放射學”(Planet Radiology)為主題,吸引了全球多學科專家參會,共同探討醫學影像領域的前沿進展、科技創新、可持續發展和全球醫療健康平等問題,尤其關注放射學在氣候變化及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倡導放射學者在關注人類生命健康的同時...
重視肝細胞癌的預后:采用和推廣影像學標準化術語體系————作者:許倩;司佳萌;張嵐;饒圣祥;
摘要:肝細胞癌作為全球發病率和致死率較高的惡性腫瘤,其影像學征象在預后預測和療效評價中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本文聚焦于當前肝細胞癌的影像學特征與其預后的潛在聯系,闡述采用并推廣標準化影像學術語體系的重要性,展示與預后相關的影像學特征的具體范例,回顧肝細胞癌預后相關的研究熱點和進展,以期為患者提供精準的預后評價和診療策略
基于釓塞酸二鈉增強MRI對孤立性肝細胞癌射頻消融術后早期復發的危險因素分析————作者:許倩;張嵐;黃婷婷;高宇;翟曉陽;張嘉誠;何旭;時付坤;
摘要:目的 探討基于釓塞酸二鈉增強MRI結合臨床特征篩選孤立性肝細胞癌射頻消融術后早期復發的獨立危險因素。資料與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2年6月于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接受射頻消融治療的孤立性肝細胞癌患者的臨床和影像資料,經典型影像學檢查或穿刺活檢確診。所有患者術前行釓塞酸二鈉增強MRI檢查,并隨訪至術后2年。采用單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風險回歸分析肝細胞癌患者射頻消融術后復發的獨立危險因素...
基于術后CT影像組學預測肝細胞癌經動脈化療栓塞后的腫瘤反應————作者:楊瀚;李毫;曹耿飛;鮑應軍;朱帝文;顧俊鵬;任偉新;
摘要:目的 基于術后CT影像組學識別重復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TACE)有反應的肝細胞癌的價值。資料與方法 回顧性收集2018年2月—2024年5月于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確診的肝細胞癌96例,患者均接受3次或以上TACE治療,以7∶3隨機分為訓練組67例和驗證組29例。運用3D-Slicer軟件閾值分割第一次TACE術后24h內復查CT圖像靶病灶中碘油沉積區,包括平掃和動脈期,最終篩選出5個影像組學特...
體素內不相干運動定量參數聯合病理評估肝細胞癌的生存預后————作者:史學蓮;翟英敏;劉輝;潘江洋;張寧;時高峰;
摘要:目的 探討體素內不相干運動定量參數與病理分級對肝細胞癌(HCC)術后生存預后的預測價值。資料與方法 回顧性分析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有完整影像學資料并行根治性手術、術后病理證實的65例HCC,進行5年生存期隨訪。利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確定體素內不相干運動定量參數標準表觀擴散系數(s ADC)、真性擴散系數(D)、假性擴散系數(D*)、灌注分數(F)等的最佳臨界值。采...
肝細胞癌組織病理學亞型的影像學特征及預后研究進展————作者:司佳萌;張嵐;何旭;舒俊杰;張嘉誠;李品雄;
摘要:肝細胞癌(HCC)根據組織學表型的異質性分為增殖型HCC和非增殖型HCC,兩者的臨床、分子和影像學特征存在差異。這兩大類包含多種病理亞型,由于其獨特的分子和組織學特征,其影像學征象表現各異,且預后與典型HCC有所不同,目前臨床對其治療方案尚未明確。本文對HCC組織病理學亞型的影像學表現及其預后進行總結,為提高對HCC各病理亞型的認知和判斷、選擇和優化治療策略提供理論依據
MRI影像學特征預測肝細胞癌預后研究進展————作者:嚴藝豪;張嵐;許倩;司佳萌;時付坤;舒俊杰;張嘉誠;何旭;
摘要:在臨床實踐中,肝細胞癌診斷主要基于影像學,影像學特征不典型的病例需輔以病理學分析。隨著精準醫學理念的深化,關注點已從單純診斷向療效預測評價延伸,基于影像特征的預后生物標志物成為目前肝細胞癌研究熱點。近年研究表明,影像學征象不僅能反映腫瘤異質性,還能提供肝細胞癌相關的預后信息,有助于無創性預測預后,為優化治療決策提供客觀依據。本綜述全面概述與肝細胞癌預后相關的MRI影像學特征,旨在指導個性化治療,改...
123I-MIBG xSPECT/CT定量參數在兒童神經母細胞瘤骨轉移中的診斷價值————作者:王曉雅;王觀筠;周子昂;闞英;王巍;楊吉剛;
摘要:目的 探討定量123I-MIBG xSPECT/CT顯像在兒童神經母細胞瘤骨轉移中的診斷價值。資料與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2年3月—2023年3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61例經病理證實為神經母細胞瘤患兒的123I-MIBGxSPECT/CT圖像,分析骨轉移病灶及正常骨定量參數的部分影響因素,比較兩者的標準化攝取值(SUV)差異,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分析最大標準化攝取值(SUVmax)、平均...
肝竇阻塞綜合征與布加綜合征的MRI征象比較————作者:馬彩麗;楊正漢;楊大為;
摘要:目的 對比分析肝竇阻塞綜合征(HSOS)與布加綜合征(BCS)的MRI征象。資料與方法 回顧性收集2016年4月—2023年11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經肝臟穿刺活檢或臨床診斷的12例HSOS及肝臟穿刺活檢或肝移植病肝病理或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診斷的12例BCS患者,分析兩者的臨床及MRI征象,總結特征性征象。結果 HSOS患者谷草轉氨酶、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較BCS高,白蛋白較BCS低,差異有...
胎盤微血流聯合血清Cys C對晚發型子癇前期的預測價值————作者:王雯雯;唐琳;李凡;朱桐;秦曼;陳玲;
摘要:目的 探討胎盤微血流聯合血清胱抑素C(Cys C)預測發生晚發型子癇前期(LOP)的價值。資料與方法 前瞻性納入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石河子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接受產前超聲檢查并分娩的單胎妊娠孕婦188例,中孕期使用三維能量多普勒超聲檢測孕婦胎盤微血流指數,包括血管化指數、血流指數、血管化-血流指數(VFI),同時檢測孕婦血清Cys C水平。將孕婦妊娠結局分為LOP組和正常組(NLOP組...
臍尿管未閉的產前超聲特征————作者:王彥;董虹美;張曉航;冉茜;
摘要:目的 探討胎兒臍尿管未閉的產前超聲特征及預后。資料與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8年9月—2023年3月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6例臍尿管未閉的產前超聲特征,并隨訪其孕期及出生后情況。結果 6例胎兒孕早中期產前超聲均提示臍尿管未閉,2例診斷為膀胱憩室,超聲表現為膀胱形態失常,膀胱頂部呈鳥嘴樣改變,經一異常管道與腹壁臍帶入口處相連;4例診斷為臍尿管瘺伴尿囊囊腫,超聲表現為臍帶根部囊腫,囊腫經一異常管道...
T2 mapping與3D-WATSc序列定量測量膝關節軟骨體積的一致性————作者:吳明杰;許亞飛;傅孫亞;張玉琴;徐凌斌;
摘要:目的 探索T2 mapping與三維選擇性水激發(3D-WATSc)序列測量膝關節軟骨體積的一致性。資料與方法 2022年5—12月寧波大學附屬李惠利醫院招募30名健康志愿者,行左膝關節3D-WATSc、T2mapping序列掃描。隨機抽取20名受試者的T2 mapping序列,分析8組不同TE(13、26、39、52、65、78、91、104 ms)的原始圖像,由2名觀察者對原始圖像質量進行評分...
基于超聲影像組學的臨床列線圖預測模型在慢性腎臟病纖維化程度診斷中的價值————作者:胡小敏;肖為瀚;劉學彬;張超學;覃夏川;
摘要:目的 探討基于超聲組學的臨床列線圖預測模型診斷慢性腎臟病(CKD)纖維化程度的價值。資料與方法 回顧性分析南充市中心醫院2014年1月—2022年7月經腎穿刺活檢確診CKD患者350例。根據腎間質纖維化腎小管萎縮(TA/IF)將患者進行分類,按照7∶3隨機分為訓練組245例和驗證組105例。通過評估患者人口統計學建立臨床預測模型,根據從腎臟超聲圖像中提取出的影像組學特征建立XGBoost機械學習模...
關于優秀論文優先發表的通知
摘要:<正>為了盡快將影像學專業的新發現和重大科研成果在本刊發表,本刊針對符合以下條件的來稿實行優先審理和優先發表。1.國家級和省部級基金項目論文。2.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的論文。3.研究具有重大創新,為國內首創或達到國內、國際領先水平的創新性科研成果,并經專家審稿確認的論文
膽囊高幀率超聲造影臨床應用專家共識————作者:羅渝昆;費翔;朱連華;
摘要:超聲造影技術在評估膽囊疾病的血流動態、血管結構和組織灌注等方面具有優勢,是診斷膽囊疾病的一線影像學方法。高幀率超聲造影通過提高幀率,能更精準地捕捉快速動態血流過程,對于快速增強的膽囊病變診斷具有重要臨床意義。本研究通過多中心臨床應用經驗及研究報告,制訂《膽囊高幀率超聲造影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從臨床實用角度總結膽囊高幀率超聲造影的適應證、診斷流程及報告書寫規范,旨在推動高幀率超聲造影在膽囊疾病中的規...
基于多期增強CT影像組學模型預測肝細胞癌切除術后復發的價值————作者:楊春燕;魏小琴;楊瓊;李楊;杜勇;
摘要:目的 探討影像組學-臨床聯合模型預測肝細胞癌腫瘤切除術后復發的價值。資料與方法 回顧性收集2015年1月—2022年6月于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行根治性手術切除的肝細胞癌患者311例,按7∶3隨機分為訓練組217例和驗證組94例。于動脈期、門靜脈期CT圖像中,對腫瘤及瘤周5 mm勾畫感興趣區,提取并篩選影像組學特征,建立影像組學模型。采用單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篩選臨床獨立危險因素,建立臨床模型。將臨...
帕金森病大腦皮層厚度與殼核多巴胺轉運體的相關性————作者:王靜;葛璟潔;白俠;吳平;朱毓華;魯佳熒;林華媚;張慧瑋;張政偉;左傳濤;
摘要:目的 探索不同時期帕金森病(PD)患者大腦皮層厚度特征及其與殼核多巴胺轉運體(DAT)的相關性。資料與方法回顧性納入2016年8月—2020年10月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核醫學/PET中心行11C-CFTPET和T1MRI掃描的15名健康對照者和30例PD患者。使用SPM12對PET進行圖像預處理,獲得殼核前部和后部的DAT平均放射性計數,以枕葉作為參考區計算DAT攝取值。使用Freesurfer...
基于雙瞬切能譜CT聯合臨床特征對肝硬化高危食管靜脈曲張的預測價值————作者:陳潔文;黃偉康;楊麗洋;馬昆;蔡婷婷;文戈;
摘要:目的 探討雙瞬切能譜CT獲得的肝脾血流動力學指標聯合臨床特征,無創評估肝硬化患者高危食管靜脈曲張(EV的預測價值。資料與方法 回顧性收集2022年3月—2023年5月南方醫院增城院區肝硬化患者93例,患者均進行上腹部能譜CT增強及胃鏡檢查。根據胃鏡評估的EV嚴重程度(無,EV0;輕,EV1;中,EV2;重,EV3)將患者分為低危EV(EV0、EV1)及高危EV(EV2、EV3)組。收集兩組的年齡、...
18F-FDG PET/CT評估脊柱骨巨細胞瘤RANKL單抗療效的價值————作者:宋樂;李慧;張安南;張衛方;
摘要:目的 探索18F-FDGPET/CT對脊柱骨巨細胞瘤RANKL單抗治療效果的評估價值。資料與方法 回顧性收集北京大學第三醫院2020年10月—2021年9月11例接受RANKL單抗治療的脊柱骨巨細胞瘤患者的PET/CT資料。分析病變數目、部位、骨質破壞特點,測量病變最大標準化攝取值(SUVmax)、長徑。按照修改后的歐洲癌癥研究和治療組織(EORTC)標準、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1.1...
基于定量MRI評估慢性下腰痛患者椎間盤退行性變與椎旁肌脂肪浸潤的相關性————作者:蔣睿;羅敏;馮福婷;劉璐思;陳梅濘;張琴;
摘要:目的 通過定量MRI探討慢性下腰痛(CLBP)患者椎間盤退變與椎旁肌脂肪浸潤的相關性。資料與方法 回顧性收集2023年9月—2024年3月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63例CLBP患者和42名志愿者,應用多回波水-脂分離技術和T2 mapping技術掃描。采用Pfirrmann分級評估椎間盤退變,Goutallier分級評估椎旁肌脂肪浸潤,測量椎旁肌質子密度脂肪分數(PDFF)及髓核T2值,比較上述參數間及...
第五編 醫藥、衛生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