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6 22:05:59
稀有金屬最新期刊目錄
TC4合金摩擦磨損演化與仿真研究————作者:董龍龍;俞樹榮;李淑欣;宋偉;
摘要:為探究TC4合金在三維球-平面干摩擦工況下的磨損機制和損傷行為演變、驗證仿真模型的精確性和有效性。本文基于改進的摩擦耗散能理論,二次開發Abaqus建立二維球-平面摩擦磨損有限元模型。借助Python和Abaqus子程序將變摩擦系數、真實滑移距離和磨痕粗糙度等試驗結果引入磨損模型,并利用修正模型與加速計算的方式探究磨損演變機制。試驗發現,初始階段GCr15/TC4摩擦系數曲線先急劇上升而后快速下降...
Zn-Cu-Ti涂層在模擬酸雨環境中的腐蝕行為研究————作者:朱磊;張維益;孟慶坤;倪雅;康壯蘇;戚繼球;
摘要:本文以電弧噴涂Zn-Cu-Ti涂層為研究對象,采用掃描電鏡(SEM)、 X射線衍射(XRD)和場發射電子探針顯微分析儀(EPMA)等手段研究該涂層在pH為3的3.5%NaCl(質量分數)溶液中的腐蝕行為。Zn-Cu-Ti涂層在酸雨環境下的腐蝕產物主要為Zn5(OH)8Cl2·H2O, ZnO和ZnSO4,腐蝕產物的成分和形貌隨腐蝕時間而變化。Zn-Cu-Ti涂層存在兩種腐蝕形態,即點蝕和非典型非均...
采用ECC技術解析6016鋁合金冷軋形變組織的研究————作者:左玉婷;劉瑞鑫;楊銀;程紫輝;吳磊;金橋;
摘要:本文采用電子通道襯度(ECC)結合電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術的原位表征方法,對6016汽車車身用鋁合金在25%, 43%, 62%, 85%冷軋變形過程中的微觀組織進行了分析,研究了冷軋過程中晶粒、晶界、織構、幾何必需位錯界面(GNBs)位錯界面的演變規律,GNBs位錯與晶粒取向的關系以及GNBs位錯方向的特點等。結果表明,在冷軋變形量從0增至85%的過程中,晶粒逐漸拉長,晶粒內部滑移分裂成胞...
鐵鈷梯度軟磁材料的界面調控及磁路仿真模擬————作者:馬斌杰;馬強;劉艷麗;白鎖;王世平;
摘要:當代高新技術的發展對軟磁材料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梯度軟磁性材料由不同的磁性能組成,可解決實際生產及應用中的問題。本文通過放電等離子燒結法和粉末冶金法兩種工藝在不同的燒結溫度下制備出Fe50Co50和Fe65Co35軟磁合金。結果表明,隨著燒結溫度的升高,其密度和飽和磁感應強度也在提高,放電等離子燒結法制備的Fe...
流態化焙燒提鋰工藝優化研究————作者:王蓁;馬文青;邵雪晴;夏永忠;何利華;黃玉代;
摘要:鋰作為戰略金屬其作用愈發重要。目前,普遍的礦石提鋰工藝是通過高溫靜態焙燒將α-鋰輝石轉化為可溶性的β-鋰輝石活化后再進行浸出提鋰,而α-鋰輝石晶格能高,結構穩定。傳統的焙燒方法存在焙燒熱效率低、物料結塊等問題,流態化焙燒技術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本文利用立式管式爐對鋰輝石精礦進行流態化焙燒,探究了不同的礦粉粒徑、焙燒溫度、焙燒時間對鋰輝石轉型效果的影響,并進行了X射線衍射(XRD)、傅立葉變換...
Na-B-H體系固體電解質的研究現狀————作者:張德沛;葉向陽;龐越鵬;
摘要:鈉離子電池具有成本低和能量密度高的優勢,被認為是下一代大規模儲能器件的候選之一。使用固體電解質替代液體電解質組裝為全固態鈉電池可以進一步提升能量密度和安全性。Na-B-H體系是一類非常有實用前景的固體電解質,具有優異的綜合電化學性能。其中,NaBH4本身的鈉離子電導率較低,其鈉離子電導率的提升主要通過NH2-和I- 鈦合金鉆桿的研究現狀及進展————作者:崔春娟;烏彤超;王志聰;李昊霖;趙芷琪; 摘要:鈦合金已被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醫療、海洋工程等眾多領域。因其具有密度低、韌性好和耐腐性好等特點,在油氣開發領域也得到了研發和應用。這些優點使其用作石油鉆桿可大幅減輕設備重量、減少系統故障、降低能源損耗、提高鉆井延伸能力和鉆探深度,占據著明顯的優勢,完全可替代現有的鋼鉆桿和鎳基合金鉆桿。但鈦合金鉆桿的生產和加工難度較大,制造成本相對較高,導致生產鈦合金鉆桿的成本也相應增大。同時,鈦合金鉆桿在生產中... 釩鈦磁鐵礦高溫冶煉爐渣性能研究進展————作者:王帥;李廣;郭宇峰;景建發;陳鳳;楊凌志;張金來; 摘要:爐渣的物理化學性質對冶煉過程爐渣與金屬分離、有價元素在渣金界面的遷移回收以及冶煉順行都具有重要影響。釩鈦磁鐵礦是具有極高利用價值的復雜礦,提高其綜合利用水平對中國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本文針對影響釩鈦磁鐵礦冶煉過程有價元素回收和渣鐵分離的含鈦爐渣主要物化性質研究現狀進行了總結分析,包括粘度、熔化性能、表面張力和熔渣起泡性能等方面。目前針對含TiO2較低的高爐含鈦爐渣體系的相關物化性能... 低品位鎳礦非常規生物浸出研究進展————作者:李回漢;孫建之;路遠航;趙娟;王淼;溫建康; 摘要:鎳有“工業維生素”之稱,屬于戰略礦產資源。隨著新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鎳的需求也不斷攀升。由于中國主要的鎳礦資源——巖漿型硫化鎳礦已形成“低鎳高鎂”的特點,該類礦石經傳統選冶工藝處理的經濟效益較差。生物浸出工藝處理低品位鎳礦優勢明顯,已有相當多的成功案例,但在常規的酸性生物浸出體系下,以生物堆浸法處理高鎂型硫化鎳礦會出現礦堆板結、反應鈍化等問題,出現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伴生脈石礦物的大量溶解。研究表... Haynes214合金箔材950℃長期保溫組織演化規律研究————作者:朱旭暉;朱崇偉;劉家奧;崔岳峰;王蕾雯;信昕; 摘要:本文研究了厚度為0.076 mm的Haynes214合金箔材在950℃長期保溫后的組織演化規律,結果表明:初始固溶狀態箔材在晶界和晶內析出小塊狀的富Cr的M23C6相和零星的富Zr碳化物相;在晶內彌散析出平均尺寸為25 nm的顆粒狀γ'相。箔材在950℃保溫γ'相發生溶解,冷卻過程重新析出,冷卻速率對γ'相的析出狀態影響較大,高冷速可獲得更為細小的γ'相... LiNixCoyMn1-x-yO2三元氧化物正極材料碳包覆策略————作者:張可翔;王澤;唐淑璟;彭洪亮;閆二虎;孫立賢; 摘要:鋰離子電池作為一種高能量密度可充放電電池,其應用的廣度和深度導致其需求量持續遞增,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中的規模化應用,使人們對其性能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鋰離子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極材料的優劣極大地影響了電池的整體性能。LiNixCoyMn1-x-yO2三元氧化物正極材料因高容量及優異的倍率性能而被深入... 微硅粉制備氨基功能化材料去除水溶液中鉛研究————作者:祝家能;楊時聰;魏奎先; 摘要:隨著硅產業的高速增量發展,工業硅生產過程中的微硅粉產量也隨之增加,不規范收集貯存將造成對環境和人體的危害,也會造成資源浪費,如何實現微硅粉材料功能化利用已成為硅冶金與硅材料領域的熱點話題。本文利用微硅粉的微球結構,通過焙燒除碳,活化方法實現二氧化硅表面羥基化,活化預處理的微硅粉和氨基丙基乙氧基硅烷(APTES)通過偶聯縮聚反應將氨基嫁接在微硅粉微球表面。采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傅里葉變換紅外... Eu含量對Eu2O3-HfO2粉體微觀結構影響————作者:任思琪;陳聰;閆國慶;馬朝輝;周義鴻;王力軍; 摘要:Eu2HfxOy陶瓷是理想的反應堆中子吸收材料,可用在控制棒中控制反應堆的運行。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備出不同Eu含量的Eu2O3-HfO2陶瓷粉體,并用X射線衍射(XRD)、掃描電鏡(SEM)和能譜(EDS)對粉末物相、形貌及成分進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Eu含量對Eu 熱處理對激光輔助低壓冷噴涂Cu涂層微觀結構及導熱性能的影響————作者:林鐘衛;王豪;張城鋒;李波;張群莉;姚建華; 摘要:本文采用激光輔助低壓冷噴涂(laser-assisted low pressure cold spraying, LLPCS)技術在紫銅板上制備純銅涂層,并研究了不同熱處理溫度對LLPCS-Cu涂層的微觀組織、顯微硬度和熱導率的影響。結果表明,激光輔助可提高LLPCS-Cu涂層的沉積效率和致密性,且對后續熱處理會產生影響。隨著激光輔助功率的增加,LLPCS-Cu涂層的塑性變形程度增加,再結晶驅動力... Mg-Ti共摻雜LiFePO4電子結構及彈性性質的第一性原理計算————作者:丁璨;王成豪;張露露;孫華斌;田浩博;劉騏諾; 摘要: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論的第一性原理,使用CASTEP模塊研究了Mg-Ti共摻雜對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FePO4的電子結構、彈性性質以及鋰離子遷移能壘的影響。對摻雜前后材料的能帶、態密度、電荷密度、差分電荷密度、布居值分別進行計算發現:摻雜前LiFePO4的帶隙為0.663 eV,Mg-Ti共摻雜材料的帶隙降低至0.474 eV,相較于摻雜前降低了0.... 多級固溶處理及Sc微合金化對汽車發動機用Al-Cu合金微觀結構的影響————作者:殷嘉蓉;陳家浩;程翔翔;邱銓強;王文鑫;翁瑤瑤; 摘要:近年來,鑄造Al-Cu合金在汽車制造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然而,國內鋁合金的生產技術還不完善,Al-Cu合金仍然存在著高溫穩定性差、壽命較低等問題,合金的強化工藝仍有待提高。本文采用硬度測試、差示掃描量熱儀(DSC)、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等研究不同多級固溶工藝對Al-Cu和Al-Cu-Sc合金力學性能和微觀組織的影響。結果表明,微量Sc添加能夠抑制Al-Cu合金在鑄造過程中AlCuFe初生相的... 不同環境介質中貝氏體鋼的電化學腐蝕和磨損行為————作者:呂博;焦振;程丹;郝雪龍;鄭春雷; 摘要:針對貝氏體鋼實際應用工況的多變問題,本文研究了貝氏體鋼在質量分數為3.5%的NaCl溶液、pH為5的H2SO4溶液和pH為9的NaOH溶液3種環境介質中的電化學腐蝕和腐蝕磨損行為。結果表明:貝氏體鋼在NaCl溶液中耐蝕性能最差,自腐蝕電流密度(3.17×10-3 A·cm-2)高于其他兩種溶液兩個數量級,其次是... 鐵捕集鉑族金屬合金的電化學回收工藝研究————作者:鄭環東;丁銀貴;游韶瑋;韓志彪;陳士朝;張深根;丁云集;溫泉; 摘要:低溫鐵捕集技術是一種從廢催化劑中富集鉑族金屬(PGMs)的有效技術。然而,鐵捕集得到的鐵-鉑族金屬合金具有硬度大、惰性高的特點,導致溶解緩慢。此外,廢催化劑中的Mn,Ni,Cr等雜質元素也會進入到合金中,造成后續分離困難。本文以鐵-鉑族金屬合金為原料,利用金屬間的電化學性質差異,研究直流電解回收鐵、陽極泥酸浸和電沉積分離提純鉑族金屬。結果表明,Fe2+的氧化以及陰極析氫反應是... 基于數字孿生的鋁電解槽槽幫在線監測方法————作者:尹剛;李伊惠;顏玥涵;曹文琦;全鵬程;王民; 摘要:鋁電解槽進入正常生產階段的重要標志之一是鋁電解槽內壁形成規則穩定的內形,而鋁電解槽內高溫波動的鋁液使得槽內運行情況難以判斷,因此在線監測鋁電解槽槽膛對企業來說十分重要。本文提出一種基于數字孿生技術的鋁電解槽槽幫在線監測的方法,旨在實現鋁電解槽內部的實時監控。首先構建了鋁電解槽數字孿生框架結構,并根據鋁電解槽槽膛形成原理和電-熱場數學方程構建了鋁電解槽電-熱仿真模型。為獲取鋁電解槽運行數據,利用物聯... 紅土鎳礦冶煉工藝研究現狀及展望————作者:陳柯臻;張文杰;李俊;吳文衛;童雄; 摘要: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不同性能動力電池相繼被研發,三元動力電池由于其安全系數高、電容量大等優勢,被廣泛應用。這也導致新能源汽車領域對鎳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但硫化鎳礦日漸枯竭,使得紅土鎳礦逐漸成為鎳的主要來源。高效開發利用紅土鎳礦能有效保障新能源領域穩定發展,驅動世界能源結構轉型。本文綜述紅土鎳礦的主要特點,對比分析回轉窯-礦熱電爐工藝、還原硫化熔煉工藝、還原焙燒-磁選工藝、真空碳熱工藝等火法處...
第七編 工業技術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