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7 00:05:42
稿約分享:《中國矯形外科雜志》稿約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主要報道矯形外科(骨科)領域的臨床研究成果和診療經驗,以及密切相關的基礎理論研究。堅持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促進學術交流。
1來稿要求
1.1 稿件類型
包括臨床論著、基礎研究、薈萃分析、綜述、技術創新、臨床研究、經驗交流和病例報告,以及臨床指南、專家共識、專家述評、熱點討論、教程、會議(座談)紀要、骨科學術動態、醫學見聞等類別的稿件。
1.2 資料要求
論著類文章須設有對照組,并進行統計學分析;樣本數每組不少于15例,隨訪時間在2年以上。技術創新類文章著重介紹技術方法,圖文配合,不需大宗病例的長期隨訪。
1.3 誠信與醫學倫理
投稿時須附函聲明文章內容為作者原創,并保證內容的真實性。無一稿兩投,不存在代寫、代投行為。如有讀者舉報學術不端或其他問題,作者必須負全責。以下情況將被判定為涉嫌代寫代投等學術不端行為,無論稿件處理至哪個階段,均終止稿件進一步處理或直接退稿:(1)論文內容與作者的執業范圍不符合;(2)作者信息中提供的手機和電子信箱等聯系方式非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本人,或無效;(3)不回應編輯部的問詢,或回應不合邏輯;(3)內容描述不專業,或不符合邏輯,不符合醫學規范;(4)缺少相應醫學倫理審查;(5)數據或統計值不符合邏輯,或明顯錯誤,(6)圖片與正文描述不符合;(7)參考文獻引用與正文內容不符合。
當論文主體以人為研究對象時,必須提供事前醫學倫理審批文件的復印件,在論文中注明倫理審批文件編號。如在相關平臺注冊臨床試驗,亦應注明注冊編號,提供注冊相關文件復印件。所有臨床研究均應說明受試對象或其親屬是否知情同意。當論文主體以實驗動物為研究對象時,必須提供事前實驗動物倫理審批文件的復印件,在論文中注明實驗動物倫理審批文件編號。
論文相關研究如受國家或省各類科研基金資助,應在首頁下腳注明基金項目名稱、編號,提供相應證明文件的復印件。
在投稿時作者須聲明與該研究有關的潛在利益沖突,即是否有經濟利益或其他關系造成的利益沖突。另外,在投稿時須聲明各作者的相應貢獻,說明各位作者對文稿的具體貢獻,相應模板均可在本刊網站下載,并填寫完善后上傳至系統附件。兩個聲明內容亦簡明扼要,置于正文尾,參考文獻之前。
2 稿件內容要求
2.1. 文題
文題應力求簡明、醒目,能準確反映文章主題。中文字數不宜超過20個漢字,不用標點符號、不使用縮略語。
2.2 作者署名
作者系從事論文的選題、構思,參與具體研究過程并撰稿(或執筆)的主要人員,一般不應超過10人,綜述類文章作者人數不超過4人。如無特殊標明,視第一作者為通信作者。只有規范的多中心或多學科臨床隨機對照研究,其主要責任者確實超過1位的,才可注明兩位及以上通信作者。同一單位同一科室作者不能著錄同等貢獻。工作單位僅標注法定名稱,不宜同時標注多個名稱,應詳細到科室。
在首頁下腳標注第一作者的姓名、職稱、學位與研究方向、聯系電話(包括區號)、手機號、電子信箱地址以及通信作者的聯系電話(包括區號)、手機號、電子信箱地址。
2.3 摘要
臨床論著、基礎研究、技術創新、薈萃分析、臨床研究類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部分。結果部分應給出關鍵數據與統計值,結論部分僅描述從結果中可直接推導的內容,不可過度延伸。綜述類文章為描述性簡短中英文摘要。摘要后需附3~5個關鍵詞。個案報道類文章不需要中英文摘要,正文前需附3-5個關鍵詞,題目、作者姓名及單位、關鍵詞均需標注英文。
2.4 引言
引言部分應描述本研究的重要性、背景和意義。以既往研究存在的問題和爭議引出本研究目的與意義,提出研究假設,點明自己的創新點,簡要介紹自己研究設計與方法。前言一般在350~600字左右。
2.5 資料與方法
體現文章的科學性和先進性。包括納入與排除標準、一般資料、治療方法、評價指標和統計學方法。一般資料部分應說明研究的性質、研究對象數量、分組方法、時間段、研究對象的特征等。組的命名必須全文一致,最好直觀反映其特征,如“微創組”和“常規組”,盡量避免使用“觀察組”和“對照組”,以便于讀者閱讀。治療方法部分的描述應簡明準確,突出改進之處和自己的創新。評價指標盡可能采用量化指標,如國際通用的臨床量表、計量檢查、檢驗指標。統計學方法標明采用的統計軟件,數據表達方式,不同資料的具體統計分析方法、檢驗水準等。此部分占全文篇幅的30%,論著類文章約1200字以內。
2.6 結果
結果部分是醫學論文的核心,是研究創新最重要的表達。應圍繞研究的主題,分層描述結果,如按圍手術期情況、隨訪結果和影像評估三方面分段描述。所得的原始資料數據,必須經審查、校對、分析歸納和統計處理,以文字、表格和圖片相結合的形式表達出來。正文描述完整的客觀現象與結果趨勢,表給出具體數據和統計值,圖直觀展示典型現象。正文中不再重復表中的具體數據。圖表應具有自明性。結果應按邏輯順序撰寫,應與方法部分的評價指標相對應。結果部分占正文篇幅的30%左右,論著類文章約1200字以內。
2.7 討論
討論著重對研究結果的機理和意義進行闡明、推理和評價,并引用文獻與以往類似研究的方法和結果進行比較。可重述研究的核心結果,但不必復述具體數據,勿作過度文獻綜述。此外,應闡明方法上的不足和發現的局限性,以及對進一步研究的啟示,最后提出本研究的結論與展望。討論部分應占正文篇幅的30%左右,論著類文章約1200字以內。
2.8 技術創新類文章
涉及實用性手術技術方法、器具、材料的創新與改革。此類文章的正文包括,(1)引言:講述技術創新的背景,存在問題,引出目的和創新點;(2)技術方法(或手術方法):詳細介紹創新技術與方法,并配有意圖或照片,建議同時投送視頻資料,對知識產權有要求者應在投稿前申報專利;(3)近期結果或典型病例:報告病例的近期結果或1~2例典型病例,配有相應圖片;(4)討論:著重于技術創新點與文獻比較,并點出新技術的不足。
3 稿件寫作要求
3.1 文字
文字精練準確,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2000-10-31)》和新聞出版總署2010年12月24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對外來語有標準譯詞使用中文譯詞,避免中英文混用。
3.2 術語
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醫學名詞》為準。尚未審定公布者以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漢醫學詞匯》為準。計量單位按國務院命令統一實行法定計量單位及其導出單位,并以單位符號表示,使用時可參閱中華醫學會編輯出版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一書。藥物名稱以最新版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為準。
應盡量少用縮略語,已被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可以不加注釋直接使用;不常用縮略語以及原詞過長、在文中多次出現者,第一次出現時寫出中文全稱,在括號內寫出外文全稱及其縮略語。
3.3 各級標題層次的編號
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加下圓點相隔,最末數字后面不加標點,一般不宜超過3節,如3節不夠時,可再細分為(1)(2)(3)。
3.4 數字與符號
數字實行三位分節法,(如2 431),但年份、頁數、部隊番號、儀表型號、標準號不用三位分節法。平均數皆應伴以標準差,統一保留至小數點后1位;數據明顯偏態分布時,采用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法 [M (P25, P75)],以顯示數據的離散程度。統計值,如t值、x2值和P值等統一保留至小數點后3位。面積或體積用長度相乘表示時,各數值單位不能省略,如20cm×25cm×28cm不得寫成20×25×28cm3。
3.5 表格
表格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碼,必須采用Word的制表功能制表,每個項目占用1個單元格,切不可多個項目合占同一個單元格。本刊不接受畫表,不接受圖片格式粘貼表。
采用三橫線表(頂線、表頭線、底線),頂線上方是表號和表題,同時注明中英文表題。一般情況下,橫向為組間比較,縱向為時間點間比較。
3.6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DS法。數據明顯偏態分布,并需強調數據偏態特征時,采用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法 [M (P25, P75)]表述,應采用非參數統計方法。等級變量和二分變量的計數資料以例數表示,兩組組間比較使用Mann- Whitney U檢驗或卡方檢驗等方法。其它特殊統計檢驗方法按實際使用描述。說明檢驗水準。
3.7 圖片
可完整敘事的一幅或一組圖片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碼。每幅圖為1個獨立畫面,不可將兩個或多個畫面拼接成一幅圖。并在投稿時提供每一幅圖按圖號或亞圖號命名,如1a~1h,的png格式獨立圖片文件,分辨率為300dpi,在投稿系統與正文文件同時上傳。另外,在Word文檔正文相應位置或文尾,用Word表格對組圖的壓縮圖片進行編排,每1幅圖按順序插入獨立的單元格,保持圖片原始縱橫比,切勿失真變形,保持各幅亞圖的排列方向、縱橫比例一致。并給出中英文的圖題和圖注,說明患者簡要情況,每幅亞圖是什么、看到什么。
圖片中如有引自他刊者,應注明出處,并征得版權所有者的使用授權。
3.8視頻
本刊鼓勵手術技術類論文提供手術視頻或動畫資料。資料應包括患者基本情況、癥狀與體征、實驗室檢查結果、術前診斷、手術體位、麻醉與切口、手術器械及操作步驟,手術前后影像學資料、手術注意事項等。關鍵步驟配字幕和(或)音頻旁白。視頻文件盡可能高的分辨率,建議最少640×480像素;時長3~5 min。上傳至本刊投稿系統中。
3.9 幻燈
論著、技術創新類文章還應提供自動播放幻燈文件,在本刊網絡版和手機版同期發表。請采用PowerPoint 7.0以上版本,將文章最精華內容制作10~20幻燈片,在幻燈播放下拉菜單中點擊錄制幻燈片演示中的從頭開始錄制,錄制配音清晰的5min左右幻燈演示,可以是ppt或pps格式,上傳至本刊投稿系統中。
3.10參考文獻
引文必須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原文,應以近3~5年來發表的文獻為主(≥50%)。僅引前3位作者,超過3位時,加“, et al.”,或“, 等”。英文作者姓(last name)首字母大寫,而名(first name, middle name)僅用其第一個字母大寫縮寫。題目僅首字母大寫。期刊名用Pubmed標準縮寫,卷(期),起頁碼-止頁碼,數字對象標識碼 (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DOI)。中文文獻請務必補充原文的英譯文獻條目,格式如下:
[1] Fehlings MG, Tetreault L, Nater A, et al. The aging of the global population: the changing epidemiology of disease and spinal disorders [J]. Neurosurgery, 2015, 77 (Suppl 4) : S1-S5. DOI: 10.1227/NEU. 0000000000000953.
[2] 南運東, 徐長科. 經皮內鏡椎間孔入路減壓治療腰椎管狹窄癥 [J]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21, 29 (19) : 1811-1812. DOI:10.3977/j.issn.1005-8478.2021.19.19
Nan YD Xu CK.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ecompression for lumbar spinal stenosis [J].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2021, 29 (19): 1811-1812. DOI: 10.3977 /j.issn.1005-8478.2021.19.19
第五編 醫藥、衛生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