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6 20:05:28
一、中文文題
文題用小2號黑體字居左通欄排版。
二、中文作者姓名
1.作者姓名用小4號楷體居左排列在文題下方。
2.姓與名之間不留空格,各作者之間用“,”隔開。作者單位不同時,在作者姓名后的右上角以阿拉伯數字進行標注。
例:王明明1,王紅2,張三3,李梅梅1
三、中文作者單位
1.“作者單位:”用小5號宋體居左排在作者姓名下方。
2. 單位名稱與城市名之間隔以“,”,城市名與郵政編碼之間空半字空。作者單位不同時,用阿拉伯數字加點號依次列出所有作者的單位,不同單位之間隔以“;”,句末不加標點。注意郵編不能都一樣,地區為市,不用標注省份。
例:1.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南京 210003;
2.中山大學昆蟲學研究所,廣州 510275;
四、中文通信作者
1.“通信作者”用小5號字宋體加粗居左排在作者單位下方,其余內容中文用宋體,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不加粗。與中文摘要空5號字一行。
2.若稿件無通信作者,默認第一作者為通信作者。
3.姓名與E-mail地址間用“,”隔開,多位通訊作者時以“;”間隔,句末不加標點。
例:通信作者:王明明,E-mail:[email protected]
五、中文摘要與關鍵詞
1.摘要和關鍵詞居左通欄排。摘要排在通信作者下方,關鍵詞排在摘要下方,中文摘要和中文關鍵詞之間不空行,中文關鍵詞與英文題目之間空5號字一行。
2.“【摘要】”小5號字黑體左頂格通欄排版。四要素名稱“目的” “方法” “結果” “結論”均為小5號黑體,后空1字格排;其余文字為小5號仿宋體。
3.“【關鍵詞】”小5號字黑體左頂格通欄排版,多個關鍵詞之間用“;”隔開。
六、英文文題
文題用4號Times New Roman字加粗居左通欄排版,文題首字母大寫,其余字母均小寫。排在“【關鍵詞】”下方,與英文作者姓名之間不空行。
七、英文作者姓名
1.作者姓名用5號Times New Roman字左頂格通欄排版,與英文作者單位接排。
2.姓與名之間留一個空格,姓都需要大寫,名的首字母大寫,各姓名之間用“,”隔開。作者單位不同時,在作者姓名后的右上角以阿拉伯數字進行標注。
例:WANG Mingming1,WANG Hong2,ZHANG San3,LI Meimei1
八、英文作者單位
作者單位用小5號Times New Roman字通欄排版。作者姓名后圓括號內用斜體接排作者單位。作者單位不同時,用阿拉伯數字加點號依次列出所有作者的單位,不同單位之間隔以“;”,句末不加標點。與英文通信作者之間不空行。
九、英文通信作者
1.“Corresponding author:”用小5號字Times New Roman加粗居左排在作者單位下方,其余內容不加粗。與英文摘要空5號字一行。
2.通信作者僅一人時用“Corresponding author:”,通信作者為多人用“Corresponding authors:”。
3.英文姓名與E-mail地址間用“,”隔開,多位通訊作者時以“;”間隔,句末不加標點。
例:Corresponding author:WANG Mingming,E-mail:[email protected]
十、英文摘要與關鍵詞
1.英文摘要和英文關鍵詞居左通欄排。英文摘要排在英文通信作者下方,英文關鍵詞排在英文摘要下方。英文摘要與英文關鍵詞之間不空行,英文關鍵詞與正文之間空5號字一行。2.“【Abstract】”小5號Times New Roman加粗左頂格通欄排版。四要素名稱“Objective”“Methods” “Results” “Conclusion”均小5號Times New Roman加粗,后空1字格排;其余文字為小5號Times New Roman不加粗。
3.“【Keywords】”小5號Times New Roman加粗左頂格通欄排版,其余字不加粗,多個關鍵詞之間用“;”隔開。
十一、基金項目
1.文章首頁地腳半欄排“基金項目:”用6號字黑體頂左排,其余文字為6號宋體。用橫細線與正文分開。
2.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多項基金應依次列出,其間以“;”隔開,連排,句末不加標點。
例: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800399);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2003CB515509);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2003AA205005);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02AA2Z3343);科技部基礎重大專項(2001DEA30035)
十二、作者簡介
1.文章首頁地腳半欄排“第一作者:”用6號字黑體頂左排,其余文字為6號宋體。
2.各項間隔以“,”,句末加句號。
3.本刊不標注并列第一作者。
例:第一作者:王莉(1978—),主管醫師,碩士,研究方向:傳染病預防與控制。
十三、正文內容
1.標題
1.1 各級標題均左頂格排,序號后不加圓點,空1格排文字。標題序號按“1”、“1.1”、“1.1.1”形式。
1.2.一級標題(“1”形式)單獨一行排,用5號黑體,上下行間距各空5號字一行,若文字為2個字,中間空1格。二級標題(“1.1”形式)用5號楷體,后空1字格排正文內容。三級及以上標題均用5號宋體,后空1字格排正文內容。
2.表格
2.1.版式 表格排在相關內容的自然段落后,盡量排在同一頁碼上。采用三線表,頂線(粗線)、底線(粗線)和欄目線(細線),如有合計行或表達統計學處理結果的行,則在該行上再加1條分界貫通性橫線。在縱欄頭中,可根據分層需求加用非貫通性短橫線。
2.2 表題 表格的表題需要中英文雙語描述,中文表題編號用小5號黑體,其余內容用小5號宋體;英文表題編號用小5號Times New Roman加粗,其余內容用小5號Times New Roman不加粗。表序號與表題之間留1字空,不加標點。表序號與表題居中置于表上方,中文表題在英文表題上方。中文表序號用“表1”“表2”“表3”表示,英文表序號用“Tbl.1”“Tbl.2”“Tbl.3”表示。
2.3表內容 表內文字排6號宋體,欄頭項目名稱如項目、組別、因素等間不留空格。表內橫欄頭文字左頂格排,以同層次第1個字為準,上下對齊,非每行居中排。橫欄頭中第2層次文字應縮1格排。表中縱欄同類項目數字應以個位數(或小數點)或以范圍號“~”、區間號“±”等符號為準,上下對齊,各行有效位數應相等。“—”(一字線)代表未發現。表內數據小數點后的有效數字應一致;小數點前“0”省略;表內不帶括號,人數、%應分為兩列。統計學符號一律斜體排印。
2.4表注 表格注釋排于表格底線下緣,排6號宋體,表“注:”前空2字格,注釋結束時加句號。注釋用的角碼符號一律采用單個右上角碼的形式,按英文字母小寫順序選用:a,b,c,d……在表中依先縱后橫的順序依次標出。
3.圖片設計
3.1版式 圖片排于相應正文所在自然段落后,即先見文后見圖,或根據版面需要移排在相應部位。圖片不排在版首或版末。圖旁不串文。
3.2圖題 圖片的圖題需要中英文雙語描述,中文圖題編號用小5號黑體,其余內容用小5號宋體;英文圖題編號用小5號Times New Roman加粗,其余內容用小5號Times New Roman不加粗。圖序號與圖題之間留1字空,不加標點。圖序號與圖題居中置于圖上方,中文圖題在英文圖題上方。中文表序號用“圖1”“圖2”“圖3”表示,英文圖序號用“Fig.1”“Fig.2”“Fig.3”表示。
3.3.圖注 排在圖與圖題之間,居中排6號宋體。不同組別間隔以“;”,注釋結束時加句號。
3.4.圖例 一般排印在圖內空白處,也可排在圖形與圖題之間。
十四、致謝
1.致謝單獨成段,放在文章的最后,不與正文的層次標題連續編碼。
2.“致謝”2字用5號宋體加粗左頂格排,空1個字,用5號楷體字排具體文字,回行左頂格排,句末不加標點。
十五、參考文獻
1.“參考文獻”字樣左頂格排,用5號黑體左頂格排,句末不用“:”,單獨成一行;上下行間距各空5號字一行。
2.文獻序號外加方頭括號“[]”,左頂格排,與文獻文字空1字格,不加標點。參考文獻文字為6號宋體,英文內容用6號Times New Roman。
第五編 醫藥、衛生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