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6 09:05:38
中共黨史研究最新期刊目錄
縣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歷史考察(1991—1999)————作者:黃岑玥;
摘要:誕生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縣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農民為保障對象的全國性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基于“自助為主、互濟為輔”的原則,該制度采取完全儲蓄積累模式,要求農民按月或按年長期繳費。實踐中,為簡化工作手續,調動農民參保積極性,部分縣市率先引入商業保險運行機制,推出0—60歲一次性投保模式。1994年以后,新投保方式在更大范圍內得到推廣運用,它在解決基層投保工作難題的同時,帶來...
一九五三年稅制改革前后的商業與財政————作者:林超超;
摘要:1953年新稅制因在宣傳中提出“公私一律平等納稅”原則,引起極大爭議。通過梳理新稅制出臺前后的商業與財政狀況,可以看到1952年底國營商業企業實行經濟核算制與1953年初稅制改革的啟動,都是中央政府從商業流通領域增加財政收入的嘗試:前者可減少商品流通成本,加速資金回籠;后者為確保每個流通環節的稅征到位。新稅制出臺后,在市場供應中出現的“公退私進”,不是取消國營商業稅收優待的結果,而是源于同期國營商...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確立歷程再探————作者:劉照峰;
摘要:改革開放初期,包產到戶先是被禁止,后被允許在貧困地區推廣,直至在全國范圍內展開。盡管這一過程的根本動力在廣大農民,但不可以簡單地描述為農民選擇雙包到戶。實際上,根據各地雙包到戶推行的實際情況,中央在每個階段都給予了明確的政策指導,經歷了三次政策轉向。中央關于雙包到戶的政策轉向也在各省的政策規定中反映出來,各省的相關政策規定雖不是亦步亦趨,但也基本與中央保持一致。三次政策轉向反映了從中央到地方的領導...
從實行改革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考察————作者:陳金龍;
摘要:<正>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我國經歷了從啟動改革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演進過程。這一過程既蘊含著改革概念內涵的演變,也經歷了改革實踐重點的變遷。考察從實行改革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演進脈絡,有利于深化對改革歷史的認識,洞察改革發展的內在邏輯
習近平關于統籌教育科技人才重要論述的核心要義、理論特質和實踐要求————作者:許先春;
摘要:<正>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教育科技人才問題單列專章,作出系統謀劃,深化和拓展了新時代黨和國家工作布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進行戰略部署,并統一于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統籌教育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視和深邃思考。深入學習領會、研究闡釋好習近平關于統籌教育科技人才重要論述,有利于切...
力求把握胡繩的文章、言性與天道——《大師是怎樣煉成的》怎樣塑造胡繩的大師形象————作者:鄭寧波;
摘要:<正>胡繩是當代中國頗具傳奇色彩的重要人物。他履歷豐富,在政治和學術兩個領域耕耘,且皆取得突出建樹。他心路獨特,前半生徑情直遂,近知天命之年卻遭遇挫折,在經歷30年迷茫之后,晚年又能大徹大悟,再度煥發學術青春。他才華卓著,學識淵博,既精通多門學問,又超越單純學問家的局限性,具有思想家的特質和風范。他平實而深刻,至誠而練達,謹嚴而開明,是道德文章俱佳的仁者和智者
體用之間:“改革開放政策史”視野下的史料學問題————作者:趙諾;
摘要:<正>改革開放史將成為中共黨史、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的增長點,近年來似已成為學界共識②。既然是“增長點”,那么就意味著此論域尚處于起步或未成熟階段。大體而言,一個新興史學領域的崛起或者說對某一時代歷史的最初發覆,一般首先仰賴史料特別是一手史料的挖掘和利用。同時,史實重建、框架形成的過程,總是伴隨著學術視角、理論關懷的嬗變
“第一屆改革開放史研究組稿調研座談會”綜述————作者:周孜正;
摘要:<正>作為中共黨史研究的新興領域, 改革開放史研究對于解釋中國經濟發展、總結中國經驗、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等具有無可替代的基石作用。近十年來,《中共黨史研究》一直在努力推動改革開放史研究,不僅多次組織“推進改革開放史研究”學術筆談欄目,而且刊發了一批有影響的專題論文
編寫出版《中國共產黨編年史》(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好做法和好經驗————作者:曲青山;
摘要:<正>《中國共產黨編年史》(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下簡稱《編年史》)的編寫和出版工作,積累了不少好做法、好經驗,應該總結出來、堅持下去、推廣開去,為今后更好地完成重大編研任務、推動新時代黨史和文獻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借鑒和遵循。下面從三個方面加以論述
究竟何為重要的中共黨史研究?——“碎片化”問題再思考————作者:應星;
摘要:<正>中共黨史研究雖然有其特殊的學科屬性,但在研究的基本方法上還是與史學貫通的。而以第一手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解讀為研究基石,一直是實證史學的看家本領。不過,唐代史學家劉知幾在論及史家三才時,盡管并稱史才、史學和史識,實際上更重視史識,因為非識無以斷其義、非才無以善其文、非學無以練其事,義顯然在文與事之先
中共概念史研究的資料及其使用問題————作者:李里峰;
摘要:<正>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創制、傳承、借鑒和發展了一系列基本政治概念。這些概念既是中共在思想和行動上不斷探索的結果,又為中共的理論創新、制度建構和政治實踐提供了依據和指引。近十多年來,概念史方法被引入黨史研究領域并取得長足進展,在理論和實證層面涌現出一系列重要學術成果。時至今日,中共概念史已成為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中國近現代史等研究領域的熱點之一,產生了較大的學術影響力
進入革命的“事務”層面——“地方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的運用————作者:李里;
摘要:<正>近年來,中共黨史研究日趨活躍,已然成為學術界的熱門研究領域。除了理論方法日趨多元化以外,大批黨史資料的整理出版為黨史研究的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隨著大批史料集的整理出版,以往許多罕見的黨史資料也進入研究者的視角。這些黨史資料在豐富研究材料的同時,對研究者的既有研究視角、問題意識與分析方法形成沖擊,從而推動了黨史研究的轉變
中共早期組織擴展的時空格局(1920—1927)————作者:王龍飛;
摘要:中國共產黨在創建初期并未急于擴充黨員,而是慎重識別和尋找志同道合者。直到1924年第一次中央擴大執行委員會會議,中共才由輔助國民黨轉向重視發展自身組織,繼而在四大上決議將黨由“宣傳小團體”改造為“群眾性的黨”。在空間上,以上海和北京為策源地,中共組織首先向武漢、長沙、廣州、濟南等省會城市擴展,并輻射周邊省份,省域內的中共組織則迅速向縣及區村延伸,這既得益于交通通信等現代條件,更與五四新文化運動所激...
全民族抗戰前期中共對中原戰略區的規劃與經營————作者:李雷波;
摘要:南京淪陷前,中共基本以河南省委為中心開展中原戰略區的組織重建工作。長江局成立后首先提出“武裝保衛河南”的方針,準備中原游擊戰爭。中央則醞釀八路軍南下方案,最初經營重心偏于豫西豫南,意在利用伏牛、桐柏、大別之連綿山勢,上接陜甘,下系江東;花園口決堤后,始重點籌劃豫東及鄂豫皖邊;武漢會戰后,中央出臺“發展華中”戰略,基本以河南作為中心進行設計。后因河南戰局長期穩定,始將重心轉向蘇皖。雖遠未完成在中原敵...
“第七屆中共黨史研究青年學者論壇”綜述————作者:張亮;
摘要:<正>學術貴在傳承,作為一個具有鮮明政治性、理論性和實踐性的學術領域,中共黨史研究在知識生產、治學之道、學術規范等方面自有其獨到之處。2017年以來,由《中共黨史研究》編輯部搭建的學術平臺“中共黨史研究青年學者論壇”,在促進青年學者成長與持續提升中共黨史研究的學術化水平等方面,產生較大影響
中共黨史研究篇目索引————作者:吳志軍;
摘要:<正>~
《中共黨史研究》二〇二四年總目錄
摘要:<正>~
改革開放初期深圳特區貨幣的歷史考察————作者:肖安淼;
摘要:特區貨幣是改革開放之初國家計劃在深圳經濟特區發行的一種可與外幣自由兌換的貨幣。發行特區貨幣的方案提出后,中央反復權衡、慎重考慮,最終決定不予實施。學界對于特區貨幣多有提及,但主要關注對外開放對于相關決策醞釀過程的影響。本文則在前人研究基礎上,突出其中的地方因素,以及這一歷史過程所反映的中央與地方關系
新時代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建設歷程及啟示————作者:肖鵬;袁金輝;
摘要:<正>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1)、自由貿易港,是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具有鮮明標識度的重大舉措,在改革開放的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自貿試驗區、自貿港建設提出明確要求:“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鼓勵首創性、集成式探索。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2)
全行業公私合營后上海、浙江私股定息發放研究————作者:王毅;
摘要:資本主義工商業全行業公私合營高潮后,國家從1956年七八月開始向私股股東發放定息,直至1966年9月取消定息。在此期間,定息所蘊含的意義不斷發生變化:首次發息時,兼顧定息的政治、經濟雙重含義;工商界整風時,不斷加強定息的政治象征意義,弱化了其經濟贖買作用;討論定息延長方案時,贖買作用更多演變為對困難私方的經濟救濟。定息的發放過程是“以企業為基地”改造資本家方針的具體貫徹,也是和平贖買、和平改造政策...
中共黨史研究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三個月過去了,毫無音訊,就算被拒了吧!哎
2023-06-20 20:46呵呵,真的是學閥刊物之一。2022年5月5號投過去。三個月后,打電話說還沒審到。咱就再等等吧。到了9月份,打了多少個電話,沒人接。你猜,唯一一個接的電話是周六上午,還不是編輯部接的。真的讓人很失望,這么一個刊物。
2022-12-05 09:24投稿過去后沒有任何回復,發郵件詢問也沒有任何回復,稿件石沉大海。
2021-02-08 15:07第一編 哲學、社會學、政治、法律類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