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7 06:05:48
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二維AlN對As和Cd吸附行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作者:莫秋燕;黃連帥;張泓筠;荊濤;吳家隱;
摘要: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論的方法深入探究了二維AlN材料對有毒重金屬As和Cd的吸附特性和傳感潛力.結果發現:相較于Cd,As與二維AlN間有更短的吸附距離和更高的吸附能,表明了一種較強吸附行為.通過對電子態密度的分析,發現As吸附導致As的p軌道與N的p軌道強烈雜化,形成雜化峰,產生了3μB磁矩.相反,Cd吸附體系未見磁矩產生,且電荷轉移微乎其微.這些差異化的電子性質變化為As與Cd的選擇性檢測提供了...
盤型腔耦合MIM波導的Fano共振及傳感特性研究————作者:王進;白晶;龍學文;孟騰飛;婁睿;李耀東;司珂軍;王莉;
摘要:基于表面等離極化激元傳輸特性,設計了一種包含納米柱結構的盤型腔耦合擋板波導的諧振腔結構.入射光在波導結構金屬表面激發表面等離激元,圓盤腔形成的離散態與擋板波導的連續態發生干涉,產生Fano共振現象.采用時域有限差分法對結構進行數值計算,分別研究了結構的透射特性、磁場分布和傳感性能.根據磁場分布分析了Fano共振的形成機理,同時詳細討論了銀柱半徑、耦合距離、圓盤半徑以及擋板厚度對諧振結構透射譜的影響...
D-檸檬烯分子結構及性質的理論研究————作者:崔家俊;李夢忍;古永強;黃美玲;郭洪影;楊積有;郇偉偉;李潔;
摘要:香榧假種皮關鍵組分D-檸檬烯的構效關系研究對其應用開發具有重要意義.該工作采用量子化學計算方法系統研究D-檸檬烯的分子特性:通過B3LYP/6-311++G(d,p)基組優化獲得與實驗吻合的幾何構型(鍵長誤
哌嗪類新精神活性物質差分拉曼光譜分析研究————作者:王樹棟;王立雄;張艷;王椰;龔衛平;
摘要:使用標準樣品,實驗測定了三種常見哌嗪類新精神活性物質1,4-二芐基哌嗪(DBZP),1-(3-氯苯基)哌嗪(mCPP)和1-(3-三氟甲基苯基)哌嗪(TFMPP)的拉曼光譜,結合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和勢能分布(PED)分析,對三種物質的差分拉曼光譜進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三種哌嗪類物質均在620~627、989~1004、1461~1472、1597~1618 cm-1 四硫脲二氯化鎳在高壓下的性能研究————作者:陳士敏;張超;陳麗敏;耿志翔;商陳浩;劉春生; 摘要:基于密度泛函理論的第一性原理計算方法,我們研究了在0~60 GPa壓強范圍NiCl2-4SC(NH2)2的結構,電子與光學性質.晶格常數在12.5 GPa和35 GPa下出現了明顯跳變,表明壓強可以誘導晶體結構的變化.電子性質表明,帶隙由0 GPa的1.49 eV轉變為35 GPa的0 eV,表明晶體從半導體態轉變為金屬態,當壓力繼... 飛秒激光加工鎳基合金熔化特性的分子動力學模擬————作者:易連凱;楊東翰;何志強;李凌; 摘要:將雙溫度模型與分子動力學耦合,對飛秒激光輻照鎳和鎳基合金的過程進行模擬.結果發現材料呈現出不同的熔化特性,鎳呈現出明顯的非均勻熔化特性,熱影響區域大,膨脹不明顯,而鎳基合金在熔化過程中出現快速的均勻熔化,熱影響區域小,膨脹較為明顯.此外,不同元素種類和不同配比的合金在熔化過程中也表現出明顯的差異. Ni80Cr20合金表現出最明顯的膨脹現象和均勻熔化,對... 沉淀劑對CuAlS2納米顆粒的形貌和發光性質的影響(英文)————作者:趙普琴;祝士清;薛洪濤; 摘要:本文通過膠狀法制備了CuAlS2納米顆粒,在樣品提純過程中采用了沉淀劑法,選取的沉淀劑分別為甲醇加丙酮和甲醇加乙醇,其中沉淀過程步驟完全相同.實驗結果發現經過不同沉淀劑處理后,樣品的形貌和發光特性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用先甲醇后丙酮沉淀樣品后,樣品呈現納米片狀,激發光譜在275 nm左右存在一個激發峰,PL譜測量表明發光峰位于407 nm附近,其斯托克斯位移約為1.47 eV;而... 基于第一性原理Sn摻雜的MoS2氣敏性研究————作者:陳尚舉;李海俠;區力函;陳林; 摘要:在工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有害氣體,如NH3和SO2等,常常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為有效解決廢氣吸附問題,基于密度泛函理論(DFT)和第一性原理方法,構建了Sn摻雜MoS2的模型,探討了摻雜對MoS2電子結構的影響.采用Dmol3模塊,分析了Sn-MoS2對CO2、NH 氟取代對BTP-IC衍生物吸收光譜的影響————作者:蘇金劍;范嘉妮;昝鳳嬌;冷霞;劉樹勇; 摘要:有機太陽能電池近年來在多個領域受到廣泛關注,盡管其功率轉換效率已超過19%,但較差的器件穩定性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BTP-IC衍生物具有可調性能級、高電荷載流子遷移率等優點,作為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受體,可以制備高效的有機光電器件.本文在BTP-IC的基礎上,在末端基團引入不同F原子數的苯基和通過單鍵與苯相連的CF3基團,設計BTP-ICB1F、BTP-... 堿金屬負載生物碳吸附NOx的量子化學研究————作者:程壘軍;陳珂鑫; 摘要:生物碳作為NO和NO2的優良吸附劑,能夠通過負載堿金屬顯著增加其吸附性能.但由于實驗方法和儀器的限制,目前其微觀影響和作用機制尚未得到揭示.因此,該研究基于密度泛函理論(DFT)全面調查了堿金屬負載和碳質表面缺陷對生物碳吸附NO和NO2性能的影響.通過吸附能分析證明了堿金屬Li、Na和K負載對生物碳吸附NO和NO2均有顯著促進作用,... Fe原子摻雜的石墨烯表面吸附 H2,H2S,CO電子性質研究————作者:岳遠霞;羅磊;朱洪強;吳澤邦;尹開慧;楊英; 摘要:為了研究H2、H2S和CO這類常見的還原性氣體在未經過摻雜的石墨烯表面以及Fe原子摻雜后的石墨烯表面上的吸附特性,本文采用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論的第一性原理計算方法,具體運用了平面波超軟贗勢來模擬這些氣體的吸附過程.在計算過程中,我們重點計算了吸附能、Mulliken電荷分布、差分電荷密度、總電子電荷密度、態密度以及功函數等關鍵參數.結果表明:Fe原子摻雜的... 基于密度泛函理論的丙烯酰胺振動光譜研究————作者:袁夢琪;仲坤;龔禎祥;何傳洋;許心慧; 摘要:丙烯酰胺是一種具有神經毒性的化合物,廣泛存在于油炸類食品中,針對丙烯酰胺開展快速檢測具有重要研究意義.本文使用B3LYP技術計算了丙烯酰胺的紅外和拉曼光譜.在室溫條件下,測試了丙烯酰胺粉體的紅外和拉曼光譜.理論和實驗結果表明丙烯酰胺分子在700~1700 cm-1、3000~3800 cm-1范圍具有明顯的拉曼與紅外活性.紅外光譜在1751 cm 雙層β12-和χ3-硼烯對CO分子的傳感性能研究————作者:楊薇;楊致;徐利春;劉瑞萍; 摘要:由于雙層(Bilayer,BL)β12-和χ3-硼烯具有不同的層間相互作用,而且比相應的單層結構更穩定,本文從理論上探索了CO分子在兩種BL硼烯上的吸附行為,輸運性質和傳感性能.無論是單分子吸附還是多分子吸附,結果表明CO分子在BLβ12-和χ3-硼烯上采取了不同的吸附構型.而且對于多分子吸附,我們發現這些CO... 離子阱系統中實現Toffoli門的方案————作者:石宗華;殷玉琴; 摘要:提出了一種基于離子阱系統的Toffoli門的實現方案.通過激光與三離子的依次相互作用,并以離子系統的振動態作為離子間相互作用的媒介,實現了三比特量子相位門,然后配合單量子比特旋轉則可以完成Toffoli門的操作.該方案操作簡單易于實驗實現,同時避免了在對三離子同時施加激光的方案中,數據位與控制位無法通用的缺點 LaPO4/g-C3N4異質結的電子性質與原子結合的研究————作者:張飛鵬;柏舒安;張艷峰;路清梅; 摘要:在平面波超軟贗勢密度泛函計算之上研究了LaPO4/g-C3N4異質結的幾何結構、電子狀態和原子結合性質.結果表明, LaPO4/g-C3N4異質結有0.292 eV的間接帶隙,導帶中有0.25 eV的直接能隙,靠近費米能的能帶為較輕能帶,能級數量較少,價帶和導帶中含有... M7C3與M23C6碳化物原位轉變機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作者:蔣棖;侯廷平;蔣更平;劉伍明;吳開明;VLADIMIR Tsepelev; 摘要:通過析出強化,碳化物作為主要析出相顯著提升鋼的強度與韌性.在服役過程中,碳化物的晶體結構會發生變化,從而影響到鋼構件的長期性能和可靠性.為了探究碳化物轉變的具體動力學過程,本工作利用第一性原理計算了碳化物M7C3與M23C6(M=Fe, Cr等)原位轉變機制.研究結果揭示,相同的基元結構間不同的連接方式,是正交... 完全Inverse-Heusler合金Ti2MnSi/ScTiMnSi(100)異質結的結構、磁性和電子性質————作者:顧玉鑫;何建橋;沈光先;吳波;黃海深;文林;杜信;張慶慶; 摘要:本文構建了Inverse-Heusler半金屬材料Ti2MnSi和半導體材料ScTiMnSi沿(100)晶面連接的八種可能磁隧道異質界面.通過基于密度泛函理論的第一性原理計算,系統地研究這些界面的結構、原子磁性和態密度.結果表明,在八種可能的異質界面中,由于界面磁性原子直接雜化和非磁原子參與的RKKY間接磁交換的共同作用,導致一些復雜的界面磁效應和界面態的產生,最終使得Inv... C27H35PN6O8結構與熱力學性質密度泛函理論研究————作者:郭雅晶;張永剛; 摘要:基于DFT和CDFT理論在雜化泛函B3LYP基礎上結合6-31g(d, p)和6-31g+(d, p)兩個基組,研究了瑞德西韋團簇基態穩定結構電荷分布、偶極矩、極化率、輸運性質、化學反應活性、分態密度、自然布局分析以及熱力學性質等.研究結果表明:C27H35N6O8P團簇氣相下基態穩定結構對稱性為C1... Mn-N共摻二維ZnO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作者:何翠;石麗芬;何南燐;王賢彬;黃麗;張田;嚴覺民; 摘要:基于密度泛函理論的第一性原理贗勢平面波方法,計算研究了Mn摻雜,N摻雜以及Mn-N共摻雜二維ZnO的晶體結構,磁學性質及光學性質,結果表明:所有摻雜體系中Mn-N共摻形成能最低,最穩定;三種摻雜體系都出現凈磁矩,都為亞鐵磁體,而Mn摻雜體系磁矩最大,鐵磁性最好;N摻雜和Mn-N共摻雜體系為磁性半導體,而Mn摻雜體系由于上自旋通道穿過費米能級而下自旋通道未穿過費米能級呈現半金屬性;同時發現,摻雜后三... 藍磷烯在Au(111)上的自限制生長————作者:張懸;張偉; 摘要:藍磷烯因其多種獨特性質而在自旋電子器件和光電器件等領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通過分子束外延技術已成功在Au(111)基底上構筑了單層藍磷烯結構.藍磷烯的一個顯著特性是其隨層數可調的帶隙,因此,實現藍磷烯的可控合成對于深入理解其物理化學性質以及光電領域的潛在應用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對于藍磷烯在Au(111)基底上外延生長的動力學機制及相關特性尚未得到充分理解.本文結合俄歇電子能譜、低能電子衍射和掃...
第四編 自然科學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