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6 13:05:06
1 投稿內容
研究報告 文章必須論點鮮明,數據可靠,圖表清晰,結論明確。
綜述性論文 要求作者在自己科研、教學、生產實踐的基礎上,根據國內外有關重要文獻和最新成果,對所論問題進行系統、扼要的論述。論文要精練,具有啟迪性;作者需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
2 文章篇幅 文章要求結構緊湊,文字精練。研究報告和綜述性論文均以7~10版為宜。
3 文章格式 (參見本刊網站下載中心的論文模板)
3.1 行號 為方便審稿,全文統一加行號。
3.2 題目和作者 題目務求言簡意賅,一般不超過20個字,中英文題目應一致。作者署名應限于主要參加者,一般不超過8名,請注明通信作者及其電子郵箱,不接受共同第一作者或者共同通訊作者。單位(中英文)應使用標準全稱并注明所在城市和郵編(非省會城市須加省份名,中文:城市前加省份名稱;英文:在郵編后加省份名稱)。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投稿時,請將作者的姓名、單位、通訊地址、郵編、聯系電話、傳真、E-mail等個人信息填寫在本刊投稿系統的作者信息欄,所有信息務必完整、準確,方便編輯部與作者聯系,但論文中須隱去以上有關作者的所有信息,否則視為無效投稿。
3.3 摘要和關鍵詞 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須說明本文的目的、方法、結果(包括主要數據)和結論,著重于創新與發現。中文摘要以300字為宜,英文摘要以3000字符為宜;對于綜述性論文,建議寫成報道-指示性摘要。關鍵詞3~7個。
3.4 基金項目 投稿時在網上投稿系統中注明資助項目及編號,錄用后以腳注形式置于正文首頁。
3.5 正文 引言:要介紹研究背景,明確提出科學問題、研究目的,準確、清楚且簡潔地指出所探討問題的本質和范圍;材料與方法:清楚、準確描述所用材料/對象名稱、數量、來源或制備方法,簡單說明研究方法并引用文獻,如果方法新穎或有改進須加以詳細說明;清楚交代試驗程序以及所應用的統計分析方法;結果與分析:列出觀察和試驗證據,圖表只附最必要的,通欄排版,力求簡明扼要;討論:對研究結果進行解釋和推斷,重點解釋研究結果所能反映的原理、關系和普遍意義,說明作者的研究結果是否支持或反對某種觀點、是否提出了新的問題或觀點等;必要時指出本試驗的不足之處及未能解決的問題。
對于綜述性論文,不做統一要求,但須重點把握科學問題的前沿,全面、深入、系統進行歸納、綜合、分析,邏輯層次分明,提出新的見解。
3.6 致謝 僅對主要貢獻者,且作者須征得被致謝者的書面同意。
3.7 參考文獻 只列出與本文有關的主要及最新文獻,研究報告一般25~40篇,綜述類文章30~60篇。英文或其他文種的文獻僅以英文形式著錄。未公開發表的資料以及“私人通訊”不得引用,但可在文中用括號注明。引文采用順序編碼制,參考文獻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序,并在正文相應位置的右上角用方括號標明序號。作者數量多于3位的文獻,只列出前3位,后用“等”或“et al.”。文獻內容及文中引用序號必須核對無誤。
著錄具體格式:
期刊:
1)作者. 題名. 刊名, 出版年, 卷號(期號): 起止頁碼, 無具體頁碼的提供文獻號或doi號
例:齊華, 于貴瑞, 程一松, 等. 鉀肥對灌漿期冬小麥群體內葉片光合特性的影響. 應用生態學報, 2003, 14(5): 690-694
Slobodkin LB. Intellectual problems of applied ecology. BioScience, 1988, 38: 337-342
2)作者. 題名. 刊名, 出版年(期號): 起止頁碼(適用于沒有卷號的期刊)
例:于琪洋. 對我國干旱及旱災問題的思考. 中國水利, 2003(7): 67-69
專著:作者. 書名. 版次(初版不標注).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引用頁碼
例:侯學煜. 生態學與大農業發展. 合肥: 安徽科技出版社, 1984: 20-25
譯著:原著作者. 譯者. 書名. 版次(初版不標注). 譯著出版地: 出版者, 譯著出版年: 引用頁碼
例:Odum EP. 孫儒泳, 錢國楨, 林浩然, 等, 譯. 基礎生態學.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 30-35
文集:作者. 題名// 編者. 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頁碼
例:例:Taylor AH, Qin ZS. Temperate bamboo forest dynamics and panda conservation in China// Chapman G, ed. The Bamboo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97: 189-203
會議論文:作者. 文題. 會議名稱, 會址, 出版年: 起止頁碼
例:例:Lavelle P. Faunal activities and soil processes: Adaptive strategies that determine ecosystem function. Transaction of 15th World Congress of Soil Science, Mexico, 1994: 189-220
學位論文:作者. 論文題目. 論文類型. 保存地: 保存單位, 年份
例:例:葉芳. 氮素形態對紫花苜蓿不同生育期生長和生理特性的影響. 博士論文. 蘭州: 蘭州農業大學, 2014
專利:專利申請者. 專利題名. 專利國別, 專利號. 申請日期
例:楊肖娥, 彭紅云, 姜理英. 銅鉛復合污染土壤的就地治理方法. 中國, 200310108944.2. 2003-11-25
電子文獻:作者. 題名[EB/OL]. (發表或更新日期) [引用日期]. 網址
例:廣東省環境保護局. 1995年廣東省環境狀況公報[EB/OL]. (1996-05-16) [2006-02-08]. http://www.gdepb. gov.cn/zwxx/hbzkgb/gongbao/1995gongbao/t20051011-3770.html
第四編 自然科學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