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6 23:05:49
來稿要求
來稿要求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數據詳實、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文字精練;整體重復率不超過15%,連續重復不超過50個漢字(單詞)。文稿請用Word普通頁面格式、1.5倍行距設置,論文題目用二號加粗宋體、正文用小四號宋體、其他部分用五號宋體格式;文中所有表格均采用規范的Word三線表格式樣。論著、綜述、特約專稿、特約綜述一般不少于6 000字,防治研究、實驗研究、臨床研究、教學研究、防治管理、防治經驗、醫學信息、“一帶一路”、醫學人文一般不少于4 000字,專家評述、專家視角、專家論壇、病例報道一般不少于3 000字。論文寫作以醫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業醫學名詞為準,暫未審定公布者仍以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漢醫學詞匯》為準。盡量少用縮略詞,必須使用時于首次出現處敘述其全稱,然后括號注出中文或英文縮略詞。若文中有圖片,需在投稿時將圖片以單獨文件形式上傳。所有來稿請登錄本刊網站(www.zgxfzz.com)進行在線投稿,且須用通信作者注冊賬號投稿。
1 文題(中、英文) 力求簡明、醒目,能反映文章主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單詞)。
2 作者及工作單位(中、英文) 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學歷、職稱、研究方向;如有外籍作者,則用其本國語名。不同工作單位、多位作者署名的文章,應在姓名右上角以上標形式加注數字序號。第一作者工作單位注明所在地名及郵編,外籍作者單位應列其國名。通信作者需明確標出,并附電話號碼、E-mail地址和ORCID號。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獲基金資助,應以腳注形式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471516),作為腳注的第一項;如獲多項基金資助,用分號隔開;投稿后將基金證明復印件寄至本刊編輯部(亦可掃描后作為附件與稿件一同在線投稿)。
3 摘要與關鍵詞(中、英文) 所有來稿均須附中、英文摘要。論著、防治研究、實驗研究、臨床研究、醫學信息、防治經驗均須附結構式摘要,其他欄目論文附指示性摘要。結構式摘要不少于400字,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結論(Conclusion)4部分,采用第三人稱撰寫。指示性摘要200字左右,概括論文目的、結果等主要要素。論文須標引關鍵詞3~8個。
4 層次與序號 盡量減少文章層次,有標題內容才列序號(無標題內容用自然段落表示)。
5 計量單位 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具體參照2004年王云亭等編著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第3版)一書。
6 數字書寫的要求 按照《出版物上數字用法(GB/T 15835—2011)》標準要求。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等均用阿拉伯數字。百分數的范圍和偏差,如:5%~95%不能寫成5~95%,(65 ± 2)%不可寫作65 ± 2%。附帶長度單位的數值相乘,按下列方式書寫:4 cm × 3 cm × 5 cm,不可寫作4 × 3 × 5 cm。
7 統計學符號書寫的要求 統計學符號按《統計學詞匯及符號(GB/T 3358.1—2009)》的有關規定書寫,均需斜體。
8 圖表 應少而精,凡文字可說清的不必列圖表。圖名、坐標、圖例等文字用中文說明,論著應加英文對照。表格一律用橫三線表,如遇有合計或統計學處理行(如t值、P值等),則在該行上面加一條分界橫線。表中數據應與正文中一致,表中“-”表示該項未發現,“0”表示實測結果為零,空格表示未測或無此項。照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并附文字說明。所有圖片須在投稿時以JPG或TIFF格式單獨文件上傳系統,每張圖片精度不低于300 dpi、大小不低于1 Mbp。所有地圖均需要送自然資源部審核。
9 參考文獻 所有論文均需附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在右上角標出。每篇參考文獻必須與原文核對無誤,并按文獻引用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排列于文末。建議論著類參考文獻不少于20篇,防治研究、實驗研究和防治管理類不少于15篇,防治經驗和病例報道不少于10篇,且以近5年發表的期刊文獻為宜。參考文獻按《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15)》標準著錄,外文刊名縮寫參照MEDLINE/PubMed。
10 倫理學聲明 如研究涉及人體生理、心理、病理現象等,包括人群健康數據使用和問卷,須提供倫理委員會審查批件和受試者知情同意書(免除知情同意的決定須由倫理委員會作出)。如研究涉及動物實驗,應說明動物品種、來源,飼養過程是否符合相關標準,實驗過程是否符合相關保護法,并提供動物研究倫理審查文件,參見《實驗動物 福利倫理審查指南(GB/T 35892—2018)》。
11 利益沖突聲明 若存在可能影響研究項目結果的基金來源、財務或非財務關系,須主動闡明可能引發的潛在利益沖突。
12 作者貢獻聲明 所有作者均須說明對論文的貢獻。
13 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進行論文寫作 本刊不接受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用于整篇論文或論文重要部分的撰寫(如前言、材料與方法、結果和討論等),所有屬于科學貢獻或智力勞動范疇的內容均應由作者完成。如檢測發現論文主要內容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完成,編輯部將按照學術不端行為進行處理。
第五編 醫藥、衛生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