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6 14:05:23
無機鹽工業最新期刊目錄
四價元素高熵鋁硅酸鹽陶瓷的制備與性能研究————作者:張俊;朱泓穎;蔣海云;張維莉;吳若梅;胡偉達;雷志勇;劉斌;
摘要:為有效改善鋁硅酸鹽陶瓷的熱性能與力學性能,通過固相反應法引入四價元素,成功制備了4種構型熵的鋁硅酸鹽陶瓷0.25(Y1/2Yb1/2)4Al2O9·0.75(Y1/2Yb1/2)2(xMe1/x) 從報廢NCA型鋰離子動力電池中回收金屬的研究————作者:李彥強;王大輝;陳懷敬;彭小平;宋曉龍; 摘要:鑒于NCA型鋰離子動力電池在新能源領域的廣泛應用及其蘊含元素的高價值性,為提高廢舊電池回收技術的先進性,提出了采用“焙燒-水浸出”技術替代濕法回收工藝中的酸性浸出技術,并通過TG-DSC、XRD、XPS、SEM-EDS、熱力學分析及ICP-OES等方法研究回收過程中的物相變化和影響Li、Co、Ni元素回收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結果表明,混合焙燒過程發生化學轉變產生新物相,并伴隨有明顯的失重和吸熱現象。... 氫鍵有機框架納濾膜凈化磷酸中金屬離子的研究————作者:王建東;龔建平;陳建鈞;李軍;劉代俊; 摘要:濕法磷酸比熱法磷酸具有更高的經濟效益,但在生產過程中會引入大量的金屬離子,需要經濟環保的方式去除。納濾膜能夠高效地分離離子和分子,對環境負面影響小,在磷酸凈化領域顯現出巨大的潛力。但粗制磷酸極低的pH和高黏度使得傳統商業納濾膜易被破壞且滲透通量極低。為此采用 (C3H8N6)2+(SO4)... 二水法濕法磷酸體系降低磷石膏中共晶磷損失的工藝研究————作者:何琳;楊光宏;李軍; 摘要:在濕法磷酸生產過程中,磷石膏中的共晶磷是導致磷資源浪費的關鍵因素,解決共晶磷損失問題對磷酸生產具有重要意義。為了降低二水法濕法磷酸工藝的共晶磷損失,提高經濟效益,本研究設計在Ca(H2PO4)2-H3PO4-H2SO4體系下模擬無固相的二水法濕法... 錫基鈣鈦礦水熱合成及高溫相變和表面活性位研究————作者:陳冠宜;徐駿偉; 摘要:為探討錫基鈣鈦礦的高溫晶相變化及表面活性位如酸、堿位點之間的關系,采用水熱法制備了一系列ASn(OH)6(A=Ca、Sr、Ba)前驅體,并在800℃空氣氛圍下焙燒獲得純相的ASnO3(A=Ca、Sr、Ba)鈣鈦礦型復合氧化物。使用XRD、FT-IR、Raman、XPS和TEM等技術對其結構進行表征,結果表明,CaSnO3和SrSnO... 不同碳源對磷酸鐵鋰加工性能的影響探究————作者:王鵬;普志華;王天祥;林靜宜;萬遠鑫; 摘要:磷酸鐵鋰漿料的黏度、固含量和穩定性是電池制作工藝中的重要參數,將直接影響涂布后電極極片的質量,最終影響電池的性能和壽命。使用高溫固相法制備了一系列由不同碳源包覆的磷酸鐵鋰材料(LFP/C),并研究了其物理性能、電化學性能及加工性能。XRD結果顯示,以3種有機物為碳源制備的LFP/C樣品均呈現較高的結晶度,且都沒有發現明顯雜相;Raman結果表明,以蔗糖為碳源包覆改性的LFP/C-3樣品的碳層石墨化... 工業氯化鋇制備高純氫氧化鋇生產工藝研究————作者:張艷;蔣文偉;葉先宇;彭小雙; 摘要:中國鋇礦資源豐富,但部分專用高純鋇材料仍依賴進口。為增強產品國際競爭力,實現產業供應鏈安全可控,對高純氫氧化鋇的生產工藝進行研究。主要測定氫氧化鋇在不同溶液組成情況下的結晶溫度,并通過正交實驗設計及響應面曲線法分析探究氯化鋇質量分數、保溫時間及攪拌轉速對氫氧化鋇結晶的影響,以獲取最優工藝條件,最后通過重結晶制備高純氫氧化鋇。結果表明:氫氧化鋇1次結晶的最優工藝條件為氯化鋇質量分數為27.32%、保... 煅燒煤矸石粉對改性硫氧鎂水泥性能的研究————作者:韓英明;孫瑞澤;孫一寧;宋興飛; 摘要:為探究煅燒前后煤矸石粉對改性硫氧鎂水泥性能的影響,首先在不同溫度(0、600、800℃)下煅燒得到煤矸石粉,然后將其作為骨料分別摻入制備改性硫氧鎂水泥,并利用X射線衍射、掃描電鏡及壓汞儀對水泥的物相組成、微觀形貌及孔隙率進行測試,分析其對改性硫氧鎂水泥力學性能、耐水耐酸性能、微觀形貌和孔結構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摻入800℃煅燒后的煤矸石粉能夠提升改性硫氧鎂水泥的抗壓強度,當摻量為15%時,水泥2... 響應曲面法優化Cu2+催化廢鹽炭化除COD工藝研究————作者:李俊;周兆安;劉小文;毛諳章;周愛青; 摘要:為降低廢鹽炭化除COD處理的能耗,采用金屬催化有機物熱分解技術,研究了Cu2+催化廢鹽炭化除COD工藝,考察了Cu2+用量、反應溫度和反應時間對廢鹽炭化過程除COD的影響,并采用響應曲面法進行了建模優化與驗證。結果表明:Cu2+催化廢鹽炭化除COD效果明顯,可在較低溫度下得到較高的COD去除率,未加催化劑炭化時,550℃炭化的廢鹽C...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反浮選提純磷石膏及石英脫除機理研究————作者:趙夢燕;陳俊武;汪遜;魏娜;翁孝卿;陳迎新; 摘要:磷石膏中硅、有機質等雜質的存在嚴重制約了磷石膏的增值化利用。基于此,以湖北某磷化工企業副產磷石膏為研究對象,通過同步反浮選結合預先篩分工藝,以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1831)為脫硅劑,對磷石膏中石英、有機質等雜質的脫除展開了研究,并通過XRD、Zeta電位、接觸角和XPS分析探究了1831的作用機制。結果表明,預先篩分與同步反浮選相結合的工藝能有效提升磷石膏精礦的質量,在178μm篩分、脫色劑TC... Nd替代Y對汽車電池負極用儲氫合金電化學性能的影響————作者:曹生亮;鄭標帝;周曦;孟冉浩; 摘要:通過A端Nd替代Y元素的方法制備了汽車電池負極用La0.15Y0.85-xNdxNi3.2Mn0.15Al0.15(x=0~0.6)儲氫合金,考察了不同Nd含量替代Y的儲氫合金的相結構、微觀形貌和電化學性能。結果表明:x=0~0.3時儲氫合金主要由Ce2 《無機鹽工業》期刊投稿須知 摘要:<正>《無機鹽工業》創刊于1960年,是國家科委批準出版的中國無機鹽行業公開發行的全國性科技刊物,欄目設置有綜述與專論、研究與開發、工業技術、環境·健康·安全、化工分析與監測、催化材料等。《無機鹽工業》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國內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等收錄,國外被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志》(AJ)、JST、EB... 高溫環境下鋰離子電池組熱失控仿真研究————作者:葉斌;徐順;黃華; 摘要:為了研究鋰離子電池組在高溫環境下熱失控的特性,基于能量守恒及副反應生熱方程,建立了鋰離子電池組的三維數值模型,模擬電池組內部的溫度分布、熱量傳遞及副反應產熱等關鍵物理過程,分析了環境溫度、傳熱系數、初始溫度等參數對鋰離子電池組熱失控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隨著環境溫度升高,電池模組內部因化學反應速率加快而產生更多的熱量。當環境溫度達到140℃,傳熱系數為10、15、25 W/(m2
固相還原法制備納米氧化鐵熱力學分析及其實驗研究————作者:任根寬;羅欣;朱登磊;張敏;
摘要:熱力學分析是研究化學反應的重要手段,通過對FeS2-FeSO4反應體系進行熱力學分析可預測反應體系中可能發生的化學反應及反應條件對化學平衡組成的影響。為了揭示出FeS2還原FeSO4制備納米氧化鐵反應體系的反應機理及工藝參數對平衡組成的影響,用HSC Chemistry軟件對FeS2-Fe...
低溫鋰離子電池石墨負極材料的缺陷、改性策略與展望————作者:李紓黎;陳士朋;張伶俐;史發年;
摘要:近年來,隨著新能源行業的快速崛起,鋰離子電池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持續激增。然而,石墨負極的商用鋰離子電池的高性能只能在0℃以上實現,這限制了電池在低溫寒冷地區的應用。為了滿足鋰離子電池的低溫應用需求,通過分析石墨低溫環境受限因素,探究其機理,并深入了解了導致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差的關鍵因素。重點介紹了提高低溫性能可行性策略和解決方案,從結構設計、形貌控制、表面與界面修飾、多相材料等方面綜述了低溫負極材料...
鎳摻雜構建結構穩定和高吸附容量的鋁系吸附劑————作者:李學群;霍俊杰;羅文天;何汪海;孫洪波;于旭東;海春喜;周園;曾英;
摘要:從高鎂/鋰比的鹽湖中提取鋰一直是一項重大挑戰,成功實現這一挑戰對于中國實現“碳調峰、碳中和”的目標具有現實意義。在各種提鋰策略中,鋰鋁層狀雙氫氧化物(Li/Al-LDHs,以下簡稱LDHs)被認為是最有希望從鹽湖鹵水中高效提鋰的吸附劑之一。然而,由于LDHs在解吸過程中容易出現過度解吸Li?的現象,導致結構坍塌、失活,實際吸附容量大大低于理論值,因此LDHs的應用受到了阻礙。針對這些局限性,本研究...
鋼渣優化石粉源鈣基CO2吸附劑循環穩定性研究————作者:彭興華;李國棟;譚靖;尤大海;張朝宏;張晉;張立;
摘要:循環穩定性較差是制約鈣基CO2吸附劑發展應用的主要瓶頸。以石粉和鋼渣制備前驅體,運用響應曲面法確定前驅體制備吸附劑的適宜條件,并通過鈣循環實驗和SEM、XRD、BET檢測,研究了鋼渣對吸附劑循環穩定性的影響和機理。結果表明:制備吸附劑的優化條件是煅燒溫度860 ℃,煅燒時間95 min,空氣氣氛,石粉、鋼渣、水泥質量比90:7:3,此時吸附劑有效分解值為94.06%;摻入鋼渣...
直接電解海水制氫陽極和陰極催化劑的研究進展————作者:王澤輝;李恩澤;邱遜釗;尚文馨;李莎莎;馮國彬;石彩霞;
摘要:氫能是一種綠色低碳、用途廣泛的二次能源,是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相比其他制氫方式,電解海水是一種可再生、持續且節約淡水資源的制氫技術。然而,海水成分復雜,特別是海水中Cl-濃度較高,在電解海水過程中會發生氯離子氧化反應(ClER),與陽極析氧反應(OER)發生競爭并腐蝕電極,從而顯著降低電解海水制氫效率。綜述了電解海水反應過程中涉及的析氧反應(OER)、析氯反應(ClE...
基于鐵法工藝制備電池級磷酸鐵技術研究————作者:倪雙林;馬航;薛河南;萬邦隆;閆銀賢;張金源;陳章鴻;魏興;陳云建;杜建波;代金鳳;
摘要:為獲得純鐵法磷酸鐵產業化生產工藝技術條件,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在完成小試探索試驗、公斤級放大試驗的基礎上,建成1000噸/年磷酸鐵中試裝置,以99.9%高純鐵錠、85%凈化磷酸、27.5%雙氧水為原料,采用磷酸溶鐵,雙氧水氧化沉淀磷酸二氫亞鐵生產磷酸鐵的工藝。該工藝實施過程需要以磷酸二氫亞鐵液Fe2+質量分數為目標控制磷酸溶鐵工藝,實驗優化的工藝條件如下:磷酸質量...
MG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對甲基橙的吸附性能研究————作者:張涵飛;申紅艷;劉有智;
摘要:以自制的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為溶劑,以七水硫酸鎂為前驅體,氨水為沉淀劑,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備氫氧化鎂/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MG),通過帶能譜儀的掃描電子顯微鏡(SEM-EDS)、全自動比表面及孔徑分析儀(BET)和傅里葉紅外光譜儀(FT-IR)等分析手段對復合材料進行表征,實驗結果表明:直接沉淀法制備MG產物的比表面積為140.55 m2/g,相較于氫氧化鎂(MH)擁有更大...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