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西北農業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西北農業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92年,是教育部主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甘肅、寧夏、青海、新疆農(林)業科學院和新疆、青海畜牧(獸醫)科學院及新疆農墾科學院聯合主辦的綜合性農林牧業學術期刊。
主要刊登:農學、林學、植(森)保、土壤肥料、節水灌溉、旱地農業、園藝、食品加工、貯藏、保鮮、畜牧獸醫、農業機械、農田水利等學科在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技術理論研究方面具有創見的學術論文,領先水平的科研成果,研究簡報,有新意的綜述性論文等。
【讀者對象】
為農林牧業科技人員、農業院校師生及農業科技管理人員等。《西北農業學報》現為全國綜合性農業科學類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期刊。已被國內外20多家數據庫和文摘期刊固定收錄或轉載。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二等獎(04)
陜西省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95,99)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試驗研究、研究簡報、文獻綜述、農業專家介紹、園藝、食品加工、土壤肥料、農田水利及水土保持。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硝苯地平對低溫誘發的肉雞肺血管重塑的影響 張建軍,孫茂紅,趙立紅,董世山,安健,喬健,ZHANG Jianjun,SUN Maohong,ZHAO Lihong,DONG Shishan,AN Jian,QIAO Jian
麥洼牦牛H-FABP和MC4R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學分析 柴志欣,鐘金城,李鍵,文勇立,CHAI Zhixin,ZHONG Jincheng,LI Jian,WEN Yongli
牛源鮑曼不動桿菌的鑒定及體外藥敏試驗 王孝武,王旭榮,李建喜,王學智,林杰,楊志強,WANG Xiaowu,WANG Xurong,LI Jianxi,WANG Xuezhi,LIN Jie,YANG Zhiqiang
布氏桿菌Ⅳ型分泌系統相關蛋白基因RicA的克隆、原核表達及免疫原性分析 韓玉霞,孫志華,劉娟,關團,張輝,陳創夫,HAN Yuxia,SUN Zhihua,LIU Juan,GUAN Tuan,ZHANG Hui,CHEN Chuangfu
中藥復方多糖對雞IFN-γ、IL-4和L-12質量濃度的影響 商云霞,朱曉慶,谷新利,李效振,喬海博,賈書紅,張東升,SHANG Yunxia,ZHU Xiaoqing,GU Xinli,LI Xiaozhen,QIAO Haibo,JIA Shuhong,ZHANG Dongsheng
副豬嗜血桿菌抗體間接ELISA檢測方法的建立及應用 馬福利,王麗榮,董永軍,劉運平,王秋霞,梁瑩瑩,MA Fuli,WANG Lirong,DONG Yongjun,LIU Yunping,WANG Qiuxia,LIANG Yingying
信息動態
強筋與弱筋小麥配麥面粉及饅頭和面條品質的研究 梁靜,陳俊,萬根文,吳媛媛,鄭文寅,張文明,姚大年,LIANG Jing,CHEN Jun,WAN Genwen,WU Yuanyuan,ZHENG Wenyin,ZHANG Wenming,YAO Danian
干旱脅迫對不同基因型小麥籽粒灌漿及內源激素的影響 梁海燕,劉迪迪,張娜,溫曉霞,劉楊,廖允成,LIANG Haiyan,LIU Didi,ZHANG Na,WEN Xiaoxia,LIU Yang,LIAO Yuncheng
工程論文發表:直播稻與再生稻機械化生產的配套栽培技術
摘要 根據“直播―再生稻機械化生產的品種篩選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項目的自身研究成果及示范結果,制定出適于鄱陽湖地區直播―再生稻機械化生產的配套栽培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 直播,再生稻,機械化,栽培技術
Correspon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Direct Seeding Rice and Ratoon Rice Mechanized Production
WANG Su-ying 1 MA Zhong-wen 1 XIONG Qing-yun 1 ZHU Fei 1 HU Jin-he 1 GUO Chou-min 2 YU Feng-qin 1
西北農業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基于轉錄組分析黑果越橘對高溫脅迫的響應機制————作者:谷玉風;劉欣欣;楊延龍;陳勇;喬旭;馬君;葛風偉;賴成霞;
摘要:為探究黑果越橘引種栽培過程中對高溫的適應能力,對高溫脅迫不同時間的黑果越橘進行轉錄組測序,研究高溫脅迫對黑果越橘差異基因和關鍵代謝通路酶基因的調控。利用RNA-Seq技術測定黑果越橘高溫處理0 h、12 h和24 h后的轉錄組,展開生物信息學分析。結果顯示,共獲得89 204條Unigenes,平均長度為1 152 bp,N50長度為1 894 bp。66 140條Unigenes在GO、KEGG...
入侵害蟲麥稈蠅(Elachiptera decipiens)LAMP檢測方法的建立————作者:張萬龍;郭悅;戴琳;戴愛梅;張皓;胡祖慶;
摘要:麥稈蠅(Elachiptera decipiens)是在新疆新發現的一種入侵害蟲,以幼蟲危害小麥莖桿。由于其引起的害狀表現與其他麥稈蠅相似而難以區分,給準確的蟲情監測造成極大困難。本研究旨在建立基于LAMP技術的麥稈蠅快速、可視化檢測方法。基于麥稈蠅的線粒體細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基因序列,設計LAMP特異性引物,對引物組反應條件進行優化并測試LAMP檢測技術靈敏度,并將牙簽法提取DNA與LAM...
基于LCA方法的“糧-畜-沼”循環農業模式環境影響評價————作者:趙至琛;冶會鋒;陳飛;聶園軍;王威雁;廖允成;溫曉霞;
摘要: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循環農業模式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抓手,準確地評價現有循環農業模式,可以為其科學規劃布局和大力推廣發展提供科學依據支撐和重要保障。因此,本研究通過文獻采集和調研訪談的方法,收集了晉南以超人奶業有限責任公司“糧-畜-沼”為代表的循環農業模式相關數據,采用生命周期方法(LCA)對其進行評價。結果表明:“糧-畜-沼”循環農業模式在海洋生態毒性、化石資源稀缺、光化學...
覆蓋滲水地膜對旱作大豆田土壤水熱效應、酶活性及產量的影響————作者:張明君;鄧長芳;張強;杜娟;王波;鄒亞亞;云延梅;梁福琴;
摘要:旨在研究旱作大豆田土壤環境因子和產量的變化,綜合評價覆蓋滲水地膜的田間應用效果。通過2年田間試驗,設置T1(PPC生物降解滲水地膜)、T2(普通滲水地膜)、T3(PE地膜)3個覆膜處理,以CK(裸地不覆膜)為對照,分析了不同地膜類型下土壤水分、溫度、酶活性的動態變化和產量差異,并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各處理進行綜合評價。結果表明:與CK相比,T1、T2處理全生育期耕層土壤平均含水量提高了3.46%~4...
梨火疫病生防菌的篩選及抑菌機理初探————作者:林勝楠;吳梓菲;王寧;郭文超;何天明;史應武;詹發強;楊蓉;包慧芳;羅明;
摘要:為篩選出更多優良的梨火疫病生防菌資源,采集新疆庫爾勒香梨枝條及喀什伽師縣西梅園土壤,結合實驗室已有菌株,采用平板對峙法、打孔抑菌圈法及盆栽試驗進行生防菌篩選和防效測定;提取生防菌脂肽和蛋白粗提物,測定其抑菌效果及高溫處理、紫外照射、蛋白酶K消化后抑菌穩定性。結果表明,從上述樣品中獲得11株拮抗作用明顯且穩定的菌株,其中貝萊斯芽胞桿菌(Bacillus velezensis)XM4、JS6-1拮抗作...
辣椒GST基因家族鑒定及進化與表達分析————作者:劉燕飛;段偉科;唐凱;夏玲;張林青;黃志楠;
摘要:谷胱甘肽S-轉移酶(GST)在植物生長發育過程和抵抗非生物脅迫中扮演重要角色,探究辣椒CaGSTs的基本特性和表達模式,將為深入研究辣椒CaGST基因功能及蔬菜抗逆分子育種提供理論依據和基因資源。利用生物信息學方法鑒定辣椒GST基因家族,分析其染色體定位、基因結構、理化性質、進化關系及在不同組織和不同果實發育階段中的表達特征等,利用RT-qPCR技術分析其在不同非生物脅迫下的表達模式。結果表明:在...
外源茉莉酸甲酯對鹽脅迫酸棗幼苗的生理影響————作者:梁含云;李先寬;王廣蘋;陳佳寧;張堅;
摘要:探究外施不同濃度茉莉酸甲酯(MeJA)對鹽脅迫下酸棗幼苗生理特性的影響,初步解析MeJA提高酸棗耐鹽性的最佳濃度和機制。以酸棗幼苗為材料,150 mmol/L NaCl脅迫10 d后,分別噴施0、100、200、400、800μmol/L MeJA,分析各處理下幼苗生長、光合參數、抗逆生理指標的變化。結果表明:鹽脅迫后酸棗幼苗株高、根長、相對含水量被抑制;葉片葉綠素含量、凈光合速率、氣孔導度、蒸騰...
秸稈覆蓋方式對馬鈴薯產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作者:董志香;崔循臻;陳蕙;白鵬軍;董海霞;董偉軍;劉曉峰;解澤宇;黃彩霞;
摘要:為研究秸稈覆蓋對旱區土壤水分及馬鈴薯產量的影響,于2023年5-10月在甘肅省定西市灌溉試驗站進行試驗,以常規裸地無覆蓋平作(CK)為對照,設置寬壟(SH70:壟寬0.6m,溝寬0.4m)、窄壟(SH30:壟寬0.3m,溝寬0.4m)和平作(DH)3種秸稈覆蓋(秸稈覆蓋厚度為0.1m)栽培方式。結果表明:(1)與CK相比,秸稈覆蓋顯著提高馬鈴薯全生育期0~1.8m土層平均土壤含水率6.74%~8....
高海拔地區禾豆混播對土壤理化性質及飼草生長的影響————作者:呂亮雨;施建軍;蔡宗程;劉青青;苗金花;趙筱妍;王玥;保善存;
摘要:旨在探究‘白燕7號’與豆科飼草混播對高海拔地區(4000m)飼草生長發育、產量品質及飼草田土壤酶活性、土壤養分的影響。將禾本科飼草‘白燕7號’與3種豆科飼草混播,并設置兩種不同混播比例,以4種飼草單播為對照,利用隸屬函數法綜合評價得出該地區最適混播組合。結果顯示:B6處理和B4處理的植株長勢更好,其株高、冠幅、單片葉質量、葉面積和SPAD值較其他處理有明顯增加。A1處理產量高達46500kg·hm...
4種大苞苣苔屬植物葉綠體基因組特征及適應性進化分析————作者:楊圣潔;王力生;鄧永彪;李文海;李萌;趙博;
摘要:明確大苞苣苔屬植物葉綠體基因組結構特征,為其物種鑒定以及不同生境的適應性進化研究提供科學依據。對葉綠體基因組進行Illumina HiSeq高通量測序,組裝后對其葉綠體基因組特征進行分析,構建系統發育樹,用EasyCodeML v1.21軟件進行適應性進化分析。結果表明:4個大苞苣苔屬物種的葉綠體基因組均具有典型的四分體結構,長度為154 047~154 056 bp,共編碼132~134個基因;...
基于轉錄組測序的黃果梨干腐病發病機理初探————作者:賀風英;白露超;
摘要:由鐮刀菌侵染引起的黃果梨干腐病嚴重影響黃果梨的產量和品質,阻礙其產業的發展。分析黃果梨響應干腐病病原菌侵染過程中關鍵基因的表達情況,為揭示其發病機理提供理論依據。以病原菌接種枝干為發病組(HG),以空白處理為對照組(HK),通過RNA-seq技術對黃果梨進行轉錄組測序。(1)6個樣本共獲得34.62 Gb有效數據,共篩選到1 137個DEGs,其中548個DEGs上調,589個DEGs下調。(2)...
陜西省5種植物分布新資料————作者:王晨曦;孫萌;候大富;李文君;李俊峰;康冰;
摘要:更新并補充陜西米倉山自然保護區內的野生植物資源本底資料,可為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資源提供理論依據。結合標本鑒定、相關文獻和書籍查閱以及專家咨詢,整理并篩選出陜西新記錄標本。結果表明,西域旌節花(Stachyurus himalaicus Hook.f.et Thoms)、湖北算盤子(Glochidion wilsonii Hutch)、長萼栝樓(Trichosanthes laceribra...
鶴頂蘭屬與蝦脊蘭屬植物屬間雜交初探————作者:周燕;張鳳婷;陳倫妍;何文艷;吳沙沙;翟俊文;
摘要:旨在研究鶴頂蘭屬和蝦脊蘭屬植物的花粉活力、柱頭可授性和雜交親和性,從而優化雜交育種策略,縮短育種周期,為種質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提供指導。以鶴頂蘭屬和蝦脊蘭屬植物作為試驗材料,采用聯苯胺-過氧化氫法和花粉離體萌發法評估柱頭可授性和花粉活力隨開花時間的變化;設計雜交實驗,利用隸屬函數法建立雜交親和性評價體系。結果表明:兩屬植物在開花的第1~2天具有最高的柱頭可授性和花粉活力;屬內雜交的親和性高于屬間雜交...
基于SSR標記的197份谷子遺傳多樣性分析————作者:溫蕊;趙雅杰;賈祎明;金曉蕾;張永虎;
摘要:通過分析197份谷子種質的遺傳多樣性,拓展谷子種質創新利用途徑,加快育種進程。利用篩選出的12對引物對197份谷子種質進行分子標記試驗,分析谷子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群體結構、遺傳分化關系以及親緣關系。結果 表明:谷子種質中共檢測到173個等位基因(Na),平均每對引物檢測出14.417個;Shannon’s多樣性指數(I)平均為1.621,其中7對引物達到1.5以上;PIC平...
抗性砧木嫁接提高番茄枯萎病抗性機理研究————作者:盧盼玲;玄立杰;張紅梅;田守波;何鍇;張輝;
摘要:探討抗性砧木嫁接提高番茄枯萎病抗性的生理機制,為應用嫁接提高番茄枯萎病抗性提供理論依據。旨在以番茄抗病材料‘FR’為砧木,感病材料‘AC’為接穗,進行感病自根嫁接(自根苗)和感病抗性砧木嫁接(嫁接苗),測定尖孢鐮刀菌侵染后兩類嫁接苗的發病情況、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激素含量及相關基因表達量。結果表明:番茄嫁接苗枯萎病病情指數和發病率比自根苗分別顯著降低95.6%和90.7%。在尖孢鐮刀菌侵染后,...
幾丁質酶基因MeCHI的克隆及功能分析————作者:鄭榮嬌;林欣祺;劉德兵;劉國銀;
摘要:幾丁質酶(Chitinase)作為以幾丁質、殼聚糖以及肽聚糖等天然高聚物為底物的糖苷水解酶,在植物生長及抗逆過程具有重要作用。為了更好地研究幾丁質酶的特性及其在響應脅迫的功能,本文克隆并鑒定了木薯幾丁質酶的一個基因,命名為Me CHI,并對該基因進行初步功能分析。以木薯為材料,利用PCR克隆MeCHI,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該基因的同源性、結構域、啟動子順式作用元件和蛋白結構等,并構建過表達載體及原核...
基于小RNA深度測序的甜椒內源RNA病毒鑒定與全基因組克隆————作者:舒琴;溫梟雄;鮑夢楠;閆佳會;
摘要:為明確青海省不同地區辣椒病毒病的種類,采集來自該省循化縣和尖扎縣的疑似病毒病樣品,并利用小RNA深度測序技術結合RT-PCR驗證對具有典型病毒病癥狀的樣品進行病毒檢測。小RNA測序結果表明,青海省辣椒上存在多個病毒,包括蠶豆萎蔫病毒2(Broad bean wilt virus 2, BBWV2)、辣椒隱癥病毒1(Pepper cryptic virus 1, PCV1)、辣椒隱癥病毒2(Pepp...
98%棉隆顆粒劑配施微生物菌劑對重茬地西洋參生長及產量的影響————作者:張恒嘉;韓彥斌;祝紅;方毅君;高輝;劉德明;蘇景文;廉喜紅;商文靜;張皓;高立強;胡小平;
摘要:旨在明確土壤熏蒸與微生物菌劑的協同作用對西洋參生長發育和產量的影響,以期解決西洋參連作障礙問題。2019-2022年,在陜西省留壩縣閘口石村,選用98%棉隆GR(60g/m2)配g/m2,80g/m2,100施3種微生物菌劑(抑缐寶1kg/667m2、放線菌劑1kg/667m2和EM原露1...
森林草莓RD21基因的克隆與蛋白酶域的原核表達及抗血清制備————作者:余維琪;吳浩;楊先初;宋培培;江彤;
摘要:為了明確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RD21蛋白對草莓鑲脈病毒致病性的影響,本研究采用原核表達技術獲得RD21蛋白酶域(Protease)重組蛋白并制備其抗血清。先克隆森林草莓半胱氨酸蛋白酶RD21基因,分析RD21基因的遺傳多樣性。再將RD21基因蛋白酶域片段(RD21-3)克隆至原核表達載體pET-32a,重組質粒pET-RD21-3轉化大腸桿菌,IPTG誘導RD21蛋白酶域融合蛋...
黃土高原典型豆科草地植物群落土壤有機碳組分及微生物群落特征————作者:李婷婷;姜文婷;田野;陳國梁;孟永斌;王秀康;孫志明;
摘要:為改善黃土高原植被覆蓋率低下和土壤退化問題,本研究探討了典型豆科植物群落對土壤有機碳組分和微生物群落結構特征的影響。選取毛葉苕子(Vicia villosa Roth.)、苜蓿(Medicago sativa L.)、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3種豆科植物為研究對象,通過野外試驗,研究3種草地在不同土壤深度(0~15 cm和15~30 cm)的養分和有機碳組分的垂直剖面特...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