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礦業工程研究》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礦業工程研究》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礦業工程研究》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礦業工程研究》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知網、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收錄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學術論文。
本站已成功發表的論文:
1.巷道貫通測量誤差預計系統開發及應用 孫興凱,鄭崇啟,劉愛軍,梁斌,岳沖,王艷龍,SUN Xingkai,ZHENG Chongqi,LIU Aijun,LIANG Bin,YUE Chong,WAGN Yanlong
2.礦井井架基礎沉降預測中的Asaoka法和灰色模型 熊靖飛,李篷,王列平,王傳武,吳金鑫,XIONG Jingfei,LI Peng,WANG Lieping,WANG Chuanwu,WU Jinxin
3.巖爆傾向性深部硬巖破壞行為 樊軍偉,董騰,胡萍,彭成,FAN Junwei,DONG Teng,HU Ping,PENG Cheng
4.八一井砌碹巷道修復加固方案的優化及實踐 唐輝雄,趙伏軍,王國舉,樊寶杰,TANG Huixiong,ZHAO Fujun,WANG Guoju,FAN Baojie
5.深井大斷面巷道圍巖松動圈測試及支護技術 李建平,陳燦亭,王軍勇,趙文生,LI Jianping,CHEN Canting,WANG Junyong,ZHAO Wensheng
6.礦用空冷器智能監控及自動除垢裝置 李樂,張登春,鄒聲華,李圣杰,LI Le,ZHANG Dengchun,ZOU Shenghua,LI Shengjie
7.近距離煤層群采空區上覆煤層工作面瓦斯治理 劉嗣俊,李樹清,顏智,趙訓,LIU Sijun,LI Shuqing,YAN Zhi,ZHAO Xun
8.泡沫陶瓷結構內瓦斯爆炸反應的斷鏈 馬凱,馬志鵬,張巨峰,王世杰,姜東,MA Kai,MA Zhipeng,ZHANG Jufeng,WANG Shijie,JIANG Dong
9.承壓水上采煤的流固耦合數值模擬 李文敏,LI Wenmin
10.孤島綜放面采空區自燃“三帶”實測與數值模擬 王躍,WANG yue
礦業論文發表網:煤礦井下繼電保護系統的研究
隨著科技的發展,煤礦設備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煤礦生產中對供電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各煤礦企業對繼電保護整定工作日益重視,越發認識到制定一套適合于煤礦生產實際情況的繼電保護整定方法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摘要】本文介紹了煤礦井下繼電保護的基本任務與要求,通過對錢家營礦井下三采區變電所變壓器短路電流的計算、繼電保護的整定,針對性的提出了煤礦井下采區變電所開關繼電保護的方法。
【關鍵詞】論文發表網,變壓器,短路電流,繼電保護
礦業工程研究最新期刊目錄
計盒維數在表征相似模擬裂隙場中的應用————作者:張毅;周橫全;王羽揚;江成玉;王沉;韓連昌;
摘要:為深入研究相似模擬實驗中裂隙場的空間占位,引入分形幾何理論,設計計盒維數與相似模擬實驗相結合的研究模型.總結并分析計盒維數的計算原理,通過實例計算驗證計盒維數數據的準確性.通過對實驗中開挖圖像的二值化及降噪處理,完成了對開挖擾動下相似模擬實驗中裂隙圖像的分維計算與擬合.迭代結果顯示,裂隙場的維數升降隨開挖長度的變化呈現多階段特征.通過探究裂隙場維數變化的原因,揭示裂隙場的變化規律,為相關領域的研究...
掘進巷道爆破粉塵運移規律數值仿真————作者:謝雍哲;王鵬飛;祖佳樂;王新喆;
摘要:為了研究掘進巷道爆破粉塵的運移規律,以甕福磷礦延伸開采技術改造項目為背景,建立巷道爆破壓入式通風模型,運用數值仿真研究方法,分析壓入式通風風流特性與粉塵運移規律.研究結果表明:風流從出風口射向工作面的過程中,風流速度不斷減小,風流到達工作面時會發生回流現象.爆破后,粉塵隨風流向巷道出口方向移動,回風側的粉塵質量濃度大于風筒側,爆破發生400 s后,巷道內的粉塵基本全部排出.隨通風管距工作面距離增加...
基于N-K模型的電動車火災事故風險因素耦合分析————作者:張慶;伍愛友;曾雯;
摘要:為減少電動車火災事故的發生,提高電動車安全管理水平,收集和整理了2018年—2022年發生的206起電動車火災事故報告,分析引發電動車火災的主要風險因素,并探討各因素的耦合作用對電動車火災事故的影響.基于N-K模型構建電動車火災事故多風險因素耦合模型,并進行耦合交互信息值的計算,得到不同風險因素耦合發生的概率.研究表明:參與耦合的風險因素數量增加,耦合值也相應增加,各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愈加密切.物...
綜采工作面煤巖體微震定位技術————作者:徐源;李青鋒;何燎;
摘要:在煤礦智能化發展背景下,微震監測已成為煤礦智能預警體系的基礎安全保障條件,微震傳感器布設是實現微震精確定位的基礎.針對寶源南平硐煤礦4331綜采工作面微震定位不準的問題,根據工作面實際情況,設計了傳感器布設相似模擬試驗,對比2種數學擬合形式的震源定位方法,提出基于卷積神經網絡(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和長短期記憶(Long Short-Term Memo...
工作面掘進期間煤自燃與瓦斯爆炸共生災害防治技術————作者:谷旺鑫;魯義;王懷增;陳素貞;丁仰衛;張淼;
摘要:為防止工作面順槽貫通采空區時發生煤自燃與瓦斯爆炸共生災害,以鹿洼煤礦6301工作面為例,分析工作面軌道順槽過采空區時煤自燃與瓦斯爆炸共生災害危險性,提出“裂隙封堵+瓦斯置換”的共生災害防治技術.研究結果表明:6301工作面掘進過采空區期間,采空區內存在煤自燃與瓦斯爆炸共生災害的隱患;采用“裂隙封堵+瓦斯置換”的共生災害防治技術后,6301工作面軌道順槽順利通過4301(1)采空區,且6301工作面...
公路隧道揭煤掌子面前方圍巖應力分布規律————作者:龍其畢;黃飛;羅亞飛;鐘小鳳;劉磊;
摘要:為了研究扁平大跨度公路隧道揭煤掌子面前方圍巖的應力分布規律,以松坎隧道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數值模擬軟件構建隧道穿越煤層的數值計算模型,分析掌子面前方圍巖的應力演化規律.研究結果表明:(1)隧道掘進過程中,掌子面前方圍巖的垂直應力均呈現先急劇增大后逐漸衰減至原巖應力的趨勢,但掌子面前方不同位置處的圍巖所受垂直應力集中系數有所差異,具體表現為隧道底部應力集中系數大于隧道頂...
基于煤礦地理空間數據的三維透明礦山系統研究及應用————作者:董振楠;
摘要:為貫徹國家和陜煤集團智能化礦山建設要求,開展智能礦山管理系統研究工作.首先,基于地理空間數據建模技術與實景建模技術,構建井上下一體化的三維透明礦山空間模型;其次,基于工業物聯網4層架構,利用GIS等算法服務和定位尋路等方法構建空間數據與應用的技術框架;最后,結合各礦實際業務需求,研發出三維透明礦山平臺.該平臺實現了地質信息透明化,為煤礦安全生產提供“可視、可查、可推演、可分析”的安全保障.研究成果...
砷石膏中砷的形態分布及硫酸浸出————作者:徐文婷;陳國梁;管青軍;阿唐;毛騰;屈志慧;梁碧心;
摘要:砷石膏在有色冶煉行業中廣泛存在.由于砷具有易揮發、毒性高的特點,因此研究砷的安全高效脫除,不僅關系到砷石膏的循環利用,而且對有色金屬行業的綠色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從SEM-Mapping檢測看,砷石膏中的砷主要以獨立的砷酸鈣形式存在.根據砷酸鈣易溶于酸的特性,采用硫酸浸出的方法分離砷石膏中砷,確定最佳浸出條件為固液比1∶20,pH=2,溫度為20℃,連續浸出3次,砷的浸出率為99.08%.對含砷...
基于CiteSpace的煤礦沿空留巷知識圖譜可視化分析————作者:孫旭鵬;張自政;徐世強;羅佳豪;覃疏捷;
摘要:為系統揭示煤礦沿空留巷領域的研究熱點、研究主體的合作特征(包括作者合作網絡與機構協作關系)以及研究熱點的演進路徑與前沿趨勢,基于CiteSpace知識圖譜技術,對1994年—2023年中國知網(CNKI)收錄該領域的3 727篇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研究表明:(1)沿空留巷領域發文量的時序特征反映該領域研究動態呈現技術引入、應用推廣、技術升級、高速增長及調整轉型這5個階段的演化規律,政策規劃與深部開...
回采工作面過頂板及煤層空巷技術————作者:高亞洲;
摘要:部分工作面回采過程中存在過空巷問題,出現頂板下沉、巖層斷裂失穩或大面積冒頂和片幫等現象,嚴重制約工作面正常開采.針對工作面連續過頂板和煤層空巷典型問題,以永煤集團下屬礦井過空巷群回采工作面為工程背景,構建工作面過空巷力學模型,提出工作面連續過空巷群的施工及支護方案,模擬分析實施加固方案后的應力分布規律.結果表明:工作面推進過空巷各階段,實體煤應力重新分布,應力曲線依次呈現超前應力、馬鞍形應力、拱形...
夾層泥化粗粒土三軸試驗的顆粒流模擬————作者:李鑫;肖擁軍;王棟;陳余生;
摘要:為探討三峽庫區軟弱夾層泥化形成粗粒土的力學特性,特別是其黏聚力和內摩擦角的變化規律,采用顆粒流軟件PFC3D(Particle Flow Code 3D)對泥化粗粒土進行三軸模擬試驗分析,以球形顆粒作為基礎單元,針對1 mm以下的細顆粒采用等質量替換的方法,適當減少顆粒數量以提高計算效率.當分維數為2.312時,隨著球形顆粒最大粒徑從20 mm降低到10 mm和5 mm,模擬試樣的黏聚力和內摩擦角...
城市住宅開發中隱伏巖溶的高密度電阻率法探測————作者:陳鈺軒;楊天春;張葉鵬;徐昊天;
摘要:城市住宅開發建設中經常會遇到隱伏災害地質體,如巖溶、空洞、軟弱層等,危害施工安全.文章以湘潭某在建小區為例,利用高密度電阻率法進行基礎探測工作,探測結果為工程建設的災害處理提供科學依據.工作區布置8條測線,以典型測線L7和L8為例,對其探測結果進行重點解釋分析;根據測線的探測成果,最終圈定高阻和低阻異常體共13處,推測出勘探區域內溶洞的分布情況,并經后期鉆孔資料進行驗證,得到了預期較好結果.結果分...
大斷面掘進隧道施工通風降溫數值模擬————作者:劉咸陽;張登春;韓巧云;陳熙;唐睿;
摘要:為改善掘進隧道施工通風降溫效果,建立某大斷面掘進隧道通風降溫數值模型,研究隧道內施工區域通風流場分布,對比分析不同工況下隧道內溫度場變化規律,并引入空調機組,對原有壓入式通風方案進行優化改進.結果表明:隧道施工通風距離掌子面300 m時,壓入式通風對掘進工作面降溫效果較好,能滿足工作面的用風需求,風流沿程溫升2~3℃,隧道有效降溫區域長度約為55 m;在原有壓入式通風方案下,機械設備處空氣流速緩慢...
深海高壓環境對O形密封圈密封性能影響分析————作者:危超亭;金永平;劉德順;
摘要:在深海作業中,密封泄漏是深海裝備發生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可靠的密封可以很大程度上延長其單次水下作業時間和裝備使用壽命,因此開展深海裝備的密封技術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文章以深海裝備液壓缸O形密封圈結構為研究對象,應用ABAQUS軟件建立O形密封圈結構二維軸對稱有限元模型,對深海不同水深壓力情況下的不同壓縮率和不同材料硬度的O形密封圈的密封性能進行有限元分析,探明深海高壓環境對O形密封圈密封性能的影響...
工業常用微霧噴嘴霧化特性及降塵性能試驗————作者:朱必勇;劉榮華;王鵬飛;鄔高高;李浩軒;
摘要:微霧噴嘴作為降塵設備常用壓力噴嘴,廣泛應用于各種降塵場所,為了提高降塵設備噴霧降塵效率和為噴嘴選型提供依據,選用工業現場常用斯普瑞微霧噴嘴展開噴嘴流量、霧化角、射程、霧滴粒徑及降塵性能試驗研究.試驗結果表明:供水壓力不變時,噴嘴流量、霧化角和霧滴粒徑均隨著出口直徑的增大而增加,而射程呈現逐漸減小的趨勢;噴嘴出口直徑不變時,隨著噴嘴供水壓力不斷增加,噴嘴水流量和射程不斷增大,霧滴粒徑不斷減小,霧化角...
巖塊鉆孔卸壓模擬試驗研究及卸壓機理————作者:劉金州;王平;江永志;魏明星;喻迪;吳歡;
摘要:針對孤島工作面產生的高應力集聚問題,采用室內試驗、理論分析等方法,對受側向約束作用的試件進行鉆孔卸壓,通過改變孔徑、孔深、孔間距這3個因素,研究試件鉆孔卸壓效果的變化規律.結果表明:卸壓效果受孔徑、孔間距、孔深的影響均較為明顯,隨著鉆孔直徑和深度的增加,鉆孔間距的減少,試件單軸抗壓強度呈下降趨勢;試件加載過程中聲發射的b值呈上下波動態勢,巖樣裂隙的發展比煤樣的裂隙發展更為穩定;巖石臨近破壞,振鈴計...
多斷層影響下采場巷道圍巖移動規律試驗————作者:趙沁彬;余偉健;郭涵瀟;潘豹;齊耀斌;
摘要:為探究采場巷道在2條斷層影響下的穩定性,通過分析巷道頂板和兩側巖體的運動應力特性來進行研究.結合實際工程地質資料,設計并實施相似模擬試驗,建立力學簡化模型,對其進行理論分析.結果表明:巷道頂板的下沉量隨著工作面的推進不斷增大,當工作面推進到10~30 cm階段時,頂板的下沉速率最快;在受斷層影響區域,巷道頂板在豎直方向下沉不均勻,采場巷道向工作面歪斜,并且上順槽頂板最大下沉量遠大于下順槽;巷道圍巖...
密集鉆孔切頂卸壓沿空留巷技術研究與應用————作者:覃疏捷;張自政;徐世強;羅佳豪;孫旭鵬;
摘要:切頂參數是密集鉆孔切頂卸壓沿空留巷中需要考慮的核心問題.文章以大鴻煤礦11601工作面的沿空留巷工程為背景,綜合運用理論分析與數值模擬的方法,開展密集鉆孔切頂卸壓沿空留巷技術研究.首先采用理論計算確定切頂高度、角度、間距和鉆孔直徑等關鍵參數;其次基于現場生產條件,建立3DEC數值計算模型,模擬分析密集鉆孔切頂參數對沿空留巷圍巖變形、應力傳遞、塑性區發育特征的影響.結果表明:通過合理優化切頂參數,可...
遺留煤柱影響下回采巷道變形特征及分區域支護方法————作者:李小全;彭小躍;李勇;程濤;周安平;
摘要:針對近距離煤層遺留煤柱作用下回采巷道穩定性控制問題,以周源山煤礦3232運巷為研究背景,將3232運巷與1號煤遺留煤柱的空間位置關系劃分為3種情況,綜合運用現場調研、室內試驗、數值模擬和現場測試等方法,系統研究3種情況下3232運巷頂板垂直應力分布特征與變形特征,探討3232運巷大變形的成因.結果表明:3232運巷頂板應力分布在巷道空間走向上具有明顯的分段特征,在上遺留煤柱與巷道空間縱向上具有分區...
雙斷層影響下采場頂板變形特征及應力傳遞規律數值模擬————作者:齊耀斌;余偉健;郭涵瀟;潘豹;
摘要:以貴州某礦地質資料為背景,建立被雙斷層影響的工作面模型,根據波面動量守恒得到斷層帶巖體密度越低、孔隙度越高,應力波通過斷層后的透射應力就越小,斷層對應力傳遞的阻隔作用就越明顯.通過UDEC數值模擬得到斷層傾角和寬度變化時,工作面頂板巖層運移特征和垂直應力分布規律.結果表明:斷層F2的出現不僅加劇了頂板巖層的運移,而且劇烈的圍巖變形也會對F2產生擾動.隨著斷層F2傾角α2的增加...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