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農村經濟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中國農村經濟》期刊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中國農村經濟》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期刊簡介:
《中國農村經濟》經濟論文發表,創刊于1985年,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主辦的中央級農村經濟權威性學術刊物。突出指導性、理論性、政策性、超前性,轉載率一直遙居同類刊物之首,具有廣泛的影響。本刊是了解農村的窗口,探討農村改革與發展理論的園地。本刊的選題始終圍繞農村改革與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以及黨和國家重要的農村政策,注意及時抓住農村經濟運行中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
辦刊宗旨:
《中國農村經濟》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問題進行研究和探討,分析農村形勢和政策走勢,系統提供農村發展的宏觀經濟背景,介紹各地農村改革和發展的新經驗。是各級人民政府、黨委、農村經濟理論和政策研究工作者的必讀刊物。
《中國農村經濟》被《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文摘》,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錄。
期刊欄目:
農業形勢與政策、新農村建設、糧食問題、農業產業化、貧困問題、鄉鎮企業、部門經濟、合作經濟、農村產權制度、農村土地制度、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業投入與增長、可持續發展、農村金融與保險、部門經濟、區域經濟、貧困問題、農村城鎮化、農產品流通、農產品國際貿易、農民收入與消費、國外農業
期刊收錄: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含擴展版)上海圖書館館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全國優秀社科期刊
中國農村經濟雜志社征稿要求:
(一)中國農村經濟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中國農村經濟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中國農村經濟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中國農村經濟參考文獻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閱讀推薦:山西財經大學學報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ISSN 1007-9556 ; CN 14-1221/F;郵發代號:22―9, 國外代號:BM4034。)創辦于1979年,是山西財經大學主辦的經濟社科類學術期刊。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始終堅持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辦刊方針,立足山西,面向全國,及時反映經濟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捕捉經濟理論研究的最新動態,目前已經成為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學術期刊。是CSSCI來源期刊,中文社科核心期刊,全國優秀社科學報,山西省一級期刊。《山西財經大學學報》設有理論經濟國民經濟管理 產業經濟 財政金融投資 工商管理 財務與會計專欄以及一些優秀的社科論文。目前,學報已被國外許多著名大學圖書館所收藏,在國內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新華文摘》、《全國高校文科學報文摘》、《中國學術期刊文摘》等以多種形式轉載、列目。
鳴網鄭重承諾:
1、搜論文知識網并非各類雜志的官方網站或雜志社,是快速高效發表論文的中介機構,謝絕投遞雜志社的稿件。
2、本站提供服務全面,包括期刊推薦、論文發表、論文寫作等指導服務,如有需要請點擊在線客服人員進行具體咨詢。
3、本站只適當收取維持網站正常運轉的編審排錄費、排版、制作、印刷、郵寄樣刊、發票等綜合費用,無其他額外費用。
4、本站所合作的期刊,均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www.gapp.gov.cn)認證的正規、合法、雙刊號期刊。
5、本站憑借多年的論文發表經驗,審核、發表成功率高,文章審核通過確認錄用支付費用。
最后,感謝您一直以來對網站及合作期刊《中國農村經濟》的關注與支持,我們會認真對待您繁忙之余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我們會再接再厲,與您攜手共進!
中國農村經濟最新期刊目錄
“空殼社”形成之謎:政府補貼視角的分析————作者:黃斌;劉宇婷;鐘真;
摘要:中國農民合作社何以出現大量“空殼社”是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要探索的重要理論與實踐問題。本文利用2014-2020年農民合作社面板數據,以時段法建構“空殼社”識別策略,從政府補貼視角探討“空殼社”的形成原因。研究結果表明:第一,政府補貼總體降低了“空殼社”形成的可能性,避免了合作社存續狀態的“空殼化”,對合作社發展有正向激勵效應;第二,政府補貼激勵效應的顯現伴隨著激勵扭曲效應,包括合作社為尋補貼而“...
中國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民生活持續改善————作者:吳業苗;
摘要:農民生活及其改善是中國城鎮化的現實問題和應有之義。城鎮化拓展了農民生活空間,使農民整體生活狀況向好,尤其是進城農民的生活因城鎮化而得到了極大改善。本文基于城鎮化改善農民生活的現實和農民不斷追求城鎮美好生活的需要,闡述農民在以小城鎮、城市、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進程中呈現的在地化、脫域化和扎根化的城鎮生活圖景。在此基礎上,檢視城鎮化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民生服務均等化、鄉村現代化的結構性矛盾,以及這...
惠澤鄉里:鄉村創業活動提升基層公共產品供給水平的作用機制————作者:劉志陽;李天旭;
摘要:調動多元主體積極參與鄉村治理、提升基層公共產品供給水平是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的關鍵途徑。本文從政府、市場和社會多中心治理的視角,探討了鄉村創業活動對基層公共產品供給的影響。基于多源地理POI數據和企業工商注冊數據,本文構建了2012-2021年24454個鄉鎮的面板數據。研究表明,鄉村創業活動顯著促進了基層公共產品供給的增長。機制分析表明,鄉村創業活動對基層公共產品供給的促進作用主要通過政府層面的...
土地托管對種糧大戶規模經營的影響:基于要素競爭的視角————作者:鄭旭媛;蔡麗明;黃開興;李婉君;黃季焜;
摘要:發展多種形式的土地規模經營是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然而,在有限要素競爭視角下,土地規模經營不同形式之間存在怎樣的相互影響?本文基于2018-2022年華北糧食主產區土地托管主體與種糧大戶生產經營狀況的微觀調研數據,采用雙重差分方法探究近年來新興的土地托管對種糧大戶規模經營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土地托管主體與種糧大戶在要素使用上形成競爭,尤其是在數量有限又不可移動的土地要素使用方面,出現土地...
糧改飼補貼政策的種植結構調整效應————作者:王術坤;胡植堯;劉長全;林文聲;
摘要:糧改飼政策通過補貼養殖企業撬動農戶調整種植結構,是中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程中的一項新型補貼模式。本文基于縣級統計數據、中國鄉村振興調查數據和糧改飼專題調查數據,評估了糧改飼政策對農戶種植結構調整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在縣級層面,糧改飼政策激勵農戶擴大了玉米播種面積,但在整體上沒有實現跨作物的結構調整;在農戶層面,糧改飼政策促使農戶提高了青貯玉米的播種面積,引導農戶由種植籽粒玉米轉向種植青貯玉米...
農機社會化服務市場發育能否帶動農地流轉市場轉型——基于流轉交易半徑的考察————作者:關晨;趙一夫;遲成媛;蔡鍵;
摘要:在當前的中國農地流轉市場中,關系型契約交易與市場型契約交易并存但彼此割裂的現象較為普遍,這通常被視為農地流轉市場發育不成熟、交易半徑過小的表征。鑒于此,本文擬從農機社會化服務市場發育影響農地流轉交易特征的角度出發,構建“農機服務市場發育-農地流轉交易特征形成-農地交易半徑擴大”的理論框架,旨在揭示農地流轉交易從關系型向市場型的演變過程。同時,本文利用2021年廣東省12個市31個村的水稻種植戶的地...
土耳其農業現代化的路徑、成效與啟示————作者:魏敏;鄭思達;
摘要:土耳其是一個傳統農業國家。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后,土耳其始終堅持凱末爾主義民族經濟體系原則,通過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導和農民、農業合作社自下而上的參與式發展,成功推動農業生產方式從粗放型到集約型、農業生產結構從傳統單一農業部門向農林牧漁現代化綜合農業體系兩次成功轉型,躋身全球農業大國行列。土耳其歷經百年農業現代化實踐,尤其是通過農業經濟、生態農業和鄉村建設三條路徑,實現了農業產業鏈橫向拓展與價值鏈縱向...
數字金融使用何以影響家庭農場的韌性——以種植類家庭農場為例————作者:彭澎;朱麗;駱俊同;朱爽;
摘要:家庭農場是重要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高家庭農場的韌性對于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有重要意義。本文以種植類家庭農場為例,借助2021年和2023年對江蘇省南部、中部與北部共7個縣(市、區)實地調查獲得的數據,實證檢驗了家庭農場數字金融使用情況對家庭農場韌性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發現:第一,種植類家庭農場使用數字金融可以促進家庭農場韌性提升,包括提升緩沖力、適應力和轉型力。第二,數字金融使用可以通過提高土地經營...
“空殼社”形成之謎:政府補貼視角的分析————作者:黃斌;劉宇婷;鐘真;
摘要:中國農民合作社何以出現大量“空殼社”是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要探索的重要理論與實踐問題。本文利用2014-2020年農民合作社面板數據,以時段法建構“空殼社”識別策略,從政府補貼視角探討“空殼社”的形成原因。研究結果表明:第一,政府補貼總體降低了“空殼社”形成的可能性,避免了合作社存續狀態的“空殼化”,對合作社發展有正向激勵效應;第二,政府補貼激勵效應的顯現伴隨著激勵扭曲效應,包括合作社為尋補貼而“...
農機社會化服務市場發育能否帶動農地流轉市場轉型——基于流轉交易半徑的考察————作者:關晨;趙一夫;遲成媛;蔡鍵;
摘要:在當前的中國農地流轉市場中,關系型契約交易與市場型契約交易并存但彼此割裂的現象較為普遍,這通常被視為農地流轉市場發育不成熟、交易半徑過小的表征。鑒于此,本文擬從農機社會化服務市場發育影響農地流轉交易特征的角度出發,構建“農機服務市場發育-農地流轉交易特征形成-農地交易半徑擴大”的理論框架,旨在揭示農地流轉交易從關系型向市場型的演變過程。同時,本文利用2021年廣東省12個市31個村的水稻種植戶的地...
糧改飼補貼政策的種植結構調整效應————作者:王術坤;胡植堯;劉長全;林文聲;
摘要:糧改飼政策通過補貼養殖企業撬動農戶調整種植結構,是中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程中的一項新型補貼模式。本文基于縣級統計數據、中國鄉村振興調查數據和糧改飼專題調查數據,評估了糧改飼政策對農戶種植結構調整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在縣級層面,糧改飼政策激勵農戶擴大了玉米播種面積,但在整體上沒有實現跨作物的結構調整;在農戶層面,糧改飼政策促使農戶提高了青貯玉米的播種面積,引導農戶由種植籽粒玉米轉向種植青貯玉米...
土耳其農業現代化的路徑、成效與啟示————作者:魏敏;鄭思達;
摘要:土耳其是一個傳統農業國家。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后,土耳其始終堅持凱末爾主義民族經濟體系原則,通過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導和農民、農業合作社自下而上的參與式發展,成功推動農業生產方式從粗放型到集約型、農業生產結構從傳統單一農業部門向農林牧漁現代化綜合農業體系兩次成功轉型,躋身全球農業大國行列。土耳其歷經百年農業現代化實踐,尤其是通過農業經濟、生態農業和鄉村建設三條路徑,實現了農業產業鏈橫向拓展與價值鏈縱向...
農民工進城落戶的意愿為什么不高?——基于可解釋機器學習方法的分析————作者:劉媛;熊柴;蔡繼明;
摘要:當前,中國以農民工為主體的農業轉移人口的城鎮落戶意愿不高且呈現下降趨勢,落戶政策供給與落戶需求意愿存在結構性錯配。本文以推拉理論為基礎構建分析框架,使用2017年中國流動人口動態監測數據,利用可解釋機器學習方法,對農民工落戶意愿的影響因素進行考察,并根據城鎮規模進行異質性分析。在區分暫居意愿、長居意愿、定居意愿和落戶意愿的基礎上,討論農民工城鎮落戶意愿的漸進形成過程。研究發現:中間阻礙因素和城鎮戶...
土地托管對種糧大戶規模經營的影響:基于要素競爭的視角————作者:鄭旭媛;蔡麗明;黃開興;李婉君;黃季焜;
摘要:發展多種形式的土地規模經營是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然而,在有限要素競爭視角下,土地規模經營不同形式之間存在怎樣的相互影響?本文基于2018-2022年華北糧食主產區土地托管主體與種糧大戶生產經營狀況的微觀調研數據,采用雙重差分方法探究近年來新興的土地托管對種糧大戶規模經營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土地托管主體與種糧大戶在要素使用上形成競爭,尤其是在數量有限又不可移動的土地要素使用方面,出現土地...
惠澤鄉里:鄉村創業活動提升基層公共產品供給水平的作用機制————作者:劉志陽;李天旭;
摘要:調動多元主體積極參與鄉村治理、提升基層公共產品供給水平是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的關鍵途徑。本文從政府、市場和社會多中心治理的視角,探討了鄉村創業活動對基層公共產品供給的影響。基于多源地理POI數據和企業工商注冊數據,本文構建了2012-2021年24454個鄉鎮的面板數據。研究表明,鄉村創業活動顯著促進了基層公共產品供給的增長。機制分析表明,鄉村創業活動對基層公共產品供給的促進作用主要通過政府層面的...
數字金融使用何以影響家庭農場的韌性——以種植類家庭農場為例————作者:彭澎;朱麗;駱俊同;朱爽;
摘要:家庭農場是重要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高家庭農場的韌性對于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有重要意義。本文以種植類家庭農場為例,借助2021年和2023年對江蘇省南部、中部與北部共7個縣(市、區)實地調查獲得的數據,實證檢驗了家庭農場數字金融使用情況對家庭農場韌性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發現:第一,種植類家庭農場使用數字金融可以促進家庭農場韌性提升,包括提升緩沖力、適應力和轉型力。第二,數字金融使用可以通過提高土地經營...
中國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民生活持續改善————作者:吳業苗;
摘要:農民生活及其改善是中國城鎮化的現實問題和應有之義。城鎮化拓展了農民生活空間,使農民整體生活狀況向好,尤其是進城農民的生活因城鎮化而得到了極大改善。本文基于城鎮化改善農民生活的現實和農民不斷追求城鎮美好生活的需要,闡述農民在以小城鎮、城市、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進程中呈現的在地化、脫域化和扎根化的城鎮生活圖景。在此基礎上,檢視城鎮化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民生服務均等化、鄉村現代化的結構性矛盾,以及這...
特色農業發展的縣域共同富裕效應————作者:楊學儒;王少妝;
摘要:發展特色農業對于增收富農和縮小城鄉差距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利用2011-2021年中國1466個縣(市、區)的面板數據,以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認定為準自然實驗,實證檢驗了特色農業發展對縣域共同富裕的影響。研究發現,無論以農民收入、農民收入不平等或城鄉收入差距表征共同富裕,還是以從富裕和共享兩個維度構建的綜合性指標測量共同富裕,特色農業發展都顯著促進了縣域共同富裕。作用機制方面,特色農業發展能夠通過促...
緩解還是加劇?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對農村低收入群體收入不平等的影響————作者:邱峰;楊浩;莊天慧;
摘要:本文基于2013-2023年的CHFS數據,利用個體收入相對剝奪指數來檢驗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對農村低收入群體收入不平等的影響。研究發現:第一,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能緩解農村低收入群體的收入不平等狀況。經過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上述結論依然成立。從動態趨勢看,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短期政策效應比長期政策效應更為突出。第二,機制分析表明,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通過經濟聚集和產業融合創造出覆蓋面廣、包容性強的縣域...
向上流動預期有助于改善農村居民身心健康嗎?——基于五輪中國綜合社會調查數據的經驗研究————作者:鄧睿;馮楠淋;
摘要:向上流動預期不僅是城鄉融合發展背景下農村居民社會流動的心理映射,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農村居民的身心健康。基于2013-2021年五輪中國綜合社會調查數據,本文全面評估了向上流動預期對農村居民身心健康的影響。通過一系列因果識別及穩健性檢驗,本文研究發現,向上流動預期有助于提升農村居民的自評身體健康水平,降低農村居民心情抑郁或沮喪的發生概率,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健康問題對其工作或日常生活所造成的負面影...
相關經濟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