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6 14:05:08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神經調節輔助通氣在重癥腦血管病機械通氣困難撤機患者中的應用————作者:湯云;竇云有;賴年升;姚林;
摘要:目的 探討神經調節輔助通氣(NAVA)模式對重癥腦血管病機械通氣困難撤機患者撤機結局的影響。方法 前瞻性連續納入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入住皖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神經外科重癥監護病房(ICU)的重癥腦血管病機械通氣困難撤機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NAVA組和壓力支持通氣(PSV)組。收集兩組患者基線及臨床資料,包括性別、年齡、主要診斷、既往史(高血壓病、卒...
應用國產RECO取栓支架治療急性缺血性卒中效果的多中心回顧性研究————作者:尹俊洋;宗啟言;吳達;呂朋華;丁鴨鎖;劉艷;邵祥忠;丁桂兵;程言博;曹潔;彭亞;
摘要:目的 評估國產RECO取栓支架在真實世界治療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顧性連續納入江蘇省8家卒中中心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使用國產RECO取栓支架治療的顱內血管閉塞所致AIS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線及臨床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基線改良Rankin量表(mRS)評分、入院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療試驗(TOAST)分型、...
椎-基底動脈延長擴張癥及3種血管內皮損傷因子與腦小血管病患者腦白質高信號和腔隙性梗死的相關性研究————作者:李璽;吳兆鑫;張道培;張永輝;張懷亮;
摘要:目的 探討椎-基底動脈延長擴張癥(VBD)及3種血管內皮損傷因子與腦小血管病(CSVD)患者腦白質高信號(WMH)和腔隙性梗死的相關性。方法 前瞻性連續納入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入住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腦病中心的CSVD患者,收集患者臨床基線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及體質量指數、高血壓病、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顫動、高脂血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高尿酸血癥、頸動脈斑塊、既往卒中史、吸煙史、...
基于非靶向代謝組學對缺血性卒中代謝變化及潛在生物標志物的分析研究————作者:王云宇;李亞奇;趙田;韓麗媛;李永安;錢慶增;
摘要:目的 通過代謝組學分析,探索缺血性卒中(IS)患者血清代謝物及代謝途徑的變化,篩選可靠的IS血清代謝標志物。方法 前瞻性連續納入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于蘇州市相城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就診的IS患者作為IS組,并招募同期的健康體檢者,經年齡、性別1∶1匹配后作為對照組。收集所有參與者入組時的年齡、性別、身高、體質量指數及血壓等基線資料。采集所有參與者禁食8 h后的清晨空腹血樣本,完...
2025年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常用縮略語
摘要:<正>本刊對一些常用的詞匯,如CT、MRI、DSA將允許直接使用縮寫;對以下常用詞匯,可在第1次出現時不標注英文全稱,即寫出中文全稱后,直接用英文縮寫。見下表
參考文獻中電子文獻的著錄格式
摘要:<正>1 通用格式作者名(前3名,et al).題名[文獻類型標志/文獻載體標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請注意,電子期刊需標注“[文獻類型標志/文獻載體標志]”“獲取和訪問的路徑”。2 電子文獻載體和文獻類型標志請參照GB 3469《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的要求,電子文獻載體類型標志如下:磁帶MT、磁盤DK、光盤CD、聯機網絡OL
機器學習在前循環急性大血管閉塞行機械取栓預后及不良事件發生風險預測中的應用進展————作者:李晨威;楊珂珂;王小軍;郭偉花;馮志恒;彭慧淵;
摘要:前循環急性大血管閉塞性卒中(ALVOS)的臨床表現嚴重,并具有較高的致殘率、病死率,機械取栓是目前主要的治療手段。然而行機械取栓術后該類患者預后差異較大,且預后不良比例較高。機器學習為目前醫學領域的研究熱點,其可綜合分析繁雜數據,提取特異性標志物,輔助臨床預測疾病預后及不良事件發生風險。作者就機器學習在前循環ALVOS行機械取栓術后患者的預后、無效再通及出血轉化、惡性腦水腫等不良事件發生風險預測的...
發病4.5小時內急性基底動脈閉塞性卒中行橋接治療與直接取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作者:劉榮毅;溫昌明;孫軍;汪寧;張在行;郭彥俊;郭元展;鄭皓存;
摘要:目的 比較發病4.5 h內基底動脈閉塞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橋接治療與直接取栓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顧性連續納入2018年1月至2024年8月5家醫療中心收治的發病4.5 h內的急性基底動脈閉塞性卒中患者,根據治療方式分為橋接治療(急診取栓前給予阿替普酶靜脈溶栓)組和直接取栓組。收集患者的基線及臨床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入院時收縮壓和舒張壓、既往史(高血壓病、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顫動、...
腦梗死患者住院期間發生消化道出血的危險因素分析————作者:馬玲麗;
摘要:目的 分析腦梗死患者住院期間發生消化道出血的危險因素。方法 回顧性連續納入青島西海岸新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因腦梗死入院的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線資料及治療情況,基線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入院時收縮壓、入院時舒張壓、入院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既往史[高血壓病、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顫動、腦梗死病史、血脂異常、消化道疾病(胃炎、胃潰瘍)]、腦梗死部位...
多推己及人 少管中窺豹 莫畫蛇添足 應集思廣益————作者:凌鋒;
摘要:<正>第五屆介入神經放射專家論壇上與會人員討論熱烈,議題的質量高,討論得也很深入,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我們會議的英文名稱縮寫為ChinaWIN,“WIN”的英文全稱為“Workshop of 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傳承了法國瓦勒迪澤爾(Val d′Isere)的ABC-WIN,ABC即Anatomy(解剖學)、Biology(生物學)、Clinic(臨床醫...
急性前循環大血管閉塞性輕型卒中行單純藥物治療患者早期神經功能惡化的影響因素分析————作者:孫洪揚;李旭華;周娟;李云杰;武津成;韓紅星;王賢軍;趙振宇;
摘要:目的 探討急性前循環大血管閉塞性輕型卒中行單純藥物治療患者發病72 h內發生早期神經功能惡化(END)的影響因素。方法 回顧性連續納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臨沂市人民醫院高級卒中中心就診的發病24 h內的急性大血管閉塞性輕型卒中患者。將發病72 h內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較入院時增加≥4分定義為END,并根據是否發生END分為功能惡化組和病情穩定(發病72 h內N...
顱內動脈瘤行血管內治療的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應用研究進展————作者:王思敏;向思詩;張鴻祺;
摘要:顱內動脈瘤是常見的腦血管病,也是導致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首要病因。隨著血管內介入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顱內動脈瘤患者接受支架或血流導向裝置置入治療�?寡“寰奂幬镆殉蔀轱B內動脈瘤行血管內介入治療前后的常規用藥。該文對常見抗血小板聚集藥物的類別及其作用機制、血小板功能檢測及抗血小板聚集藥物的臨床應用進行了歸納總結
頸及內影動像脈學床診突斷旁動脈瘤的定義、解剖結構————作者:侯曉輝;耿介文;王思敏;張鴻祺;
摘要:頸內動脈床突旁動脈瘤是常見的未破裂顱內動脈瘤,該部位動脈瘤與顱底的前床突、硬腦膜環和視神經等結構關系密切,分類多樣。該文對頸內動脈床突旁動脈瘤的定義、解剖結構及影像學診斷進行綜述,以期為臨床醫師清晰地識別該部位動脈瘤與硬腦膜環的關系,進而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未破裂顱內動脈瘤合并顱內外動脈狹窄的研究進展————作者:王偉凱;馬永剛;呂偉波;石鵬;范光亮;楊明飛;王超;
摘要:顱內外動脈狹窄是發生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動脈狹窄可導致腦血流灌注不足,引發神經功能障礙。隨著腦血管疾病診斷技術的進步,未破裂顱內動脈瘤(UIA)合并顱內外動脈狹窄的檢出率也越來越高,由于兩者解剖關系及血流動力學機制復雜,目前對于UIA合并顱內外動脈狹窄治療方案的選擇尚未達成共識。該文圍繞UIA合并顱內外動脈狹窄的類型,對其解剖位置關系、血流動力學特點、治療策略選擇等方面進行了總結,以期為臨床介入...
2025年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常用縮略語
摘要:<正>本刊對一些常用的詞匯,如CT、MRI、DSA允許直接使用縮寫;對以下常用詞匯,可在第1次出現時不標注英文全稱,即寫出中文全稱后,直接用英文縮寫。見下表
參考文獻中電子文獻的著錄格式
摘要:<正>1通用格式作者名(前3名,et al).題名[文獻類型標志/文獻載體標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請注意,電子期刊需標注“[文獻類型標志/文獻載體標志]”“獲取和訪問的路徑”
替奈普酶治療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進展————作者:卓娜;樊宇;趙美麗;王璐;張菊林;
摘要:替奈普酶作為第三代靜脈溶栓藥物,與阿替普酶相比具有半衰期更長、纖維蛋白特異性更高的優點。目前對于替奈普酶治療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已經累積了大量臨床研究。該文圍繞已完成的隨機對照研究及相關薈萃分析,從藥理特性、有效性、安全性以及當前指南推薦情況等方面對替奈普酶治療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旨在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選擇更為合適的治療手段提供參考
人工智能技術在急性卒中影像學診斷中的應用及前景————作者:宋曉微;賈曉博;武劍;
摘要: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其在醫學圖像處理方面已經展現出巨大潛能。急性卒中的診斷及治療對頭顱及血管的影像學檢查具有依賴性。近年來,已有一系列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成果及產品用于卒中的臨床診治,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急性卒中的診斷準確率及救治效率;然而,人工智能技術在急性卒中診療中的應用仍面臨一系列挑戰。該文對已有相關人工智能技術及其在急性卒中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進行了綜述,并對未來研究方向進行展望
腦小血管病合并認知障礙的研究進展————作者:董智凡;董愛勤;
摘要:腦小血管病(CSVD)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近年來其對認知功能的影響引起了廣泛關注。認知障礙是CSVD主要的臨床表現之一。該文綜述了CSVD合并認知障礙的發病機制及其與CSVD影像學標志物關系的最新研究,以期為臨床早期識別CSVD認知障礙并對其進行早期干預提供新的視角
機械取栓治療心臟黏液瘤所致腦梗死2例并文獻復習————作者:劉文虎;劉佳佳;張立功;陳曉輝;
摘要:心臟黏液瘤導致的腦梗死較為少見。作者報道了2例心臟黏液瘤致腦梗死行機械取栓治療的患者并對相關文獻進行了復習,旨在提高神經科醫師對心臟黏液瘤繼發神經系統病變的認識,為心臟黏液瘤繼發腦梗死診療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依據
第五編 醫藥、衛生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