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6 19:05:40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刊號:CN32-1030/C;雙月刊)創刊于1955年,是江蘇省教育廳主管、南京師范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期刊。本刊為“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刊工程”入選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所刊發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重要文摘刊物大量轉載。本刊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取向,跟蹤理論前沿,聚焦學術熱點,關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
一、征稿內容
本刊主要刊發馬克思主義、教育學、心理學、政治學、社會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和文學、歷史學、哲學等學科領域具有重大理論價值和學術水準的研究成果,尤其歡迎名家名作。本刊堅持優稿先發,優稿優酬。
二、投稿要求
1. 為提高效率、規范稿件編審流程,本刊謝絕紙質來稿,請通過網絡系統投稿,投稿網址為:www.xuebao.njnu.edu.cn 。
2.請嚴格參照本刊2019年第1期所刊發論文的板式和格式要求進行投稿。稿件字數原則上要求13000字以上,最長20000字左右。
3. 作者需保證投稿不泄露國家機密,若發生泄密事件,一切責任由作者承擔。本刊有權對來稿進行必要的修改;如不接受修改,請在投稿時注明。
4.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及三審制度,審稿周期為三個月。三個月收不到通知,即為不予錄用,作者可自行處理。
5. 請勿一稿多投、一稿多發,一經發現,本刊將作嚴肅處理。
6. 本刊不收取任何費用。稿件一經刊發,即付稿酬或贈閱刊物。所發論文有較高引用率、產生較大影響的作者,將列入本刊重點作者隊伍,后續來稿質量同等條件優先刊發。
三、聯系方式
1. 聯系地址:南京市寧海路122號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郵編:210097
2. 聯系電話:025-83598342;83598341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文獻注釋規范
本刊文獻注釋實行“一刊兩制”,即心理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一般實行“著者-出版年體例”(文后參考文獻+頁下內容性注釋),其他學科一般實行“注釋體例”(頁下資料性注釋+頁下內容性注釋)。
一、注釋體例(頁下注)
“注釋體例”含“資料性注釋”和“內容性注釋”,以每頁為單元混合連續編號,合一編排。正文內需注釋之處依次排注號,釋文于當頁下部逐條依次編排。注釋在正文中的符號①,②,③……,標于需注釋文字最后一字或標點的右上角;頁下注釋中以與正文中相同的注號引導注文。
資料性注釋的基本標注項目與順序:
(1)著作:責任者:《題名》其他題名信息(如卷次、部類名、篇名),其他責任者(如譯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頁碼。
(2)著作(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析出文獻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著作(或文集)責任者:《題名》其他題名信息,其他責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3)連續出版物(期刊、報紙等)析出文獻:責任者:《文章題名》,《連續出版物題名》其他題名信息,出版年、卷、期或出版日期,頁碼或版次。
(4)外文文獻:以該語種原文標注,并尊重原文種通行的引證標注方式。如英文文獻的標注方式為:著作、著作中析出文獻、連續出版物析出文獻注項與順序同中文,但須用英文標點,即責任者與題名間用英文逗號,著作題名為斜體,析出文獻題名為正體加英文引號,出版日期為全數字標注,責任方式、卷冊、頁碼等用英文縮略方式。
(5)未刊文獻:包括學位論文、會議論文、未刊稿、書信、檔案等書面文獻。責任者:《題名》其他題名信息,文獻屬性,編號,收藏單位,創制年,頁碼。
(6)電子文獻: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其他題名信息,更新或修改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引用日期。
(7)再次引證時的項目簡化:同一文獻再次引證時只需標注責任者、題名、頁碼。
示例:
①孔飛力:《叫魂》,陳兼、劉昶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第207頁。
②樓適夷:《讀家書,想傅雷(代序)》,傅敏編:《傅雷家書》(增補本),北京:三聯書店,1988年,第1頁。
③歐陽兆熊、金安清:《水窗春囈》,謝興堯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5頁。
④羅大經:《鶴林玉露》,《宋詩話全編》卷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637頁。
⑤孫枝蔚:《登北固山》,《溉堂前集》卷五,康熙刻本。
⑥《廣東通志》卷二四,《郡縣志》十一,《廣州府•人物》二,萬歷刻本。
⑦吳艷紅:《明代流刑考》,《歷史研究》2000年第6期,第34頁。
⑧朱漢國:《民國時期社會結構的變動》,《光明日報》1997年6月17日,第4版。
⑨方明東:《羅隆基政治思想研究(1913-1949)》,博士學位論文,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2000年,第67頁。
⑩任東來:《對國際體制和國際制度的理解和翻譯》,“全球化與亞太區域化國際研討會”論文,天津,2000年6月,第9頁。
?《傅良佐致國務院電》(1917年9月15日),北洋檔案1011-5961,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
?Randolph Starn and Loren Partridge, The Arts of Power: Three Halls of State in Italy, 1300-1600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niversity, 1992, pp. 19-28.
?R . S .Schfield, “The Impact of Scarcity and Plenty on Population Change in England,” in R. I.Rotberg and T. K. Rabb (eds.), Hunger and History: The Impact of Changing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 on Societ,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p. 79.
?Heath B. Chamberlain, “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 Modern China , vol. 19, no. 2 (April 1993), pp. 199-215.
二、著者-出版年體例
“著者-出版年體例”由標注引文的“參考文獻表”與“內容性注釋”共同構成,分開編排。括注的作者、出版年排在正文中。參考文獻詳細信息(參考文獻表)排在正文后。內容性注釋于當頁下部依次編排。
(一)正文中引文的標注內容與方式:在引文處括注引文著者姓名(如正文中有作者姓名這里可省去),出版年代,多次引用同一文獻時可加頁碼。引證多篇文獻用分號隔開。兩位作者姓名之間用頓號隔開。引用同一個作者同一年的多篇論著時,在出版年代后加a,b,c等以示區別。外文著作的引用規則相同(著者只需標引姓氏)。
示例:
1.發展成熟的皇權官僚體制一直有效地行使著對城市的統轄職能,……而村落倒是無官員的自治地區。“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中國的治理史乃是……的歷史”(韋伯,1993,第110頁)。
2.在不同的場合,韋伯從城市的社會結構與階級對立、……等一系列方面對中世紀城市和古代城市進行了比較(韋伯,2005,第5章;2004a,第233-245、272-278頁)。
3.按照英國社會學家馬歇爾(Marshall)的觀點,自18世紀以來,這種與公民資格相聯系的公民權利大體上經歷了……的發展歷程(1964)。有的學者甚至明確認為:西方社會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礎是市民社會,而中國社會的特點決定了民主政治發展的基礎是鄉村社會(唐興霖、馬駿,1999)。
4.但無論是教會還是教派,和所有具有倫理取向的宗教一樣,都“在一種末世論期待的影響下,一開始即帶有卡里斯瑪式的拒斥現世的烙印”(韋伯,2004b,第403頁)。
5.正是由于這兩個前提的存在,……才不僅僅只是理性資本主義精神的促進力量,同時也是“促成現代公民權出現的構成性力量”(Turner,2002,p.264)。
6.即使到今天,自由主義、共和主義、社群主義以及激進民主理論等不同的理論取向對于這一概念的理解也依然各不相同(Isin& Turner,2002, pp.131-188)。
(二)正文后參考文獻表標注項目及順序:各類參考文獻除將“出版年”置于責任者與題名之間外,均與“注釋體例”中“資料性注釋”相同。各條文獻排列順序:首先按文種排列,先中文后外文文獻;其次按著者姓氏字順排列,中文(及譯本)署名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字母音序排列,外文文獻按照作者姓氏的字母順序排列。同一著者再按出版年先后排列。
第一編 哲學、社會學、政治、法律類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