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6 12:05:14
礦業研究與開發
北大核心Min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礦業研究與開發最新期刊目錄
海水拌合下高流態礦渣-脫硫石膏堿激發充填材料早期性能與水化機理研究————作者:劉新偉;任皎龍;趙洪波;
摘要:以高流態礦渣-脫硫石膏復合堿激發充填材料(HSD-AAM)為研究對象,分析了海水質量濃度對其凝結時間、流動性、強度的影響,進而通過SEM、XRD和TG-DSC試驗揭示了HSD-AAM早期水化機理。結果表明:隨著海水質量濃度的增加,HSD-AAM凝結時間縮短、流動性降低、抗折強度及抗壓強度提高。與純凈水拌合條件相比,100%質量濃度海水拌合下HSD-AAM流動時間降低了約12%,初凝和終凝時間縮短了...
深部磷礦廢石尾砂膠結充填體全時序應力演化規律研究————作者:孫錢程;王慶文;楊友才;鄭民總;朱宗俊;賀旺;
摘要:針對深部磷礦開采過程中充填體強度設計的工程難題,采用現場監測與數值模擬相結合的方法,對采場膠結充填體全時序(充填階段、養護階段、承載階段)應力進行監測,從而獲得充填體內部應力演化規律。數值模擬分析表明,第一階段采充結束后,主要由預留礦柱承載上覆巖體產生應力;第二階段采充結束后,采場充填體應力分布不均勻,充填體內部呈現“中間大,兩頭小”的應力分布模式,充填礦柱平均受力為3.0 MPa�,F場實測數據分...
凍融循環條件下尾礦材料力學行為的關鍵影響因素研究————作者:劉昊;黃剛;張驥;印提軍;楊云欽;楊超凡;陳靜;
摘要:探究了凍融循環作用下尾礦材料力學特性的演變規律,以期為尾礦壩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評估提供理論依據。對不同含水率的尾礦試樣進行了1, 3, 5, 7, 9次凍融試驗,并在100 kPa至400 kPa的圍壓條件下進行了三軸剪切試驗。試驗結果表明,隨著凍融循環次數的增加,尾礦的宏觀結構變形顯著增大,尤其是當含水率為15%時,經過7次凍融循環后,尾砂的孔隙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0~250μm3 鋼渣-全尾砂充填料漿流變特性試驗研究————作者:薛振林;張坤;甘德清;劉志義;管旭; 摘要:為探明不同配比條件下鋼渣-全尾砂充填料漿的流變特性,采用控制剪切速率法開展了充填料漿流變試驗,分析了質量濃度、灰砂比和鋼渣摻量對料漿流變特性的影響,通過中心復合設計響應曲面法,探究了質量濃度、灰砂比和鋼渣摻量對料漿流變特性的交互作用。結果表明:質量濃度對屈服應力和黏度的影響最顯著,隨著質量濃度的增加,屈服應力和黏度呈冪函數增長規律。鋼渣的摻入降低了料漿的黏度與屈服應力,顯著提升了料漿的流動性,鋼渣... 基于礦巖可爆性分級的中深孔爆破參數優化研究————作者:白朝陽;劉拴平;鄧朋; 摘要:為實現地下金屬礦山爆破作業降本增效的目標,對太白金礦1 100~1 200 m中段礦巖中深孔爆破工藝進行了研究。選取巖石普氏硬度系數、礦巖容重、波阻抗、完整性系數、抗拉強度為礦巖可爆性分級指標,基于博弈論組合賦權法對這5個指標賦予合理權重,采用集對分析的方法計算待分級區域指標實測值與常用礦巖可爆性級別判據的最大聯系度,以此確定了太白金礦六大勘探區域的礦巖可爆性等級�;诘V巖可爆性分級更新了礦區的原... 基于動網格的動態障礙物對巷道風流的影響————作者:張亞爽;張京兆;閆振國;黃玉鑫;崔宇鑫;張金龍; 摘要:為了研究動態障礙物對礦井風速的影響,選取礦車在運輸巷道行駛時的巷道進口風速、礦車行駛速度、礦車長度、阻塞比4個影響因素,運用動網格技術進行數值模擬,得到不同因素對巷道風流影響的變化規律。研究結果表明:巷道進口風速與礦車行駛速度的差值越大,巷道橫截面的平均風速變化程度越明顯,礦車對巷道風流的干擾距離也越長,使得礦井通風系統的穩定性受到較大影響;礦車長度和阻塞比對礦井通風系統穩定性的影響較小。運用SP... 基于響應曲面法的球磨機磨礦能耗研究————作者:李晨;侯英;鄒存存;王子揚;陳鵬;呂虹序; 摘要:為了降低球磨機的能耗,采用ZQM 250×100型球磨機對高壓輥磨后的某鐵礦的磨礦能耗進行了研究,并使用磨后新生成的-0.074 mm粒級產品所需的能量作為磨礦能耗的評估標準。通過響應曲面法分析并預測了磨礦過程中,球磨機的介質充填率、加礦量、加水量和磨機頻率對新生成-0.074 mm粒級產品的能耗影響、因素之間交互作用的顯著性和最佳試驗條件,并與單因素試驗結果進行了比較。單因素試驗得到的最佳條件:... 內蒙古某含砷鋅多金屬礦選礦試驗研究————作者:張維佳;劉永茂;AZZAYA Tumendelger;閆寶寶;ALEN Silam;劉雙有; 摘要:針對內蒙古某鋅多金屬礦山的鋅精礦含砷超標及砷精礦品位低的問題,對銅、鋅、砷浮選工藝進行了系統研究。采用石灰、腐植酸鈉、硫酸鋅組合抑制砷硫礦物,用乙黃藥與Z-200作組合捕收劑強化銅浮選的選擇性;鋅浮選階段以石灰、NY作為抑制劑抑制砷,用硫酸銅活化閃鋅礦,并采用捕收劑ZC,提高了鋅的回收率;砷浮選階段對銅鋅浮選尾礦進一步細磨(-0.074 mm占68.10%),并通過硫酸、水玻璃、硫酸銅藥劑組合提高... 中深孔分段空場法開采急傾斜軟破薄礦脈的實踐————作者:鐘勇;楊寧;雷江龍; 摘要:為解決上宮金礦急傾斜軟破薄礦脈開采安全性差、損失貧化率大等問題,采用脈外采準中深孔分段空場法對F1-Ⅲ號礦脈進行了現場工業試驗研究。結果表明:所有采準工程布置在脈外穩定巖體中,從脈外巷道向礦體內鉆鑿中深孔控制并回采礦體能夠確保施工過程安全;采用以出礦進路作為爆破的初始自由面,3~4排炮孔同時由下向上逐次爆破形成全斷面的無切割工程爆破拉槽技術能夠顯著減少安全隱患,降低開采費用,簡化施工工藝;鑿巖過程... 分層廢石膠結充填體的充填效果研究————作者:郭團結;黃尊英;劉艷;陳虎;江強強; 摘要:針對廢石膠結充填體在充填過程中常出現的分層現象,對分層充填體的充填效果開展了研究。對廢石膠結充填體進行切片,分析了充填體不同分層的骨料分布特征。然后通過數值模擬,對比分析分層和不分層廢石膠結充填體對采空區充填效果的影響。研究發現:充入分層廢石膠結充填體的采空區頂板中部應力約為3.68 MPa,充入不分層廢石膠結充填體的采空區頂板中部應力約為3.61 MPa,不分層充填體頂板沉降程度明顯更小,可以對... 超聲波作用增強水泥基充填體力學性能和料漿流變性能的研究————作者:沈彬彬;溫瑤華;吳煜; 摘要:針對水泥基充填體抗壓強度低、充填成本高、充填效果差的技術瓶頸,采用超聲波技術改善水泥基充填料漿的性能,通過開展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試驗,探究超聲功率、超聲時間和攪拌時間對水泥基充填料漿流變性能和力學性能的影響,并進一步探討超聲作用的強化機理。研究結果表明:影響充填體抗壓強度的因素主次排序為超聲功率、超聲時間、攪拌時間,超聲功率是影響充填料漿屈服應力和塑性黏度的顯著性因素,攪拌時間次之,超聲時間影響最... 切縫與錨桿錨固聯合防控巖爆試驗研究————作者:張曉君;楊小瑤;張震; 摘要:針對硬巖巖爆防控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切縫與錨桿錨固聯合防控巖爆的方法。制備了不切縫的錨桿錨固試樣、切縫的錨桿錨固試樣及切縫注漿的錨桿錨固試樣,開展了不同錨固體試樣的錨桿預緊力松弛試驗及雙軸壓縮試驗,探討了切縫與錨桿錨固復合圍巖的強度及安全系數。結果表明,與單純錨桿錨固相比,切縫將應力集中從錨桿錨固區轉移至切縫端部,將破裂演化從錨桿錨固區周圍轉移至切縫遠端,降低了試樣承載能力、破壞劇烈程度及破碎程度。... 凍融作用對條帶狀磁鐵石英巖聲發射特征參數的影響————作者:郭斌;來有邦;袁騰;葉會師;夏冬;賈淯斐; 摘要:為探究凍融作用對條帶狀磁鐵石英巖強度與聲發射特征參數的影響,對凍融區間為[-20,20]℃、最長凍融周期為280次的條帶狀磁鐵石英巖開展力學與聲發射試驗。結果表明:巖樣單軸抗壓強度由干燥時的200.93 MPa下降到凍融280次后的106.64 MPa,降低幅度為46.94%;凍融70次前后,聲發射撞擊率、累計撞擊數、能率和累計能量在壓密階段、彈性變形階段、微裂紋演化階段均存在明顯差異;高(周期≥... 超臨界CO2致裂砂巖不同致裂階段尾波信號演化規律研究————作者:李果; 摘要:為實現破巖過程的精準控制,研究不同巖石致裂階段尾波信號的特征和演變規律,開展了三軸圍壓下超臨界CO2致裂砂巖的尾波信號試驗,分析了砂巖在CO2致裂過程中的尾波信號演化特征及信號參數變化規律,建立了基于概率密度的尾波擴展敏感核函數,揭示了不同致裂階段尾波信號的特征和演變規律。結果表明:超臨界CO2致裂巖石可分為致裂前期、中期、后期和破... 基于耦合仿真技術的擺式磨機進氣風道優化設計————作者:孟聲龍;姚嘉;石港威;盧偉;卿樹躍; 摘要:為了解決擺式磨機存在的能耗高、風道積料和局部磨損等問題,對現有進氣風道(蝸殼和風道葉片)結構進行了分析�;诹黧w動力學與多相流及離散元耦合仿真技術,對擺式磨機的內部風場與顆粒場進行了數值模擬。開展了蝸殼線型、風道葉片角度和葉片數量的響應面仿真試驗。結果表明,優化蝸殼線型有利于降低壓損和設備能耗,合理選擇葉片角度和葉片數量有利于降低風道中的速度風流不均勻系數,進而調控流場�;趬簱p和不均勻系數的多目... 基于改進YOLOv8s的矸石流目標檢測方法————作者:王國新;祝建東;汝洪芳; 摘要:煤矸分選是煤礦生產的必要環節,煤矸自動識別是實現智能化分選的前提。基于深度學習的煤矸石目標檢測可以充分利用圖像特征,其精度上限高,但存在模型計算量較大、難以部署實時分選現場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提出輕量級的DVBS-YOLOv8s煤矸石目標檢測方法。為了提高模型的推理速度,在YOLOv8s的網絡骨干部分引入DSConv和Vanillanet模塊,在網絡頸部引入Slim-neck實現輕量化;為了提高... 青海某榴輝巖型金紅石礦全粒級短流程浮選回收工藝試驗研究————作者:嚴偉平;張博遠;李倫;楊耀輝;李維斯; 摘要:我國榴輝巖型金紅石礦資源分布廣泛、儲量豐富。然而金紅石礦大部分屬原生礦,因其品位低、嵌布粒度細、礦石性質復雜、與脈石表面性質差異較小,為礦物的選別帶來難題。目前,金紅石選礦工藝流程復雜、生產成本較高、回收周期長,致使我國的金紅石資源難以得到有效的開發利用。針對青海某低品位榴輝巖型金紅石礦,開展了全粒級浮選回收短流程工藝試驗研究。結果表明:“全粒級短流程浮選回收”工藝對該礦石具有良好的適應性。通過“... 生態脆弱礦區礦井水特征及資源化適宜性研究————作者:謝國良;廉開元;嚴明林;韓高將;王開闖;蔣文; 摘要:掌握礦井水特征及功能性利用適宜性是實現礦井水分源處理、分級利用資源化的前提。以榆樹嶺煤礦礦井水為研究對象,采集不同區域礦井水進行水樣檢測,劃分礦井水資源化利用類型,建立評價體系,綜合分析礦井水不同利用方向的功能適宜性。研究表明:礦井水化學類型主要為SO42-·Cl--Na+型,Ⅴ類水隸屬度為0.812~0.99... 某鐵礦嗣后充填采場單側揭露充填體穩定狀態研究————作者:張金;劉毓;金愛兵;陳帥軍; 摘要:嗣后充填礦山二步驟回采時,兩側一步驟揭露充填體的穩定性是安全回采的關鍵。通過數值模擬和現場監測手段對某鐵礦5371采場一步驟充填體單側揭露條件下不同位置的應力和位移狀態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揭露充填體底部測點的垂直應力變化最大,約為0.48 MPa;頂部越靠近揭露面測點的水平位移越大,最大水平位移約32 mm;二步驟礦柱的回采速率與揭露充填體的最大垂直應力和最大水平位移值均呈對數關系,對充填體底部... 充填倍線變化條件下的料漿管道輸送工藝參數優化研究————作者:江科;董軍庭;蔣謀芳;彭亮;幸吉祥;鄭伯坤;黃騰龍;吳燦; 摘要:礦山增儲工作隨著勘探理論發展和設備應用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大量礦山邊深部新增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現有生產系統的匹配度需重新論證,綠色充填回采面臨充填倍線變化幅度大,原有料漿管道輸送參數無法滿足實際需求等問題。對礦山充填材料粒度分布、充填料漿流動性能等進行試驗,確定合理的料漿輸送質量濃度為70%~72%;通過理論分析計算,驗證已有充填系統設計參數與礦體充填倍線的匹配度,質量濃度為70%和72%的料漿可實現...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