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6 12:05:07
教學與研究最新期刊目錄
國家規劃制度體系的歷史演進與政府作用的發揮————作者:武力;李揚;
摘要:五年計劃(規劃)是有為政府發揮作用的重要抓手,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優勢制度,能夠隨著經濟形勢和任務的變化不斷完善。21世紀以來,五年計劃(規劃)與時俱進,指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圍繞五年計劃(規劃),中國不斷健全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制度體系,形成了以五年計劃(規劃)及遠景目標規劃為引領,由區域規劃、專項規劃和國土空間規劃共同組成的國家戰略規劃體系,為改革與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展現了“一張藍圖繪到底”的社會...
我國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演化邏輯——一個政治經濟學解釋框架————作者:范欣;邱賽男;
摘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黨中央對國有經濟進行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不僅是立足中國實踐所作的一項重大理論創造,也是新征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實踐探索。本文在馬克思主義產業思想和公有制思想基礎上,結合黨中央對公有制實現形式的不斷探索與完善,明晰了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是產業發展的自發動態優化和政府協調生產力布局的主動選擇的有機結合。伴隨著黨中央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國有經濟的實現形式也...
制度環境對生產過程中科學技術應用效率的影響機制研究——基于《政治經濟學批判(1861—1863年手稿)》的探討————作者:盧江;李冰輝;
摘要:科學技術革命是推動人類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動力源泉。世界經濟史表明,物質生產過程中的科學技術應用效率并不穩定,所謂效率包括科學技術的物質產出質量和科技的應用范圍及程度兩個視角,其核心影響因素是制度環境。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1861—1863年手稿)》中研究發現,資本主義再生產的本質是擴大再生產,資產階級為了在生產中攫取更多剩余價值會有內生動力加強科學技術的研發應用。同時...
中共黨史黨建學口述歷史數字檔案建設論略————作者:呂曉瑩;
摘要: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實施,為中共黨史黨建學的文獻體系建設、跨學科交流與強化資政育人功能帶來新的挑戰與機遇。作為一種新型數字文獻形態,中共黨史黨建學口述歷史數字檔案融合口述歷史與數字檔案的優勢,展現出多種模態的鮮明特征,構成人物、事件、復合三種基本大類及代際、機構、學科、地域四種劃分標準下的基本類目。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組織方式,這一檔案建設經由“前期籌備—中期執行—后期管護”的程序化操作形成一套科學化...
新時代鞏固文化主體性的目標旨歸、面臨難題與推進路徑————作者:燕連福;何佳琪;
摘要:新時代鞏固文化主體性,從表現形式上看主要呈現為鞏固文化領導主體性、文化發展主體性、文化創新主體性和文化交流主體性,重點回答的是“誰來鞏固”“鞏固內容”“鞏固方式”和“鞏固效果”的系統性問題。在此過程中面臨著“文化虛無主義”和“文化霸權主義”的雙重挑戰、“唯文化主義”和“唯科技主義”的雙面沖擊、“古今之爭”和“中西之爭”的雙重爭論、“話語難題”和“接受難題”的雙重障礙。面向未來,新時代鞏固文化主體性...
青年馬克思對西歐現代化轉型的理論初探————作者:周鼎;張曉萌;
摘要:作為西歐現代化運動的觀念基礎,啟蒙以降的現代化思潮涉及對理性、自由、權利、進步和解放等普遍性問題的關切,表達了對現代文明轉型的追尋與反思。通過與諸現代化思潮的交鋒,青年馬克思從對現代性觀念原則的追隨轉向批判性審視,基于對德、法、英等國現代化進程的歷史和理論考察,初步揭示了現代資產階級社會的內在矛盾及其演進趨勢。從《萊茵報》時期到1845年哲學革命的前夕,馬克思以資產階級革命標識出現代化轉型的積極效...
當代西方的認知民主理論研究————作者:王家峰;王明;
摘要:近些年來,西方民主研究出現了一種所謂的認知轉向。這些研究突破了“認知禁欲”的主流研究范式,開始關注民主的認知問題,試圖證明多數擁有做出正確決定的能力,并參照這種能力為民主的價值進行辯護,形成了所謂的認知民主。在它產生和發展的近四十年時間內,已經大致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研究路徑和模型,并對民主的認知屬性作出了較為有力的證明,在一定程度上挑戰了長期存在于西方政治思想中反認知的民主觀念。從現實來看,認知民主...
本期專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基本問題研究————作者:劉建軍;
摘要:<正>[主持人語] 從1984年到2024年,思想政治教育這個新興學科走過了整整四十年不凡的歷程。四十年來,在黨和國家的關懷重視下,在思政人篳路藍縷的辛勤耕耘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發展成為今天這樣規模宏大、碩果累累的繁榮學科
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研究的時代要求————作者:劉建軍;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研究必須體現新時代的要求和展現新時代的氣象。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研究的主要任務,主要表現在原理的范圍認定、理論表述、學理闡釋、重心凸顯、豐富發展、體系建構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的范圍認定要有新時代的眼光,理論表述要有新時代的氣息,學理闡釋要聯系新時代的實際,重心凸顯要體現新時代的特征,豐富發展要吸納新時代的成果,體系構建要符合新時代的需要。這些關于原理時代化的思考,在一定...
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研究的歷史經驗————作者:張耀燦;孫清華;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成立40年,對學科研究中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這一最具有奠基性的領域、基礎性的內容展開歷史回顧和經驗總結,必要且意義重大。在40年的探索中,主要成績是逐步構建和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的研究體系,逐漸拓展和深化了相關研究內容,不斷嘗試和創立了原理研究范式,持續豐富和創新了相關研究方法,接續建立和壯大了研究隊伍。40年來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研究形成了重要歷史經驗,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與中西...
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研究的思路創新————作者:王習勝;
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大廈中,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居于基礎性地位,以其特有的普遍性、根本性和穩定性而發揮著基石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的普遍性、根本性和穩定性并不排斥其創新性。面對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時代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需要吐故納新以蓬勃其生命活力,需要以自我革命的勇氣實現理論形態和原理形象的進階迭代。從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的現狀看,其未來的創新路向大致有三:一是吸收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研究的新近...
教學與研究月刊
摘要:<正>CSSCI來源期刊國家社科基金首批資助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本刊是教育部委托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辦刊宗旨是為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和研究服務,同時兼顧相關領域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自1953年創刊以來,始終堅持教學與研究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及“思想性、理論性、學術性、前沿性、創新性”的學術品味、學術風格、學術特色,為推動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研...
《教學與研究》投稿須知
摘要:<正>一、本刊是教育部委托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為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和研究服務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本刊鼓勵原創性的研究成果,倡導扎實和嚴謹的學風,論文需嚴格遵守學術規范。來稿如出現學術不端現象(如侵犯了他人著作權、一稿多投、抄襲等),其所產生的一切后果,均由作者自負。二、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來稿時請作者將姓名、所在單位、職務、職稱、研究方向、通訊地址、郵編、電話、電子郵箱等單放一頁,正文中...
全球治理“碎片化”背景下非政府組織角色的變化——以環境治理領域為例————作者:付宇;李柯蔓;
摘要:當前全球治理進程遭遇困局,治理“碎片化”與領導力缺失的困境日漸顯現。筆者認為,伴隨全球治理主體從傳統的大多邊政府機制演變為包含多元行為體和多維治理機制的復合體,非國家行為體的角色正面臨深刻重塑,其同傳統國家行為體與政府間國際組織的互動關系日益呈現新的發展態勢。論文以環境領域為例,深入探究治理“碎片化”圖景下非政府組織角色功能的演進機理與發展趨向,以及其對新時期中國深度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影...
馬克思的產業資本理論及其擴展創新——兼論數字經濟下我國制造強國建設————作者:黃泰巖;管建洲;
摘要:在數字經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我國仍然堅持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建設制造強國。對此進行學理性系統性闡釋,就需要科學認識馬克思的產業資本理論,充分借鑒西方發展制造業,特別是先進制造業的理論和實踐經驗,結合我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具體實踐,推進馬克思產業資本理論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基于生產視角的產業資本理論揭示了產業資本是生產性資本,是資本的基本形式,以及制造業在產業資...
數字社會主義及其實現的唯物史觀審視——從國外數字社會主義思潮的批判性解讀談起————作者:孟飛;馮明宇;
摘要: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使社會數字化特征愈發明顯。想要具體把握數字經濟時代的社會主義,需要借助與數字資本主義相對應的數字社會主義概念。對于數字社會主義的正確解碼,必須回到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基于經濟社會形態與技術社會形態整合觀視角,辨明其是“社會主義”和“數字社會”之重疊,從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了其與數字資本主義的聯系之處與根本區別。前三次科技革命中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發展,凸顯數字社會主義實現的歷...
經濟發展視角的“變”與“不變”——澳門回歸25年的歷史經驗與現實啟示————作者:齊鵬飛;
摘要:回歸25年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各項事業全面進步,開創了澳門歷史上最好的發展局面,走出了一條繼續保持祖國內地對外開放之“窗口、橋梁、國際通道”,以及“超級聯系人”的“傳統特色”和“區位優勢”,全面推進“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為目標定位的經濟適度多元和可持續發展,亦即繼續保持繁榮穩定而致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持正革新、行穩致遠的經濟建設新路,...
從依附理論到新依附理論:兼論新依附理論對中國與后發國家經濟合作的評價————作者:盧凌宇;宋博文;
摘要:作為一件犀利的理論武器,依附理論深刻地批判了冷戰時期世界范圍內日益拉大的貧富差距以及西方主導的不公平的國際經濟秩序,曾引起廣泛的關注與思考。但是,由于該理論自身的局限性和新興經濟體崛起的事實,依附理論一度喪失理論影響力。在新時期,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影響下不斷加劇的南北差距以及發達國家對“全球南方”正當發展權利的打壓,依附理論被賦予了新的價值,即成為后發國家實現經濟崛起理論工具,批判西方規則主導下的經...
新時代“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的主動邏輯————作者:劉水靜;張盼;
摘要:新時代“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重大命題的提出,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對領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歷史經驗的主動把握、時代價值的主動考量以及實踐推進的主動布局,蘊含著深刻的主動邏輯。從歷史維度看,這一命題的提出映射著中國共產黨對文化發展歷史規律的深刻洞察和主動遵循,是黨順應歷史潮流、總結歷史經驗、捕捉歷史機遇、履行歷史使命得出的重要結論,體現了厚重的歷史主動邏輯。從價值維度看,這一命題的提出凝結著中國共產黨對于“...
論中共黨史黨建學自主知識體系的構建————作者:陳金龍;
摘要:構建中共黨史黨建學自主知識體系,是中共黨史黨建學和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需要,是提升國家文化實力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需要,是中華文明積淀和人類文明發展的需要,也是面向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需要。中共黨史黨建學自主知識體系的內在結構,從宏觀而言,可從學科知識體系、學術知識體系、話語知識體系三個層面來把握;從微觀來說,可從中共黨史黨建的具體問題來把握。中共黨史黨建學自主知識體系的主要特...
教學與研究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2023.6.7系統投稿,到7.21了還沒收稿,沒有審,它是月刊啊,一個月沒動靜就是誤人時間,垃圾期刊,雖然是C刊,但本質上是垃圾中的垃圾。
2023-07-21 19:44雙一流副高,2月份通過系統盲投,大概三個月左右編輯老師發了一封郵件說有了外審意見,然后就直接通過郵箱聯系了,對審稿人的意見還算專業,指出了一些文獻上的問題以及一些邏輯上的不足,認為還是比較中肯的。這篇文章我還掛著我的碩士生名字,看來對作者沒有什么特別的歧視,但感覺他們還是比較看重選題,比較需要往馬克思主義的邏輯上靠。跟編輯溝通還比較順暢。
2021-06-27 23:06本人青椒講師,2021.1.27投稿,到5月底完全沒初審,這個網站系統應該是形同虛設了!不知道是否約稿,顯然不是一個公開透明的期刊。
2021-05-21 22:52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