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6 12:05:32
國際觀察最新期刊目錄
邁向互聯互通的區域國別學————作者:王逸舟;王婉潞;
摘要:區域國別學已成為備受矚目的新興交叉學科。在區域國別研究的學科史上,歐洲東方研究、美國區域研究等在智識與研究路徑上為中國區域國別學學科建設提供參考。然而,歐美相關研究范式在本體論、認識論、知識生產與話語塑造、實用性與學理性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分裂。當前,我國正在探索的區域國別學力圖實現學科之間、全球知識與話語之間、全球學理與實踐之間的互聯互通,指向互聯互通的區域國別學。在區域國別學學科建設的新起點上...
征稿啟事
摘要:<正>《國際觀察》雜志是一本由教育部主管、上海外國語大學主辦,研究國際問題和傳播國際信息的綜合性刊物。《國際觀察》雜志始終把握世界局勢變化的脈搏,力求通過自身與廣大作者、讀者的共同努力,成為海內外學術界所共享的一大優質學術平臺
中國區域國別學建設互聯互通路徑的“三個需要”——品談王逸舟、王婉潞之《邁向互聯互通的區域國別學》————作者:翟崑;
摘要:王逸舟、王婉潞提出中國特色區域國別學的構建,旨在打破歐美區域研究模式的斷裂性,構建具有融合性的新范式和互聯互通路徑,即強調學科之間、全球知識與話語之間、全球學理與實踐之間的互聯互通。以上觀點對當前中國區域國別學學科建設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正面啟示意義。本文認為,中國區域國別學建設的互聯互通路徑,不僅符合國家戰略需求,也順應學科內在發展規律,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進一步優化該路徑的三個需要:一是需要系統加...
來稿要求
摘要:<正>1.要求來稿觀點鮮明,論證嚴密,行文規范,外國人名首次出現應附英文或其他外文表達。2.來稿字數一般在15000–20000字左右。附有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單位、職稱和教育背景),400至500字的中英文摘要以及五個關鍵詞。3.來稿引文注釋請參照本刊近期文章,建議盡量不使用網絡引文,并爭取全部標明引文頁碼
當前美以特殊關系的特征與困境————作者:倪桂樺;
摘要:美以特殊關系的典型特征是以安全領域的軍事合作為核心,輔之以經濟和科技領域的廣泛協作,以及外交領域的相互支持。然而美國的外交政策是在國內外因素綜合影響下形成的,在此輪巴以沖突中,美以兩國逐漸出現的政治分歧,是美國國內政治與國際政治深度互動的結果,從雙重壓力模式的視角可以透視國內層面美國社會撕裂、政治極化、府會政治等因素以及國際層面盟友政治立場對美國中東政策選擇的影響,有助于理解美以“聯盟”管理困境的...
習近平外交思想開辟世界國際關系理論創新的新境界——從權利政治視角對習近平外交思想的學理分析————作者:徐堅;
摘要:習近平外交思想開辟世界國際關系理論創新發展的新境界。權利政治與權力政治在政治學上是兩種對立的政治思維方式。馬克思主義權利政治思維是中國共產黨國際政治理論建構的優良傳統,反映習近平外交思想在學理上的底層邏輯。權利意識是現代性的產物,中國權利意識是在近現代民族存亡危機重壓之下發展起來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轉型、馬克思權利政治理論是影響中國權利意識塑造的重要因素。習近平外交思想繼承和發展了新中國外交理論和中...
國際關系學、區域國別學與國家安全學的學科共同體構建————作者:郭樹勇;
摘要:<正>學科發展史表明,那些相近的學科往往會出現大量的碰撞現象和漸進的融合趨勢。應對碰撞與融合進程中的問題,常識要堅守,共識要凝聚,學科共同體要建設。國際關系學、區域國別學和國家安全學正是這樣一組相近的學科。目前學界出現了一些相關的不妥當提法,值得加以認真對待。“三個學科太相似了,區域國別學和國家安全學可以取代政治學特別是國際關系學了。”這個說法有悖學界常識。三個學科形成了明顯的側重面
天下—華夷—仁義:論中國古代核心外交理念及其傳承發展————作者:杜哲元;
摘要:中國古代實際戰略行為的復雜性與中國古代核心外交理念的復雜性密切相關。天下觀、華夷觀和仁義觀構成了中國古代核心外交理念,它們各自內部都存在著張力,從而導致中國古代核心外交理念具有復雜性。天下觀中的消極天下觀與積極天下觀、華夷觀中的“華夷之辨”論與“華夷一體”論、仁義觀中的仁柔論與義強論盡管同出一體,但它們在基本要義和現實主張上卻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矛盾性與對立性。它們能夠對實際戰略行為產生導引性影響...
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政策規范的核心議題及其世界影響————作者:李建國;范策;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全球科技發展新領域,為應對該項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相繼制定了一系列規范引導政策。這些政策在世界范圍內重點關注數字主權與數字鴻溝、知識產權與數據安全、經濟增長與勞動力市場、人機契約與人類契約等議題。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政策將會對全球數字治理、多元安全議程、價值鏈條重塑、人類科技倫理反思等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中國作為發展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重要國際力量,在生成式人工智能...
美國太空軍事戰略的轉型及其悖論————作者:龍坤;徐能武;
摘要:自特朗普政府以來,美國太空軍事戰略出現了重大調整,試圖通過建立太空軍、研發太空武器、籌劃太空作戰等手段謀求“主導太空”。這一戰略存在戰略目標上的“主導—自由”悖論,戰略手段上的“能力—脆弱性”悖論,以及戰略實施上的“優勢—毀滅”悖論。美國太空軍事戰略悖論的產生有著多重原因,既有太空軍備的物理效應因素,也有太空行為體安全互動的內在規律,其根源是美國霸權思維與全球治理潮流的根本背離。美國要想破解這一悖...
“真正的多邊主義”:理論意義與中國實踐————作者:張玉環;王文起;
摘要: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種全球性挑戰層出不窮,國際社會比任何時候都需要踐行多邊主義精神。然而,多邊主義理念遭遇異化和曲解,個別國家為維護自身霸權利益,采取“小圈子的多邊主義”“本國優先的多邊主義”“有選擇的多邊主義”等“偽多邊主義”行動,使國際體系和國際秩序受到重大沖擊。在國際社會對什么是多邊主義、多邊主義的未來應該去向何方等問題存在疑問之際,中國積極正本清源,提出倡導“真正的多邊主義”...
中非命運共同體視野下的中國政黨外交的歷史演進與主要功能————作者:蘭曾妮;
摘要:政黨外交作為國家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國家關系發展和黨際關系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本文首先考察了國內學術界關于中非命運共同體和中非政黨外交的研究進展,厘清了政黨外交的內涵及特征,闡釋了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與中國國家外交的關系和中國特色政黨外交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依據;并基于此,梳理了中非命運共同體視野下中國政黨外交演進的歷史脈絡,尤其分析了在中非命運共同體框架下全面開展中非政黨外交、助力中非...
國際關系倫理學與“中國學派”————作者:余瀟楓;
摘要: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與全球化的深入推進,正深刻改變人類的生存方式,推動人類進入一個“大倫理”時代。倫理道德是人之為人的行動準則所在,也是社會何以成為社會的價值依托所在。以倫理視域來觀照國際社會的發展是國際關系研究價值提升的必然途徑。國際關系理論的倫理取向主要有四種類型:強道德主義、弱道德主義、新道德主義、道德全球主義。“中國學派”為國際關系理論增添了新的“倫理向度”,即和合主義,并為中國倫理思想的世...
敘事權力視角下美國“印太”聯盟網絡化構建————作者:于澤洋;高飛;
摘要:在大國戰略競爭背景下,美國正在重塑其盟友伙伴合作體系,構建以價值觀為基礎的“印太”聯盟網絡。美國通過操控話語,建構特定敘事框架,將自身的安全和利益需求轉化為共有知識,在“權力—知識”機制的作用下,美國在聯盟體系內部形成敘事權力,提升聯盟內部凝聚力與執行效能。傳統聯盟關系理論的解釋側重于物質利益和權力分配,而本文提出的話語操控、敘事權力、共有認同等因素的作用在這些理論框架中卻較少受到關注。美國“印太...
來稿要求
摘要:<正>1.要求來稿觀點鮮明,論證嚴密,行文規范,外國人名首次出現應附英文或其他外文表達。2.來稿字數一般在15000–20000字左右。附有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單位、職稱和教育背景),400至500字的中英文摘要以及五個關鍵詞。3.來稿引文注釋請參照本刊近期文章,建議盡量不使用網絡引文,并爭取全部標明引文頁碼。正文里注釋序號一律放在標點符號后面。4.來稿請采用word文本格式通過電子郵件傳送,電子...
征稿啟事
摘要:<正>《國際觀察》雜志是一本由教育部主管、上海外國語大學主辦,研究國際問題和傳播國際信息的綜合性刊物。《國際觀察》雜志始終把握世界局勢變化的脈搏,力求通過自身與廣大作者、讀者的共同努力,成為海內外學術界所共享的一大優質學術平臺
試析戰爭對國際主導貨幣更迭的影響————作者:張發林;崔陽;
摘要:國際主導貨幣更迭是國際貨幣秩序變遷的核心內容,而國際貨幣秩序是國際秩序的重要支柱。在國際秩序轉型期,國際主導貨幣更迭的歷史經驗和理論規律亟待全面探究。通過分析貨幣主體和發行主體是否變化,可以發現國際主導貨幣更迭存在三種類型:經典型更迭、體系內更迭和霸權內更迭。在影響國際主導貨幣更迭的諸多因素中,戰爭是一個重要但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因素,歷史上區域和全球層面的國際主導貨幣更迭常伴隨著戰爭。基于理論研究...
習近平外交思想的國際戰略觀解讀————作者:王帆;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外交思想的國際戰略觀無論在戰略視野、戰略塑造和戰略能力方面都有了巨大提升,思想更加深邃、視野更加宏闊、布局更加科學、實施更加有力,展現了大國大黨的格局、洞見與擔當,也進一步激發了民族自信和外交自信,凝聚了更大共識,成功地引領了中國外交實踐。習近平外交思想的國際戰略觀是系統性、綜合性、發展性的外交實踐綱領,旨在維護我國國家利益、保障國家安全、提升國際影響力,有效應對全球性風險與...
國際文化秩序的“多層輻輳”結構與崛起國的應對之道————作者:郭秋梅;鄭勛;
摘要:國際文化秩序通常呈現出一種“多層輻輳”的網絡結構,其特征是中心性、等級性、圈層性。一方面,主導國通過確立等級制合法性、文化同化、拓展身份網絡等步驟,逐步加強對他國的束縛,使他國主動或被動地承認和接受該秩序。若要擺脫這種結構性束縛,需要崛起國的出現,且崛起國須具備文化上的異質性以及抗同化能力,才有可能解構原有秩序。否則,即便崛起國成為新主導國,原有的國際文化秩序也仍將發揮影響作用。另一方面,國際文化...
中俄歐在中亞地區的角色互動研究————作者:羅英杰;張悅;
摘要:中亞地區因其重要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價值在中國、俄羅斯和歐盟的外交政策議程中均占有突出位置,隨著中、俄、歐與中亞國家關系的加深,三者之間在中亞地區開始形成復雜的互動態勢,影響著該地區地緣戰略環境和安全穩定。本文嘗試借助“角色理論”對中俄歐在中亞地區的角色互動態勢進行深入剖析,以此理清三者在中亞地區的互動特點及邏輯。總體來看,由于利益訴求的不同、地區地緣政治環境的變化以及中亞國家多元平衡外交趨勢加強等因...
國際觀察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上月初投稿,已經一個月沒有任何回復了,沒下文了。讀博時候投了一篇,23天就收到匿審意見了。《國際觀察》如果一個月內沒消息,基本上沒戲了,個人的一點點經驗,僅供參考。
2024-11-06 22:32關系稿特別多,青年學者慎投
2022-11-09 16:35郵箱自動回復說投稿后2個月沒收到錄用通知就能改投,反正我是沒有收到錄用通知,打電話打不通,發郵件不回,看來此刊是個端著架子的白蓮花
2021-12-05 22:49第一編 哲學、社會學、政治、法律類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