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6 13:05:06
稿件寫作規范
本刊對論文寫作的要求主要參照相關國家標準最新版,包括科學論文編寫格式(GB7713)、參考文獻著錄(GB∕T 7714-2015)、標點符號用法(GBT15834-2011)、出版物上數字用法(GBT 15835-2011)等等。這些國家標準都能在網絡上找到。
(一)題名
論文的題名應是整個論文總體內容的體現,力求簡短,通常應在20字以內,選取最能體現文章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結論等核心要素的關鍵詞,采用適當的修辭組合而成。
若確有必要,除正題名外可以有副題名,對正題名做補充說明。
(二)署名
署名包括作者姓名(學術論文不鼓勵用筆名)、作者機構、作者機構所在地及郵政編碼。
同一作者可以署多個機構。
應注明每一個作者對文稿的貢獻。
(三)摘要
摘要通常應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成果和結論,要突出論文的創新之處。中文摘要通常應在300字左右為好。
①目的部分:直截了當地簡要說明研究背景、目的或所闡述的問題;
②方法部分:對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過程加以描述。
③結果部分:為摘要的重點,提供研究所得出的主要結果,列出重要數據或事實;
④結論部分:指出本論文和研究結果的意義、價值或主要創新之處。
(四)關鍵詞
選取3-6個最能概括論文研究領域、研究方法、研究結論等方面的規范性詞匯,以便讀者檢索。
(五)引言
引言通常在于簡要說明研究工作的背景、目的、相關領域的前人工作、理論基礎和分析、研究設想、研究方法、預期結果和意義等。引言要言簡意賅,不應與摘要雷同,更不是摘要的注釋。
為了需要反映作者確已掌握了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開闊的科學視野,對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論證,有關歷史回顧和前人工作的綜述、理論分析等內容,可以單獨成章,用足夠的文字敘述交代。
(六)正文
正文是對引言中提出的問題、論點進行理論或案例分析、論證,最終得出期望的結論。對于引用他人文獻的要用參考文獻的方式詳細注明來源出處。切忌核心論據、核心論證邏輯為他人已有成果,這樣即使“參考”了“文獻”亦為無創新之作,不“參考”則為學術不端。參考文獻在正文中用方括號夾半角阿拉伯數字的方式標注,如:[1]。參考文獻著錄要求另作詳細說明。
行文中可以有表格、插圖。表格和插圖都應有準確的名稱(即表題、圖題),以在正文中出現的次序分別編號,并在正文中相應的位置標注“(參見表X)”或“(參見圖X)”。
正文行文中可以有腳注方式的注解,通常用于解釋不常見的概念、術語等。出于讀者閱讀體驗之考慮,本刊提倡盡量在隨文敘述中解決,非不得已不要采用腳注。
(七)參考文獻
本刊參考文獻著錄遵循國家標準《GB∕T 7714-2015 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參考文獻不能重復,以在正文中第一次出現的位置順序編號,后面再出現的同一條文獻一律在正文中標注第一次出現的編碼。專著、研究報告、會議文集等類型文獻有多處引用時,分別在正文中的編號后面加上引用頁碼。
參考文獻在正文中的編碼放在標點前還是標點后,要根據引用是關聯一個復句中的部分內容(即分句)還是針對整句話來確定。
正文中的參考文獻編碼請用綠色背景標出,以便核檢。
文末請采用文本方式(不要用尾注自動編號)按照順序編排所有參考文獻,請務必檢查剔除重復。
常見的參考文獻有期刊、專著、會議文集、學位論文等。
所有類型的文獻,作者最多寫三位,若有四位以上作者,在第三位作者名后加上“,等. ”。
外國人名寫姓的全部,名簡寫首字母。
所有類型文獻都應該標注引用頁碼。
所有中文文獻用的逗號都要用中文標點的逗號“,”,俗稱全角標點,英文文獻用半角的。
●期刊文獻要注明作者、文章名、刊名、年卷期(無卷的以年代卷)、起止頁碼,期為一位數時,請在前面加0補足兩位。
英文文章篇名首字母大寫,其余單詞若非專有名詞首字母均小寫。
示例:
[1]黃璜. 數據計算與治理變革:對政府計算的研究與基于計算的政府研究[J]. 電子政務,2020(01): 2-12.
[11]Hochreiter S, Schmidhuber J. Long short-term memory[J]. Neural Computation, 1997, 9(08): 1735-1780.
●專著文獻要注明作者、書名(含副書名)、出版地(出版社城市名)、出版社、出版年、引用頁碼。如果是翻譯作品,還要加上譯者,譯者的位置在出版地之前。
[2]吳軍. 智能時代——數據與人工智能重新定義未來[M]. 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6:1-3.
[3]芳汀 J E. 構建虛擬政府:信息技術與制度創新[M]. 邵國松,譯.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35-236.
●會議文獻:
[18]齊先樸. 邊疆民族地區網絡負面輿情的“生態治理”研究[C]//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 第五屆中國行政改革論壇——創新政府治理,深化行政改革優秀論文集,2014: 9.
[5]Bhardwaj N, Shukla A, Swarnakar P. Users' sentiment analysis in social mediacontext using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C].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Digital Information, Networking,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INWC2014), 2014: 103-111.
●學位論文:
[11]李成. 政府應對“網絡政治動員”威脅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10:35.
(學位論文作者所屬機構要寫到大學所在學院)
●網絡文獻要有文獻產生日期(如果有的話),標注方式為 (XXXX-XX-XX),依次為年、月、日,用英文括號括起來,月、日不足兩位的要加0補足兩位;最新查閱日期必須要有,標注格式為 [XXXX-XX-XX]
[2]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EB/OL]. (2019-05-16)[2019-12-20]. http://www.gov.cn/zhengce/2019-05/16/content_5392269.htm.
●引用于報紙中的文獻,要標注作者、文章名、報紙名稱、出版日期和文章所在版次。
[1]張洋,蘭穎. 陽光政府在路上[N]. 人民日報,2012-05-02(017).
第一編 哲學、社會學、政治、法律類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