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6 07:05:43
西北植物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氣候變暖和降水變化對草地植物多樣性-群落生產力及其穩定性關系的影響————作者:阿旺;呂汪汪;孫建平;李博文;汪詩平;
摘要:【目的】在氣候變暖和降水格局改變的背景下,如何確保草地生態系統持續穩定地發揮功能并提供生態服務,依賴于對生物多樣性-生產力及其穩定性關系的系統研究,這也是當前全球變化生態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評論】文章系統綜述了國內外在全球變化生態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重點包括以下3個方面:第一,回顧了物種多樣性對生產力及其穩定性的內在影響機制;第二,總結基于野外控制試驗等方法,研究了植物多樣性-生產力及其穩定...
資源植物地果根結顯微結構與寄生線蟲類型解析————作者:甘雨;馬居奎;廖立君;孟祥睿;陳艷;
摘要:【目的】觀察地果根結的顯微結構,探討地果根結的形成原因,為地果寄生線蟲的防控與資源保護利用提供依據。【方法】以資源植物地果為試驗材料,采用石蠟切片技術解析根結結構,并根據根結形態與組織結構特征判別寄生線蟲類群。【結果】(1)根結線蟲寄生的典型組織結構普遍存在,包括根結線蟲取食結構(巨細胞)、根結線蟲雌體、線蟲蟲穴和凝膠狀卵塊。(2)部分切片出現標準劍線蟲誘導的典型組織結構,如多核細胞群、標準劍線蟲...
青稞HvnJAR1和HvnJAR2克隆及表達分析————作者:安立昆;王子傲;尕桑卓瑪;崔永梅;白羿雄;吳昆侖;
摘要:【目的】茉莉酸(JA)氨基合酶是植物JA信號途徑中最重要的組分之一,探索青稞茉莉酸氨基合酶基因HvnJAR1和HvnJAR2的蛋白結構和表達模式特點,為青稞JA信號途徑調控機制研究提供參考。【方法】研究克隆了HvnJAR1和HvnJAR2基因及其啟動子區域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學和q RT-PCR方法研究HvnJAR1和HvnJAR2的蛋白結構和表達模式。【結果】HvnJAR1和HvnJAR2啟動子區...
呂梁市微鞘藻科(藍藻)形態學及分子系統學研究————作者:張婷;王捷;董建新;魏愛麗;王清華;李艷暉;
摘要:【目的】通過豐富微鞘藻科的物種多樣性,進一步擴充中國藻種資源庫,為推動現代藍藻分類系統的單系化發展奠定基礎。【方法】從中國山西省呂梁市的土壤、河流以及石頭表面分離出53株絲狀藍藻,利用光學顯微鏡進行形態學觀察,使用貝葉斯法、最大似然法以及鄰接法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構建系統發育樹,基于16S-23S rRNA基因間隔區預測藻株的二級結構。【結果】結合形態學及分子系統學方法將其中6株藻株鑒定為...
CSCD-JRC 2023年植物學期刊引證指標(2024年版)————作者:裴阿衛;
摘要:<正>~
石羊河下游白刺的繁殖物候及其結果習性————作者:劉虎俊;劉筠;劉淑娟;趙鵬;戚福俊;劉開琳;
摘要:【目的】結果習性是選育植物良種及其科學管理的基礎,調查石羊河下游的白刺,確定其繁殖物候和結果枝特征以及果實性狀,為其優良種質選擇和栽培管理提供參考。【方法】結合生物生態學調查方法,在野外調查基礎上運用物候學和生物學分析方法,統計分析調查區白刺物候及其結果習性。【結果】3年生白刺開始開花結果,當年花芽分化,混合芽在翌年可發育成結果枝,開花結果;營養枝和枝刺都可形成花芽,其中營養枝占比66.67%。結...
木栓質的轉錄調控及其對環境的響應————作者:周月;安永平;馬蓉;王沛;
摘要:【目的】木栓質是一種聚酯型生物聚合物,特異性沉積在植物的內皮層、周皮、種皮和傷口外表皮等組織中。作為植物與環境之間的屏障,木栓質通過控制水和溶質運輸保護植物免受環境脅迫和病原侵襲。文章論述了木栓質生物合成的關鍵酶和轉錄因子,探討了環境因子對木栓質合成和沉積的影響,并展望了未來研究方向。【評論】木栓質的調控涉及多種因素,包括關鍵酶[如β-酮脂酰-CoA合成酶(KCS)、脂肪酰基還原酶(FAR)、細胞...
德夯地質公園林溪交錯帶草本群落優勢種生態位及種間聯結————作者:龍姿羽;王志成;趙蕊;劉冰;陳功錫;
摘要:【目的】探究德夯地質公園林溪交錯帶草本群落的優勢種生態位特征、種間聯結性及群落穩定狀態,以期為該區域的草本群落保護以及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基礎。【方法】選取生態位測定、方差比率法、χ2檢驗、Spearman秩相關系數、聯結系數對3條溪中的草本群落優勢種進行分析。【結果】(1)九龍溪與玉泉溪中透莖冷水花生態位最寬,夯峽溪則是小赤麻生態位最寬。3條溪的生態位重疊指數普遍偏小,說明優...
外源一氧化氮對干旱脅迫下益母草生長及品質的影響————作者:陸鈃;姚文蓉;耿茁箐;尚書奇;張毅華;
摘要:【目的】探究外源一氧化氮(NO)對干旱脅迫下益母草生長及品質的影響,為益母草抗旱栽培及品質提升提供理論依據。【方法】采用100μmol/L硝普鈉作為NO供體進行預處理,分別以10%、20%和30%聚乙二醇(PEG)-6000模擬不同程度干旱脅迫,分析外源NO對干旱脅迫下益母草種子萌發、幼苗生長及藥效成分積累的影響。【結果】(1)外源NO通過調控淀粉酶活性,顯著促進10%PEG及20%PEG脅迫下益...
3種生長調節劑對紫斑牡丹開花及枝條生理特性的影響————作者:劉佳苗;唐紅;朱佳辰;陶宣霖;薛娜娜;
摘要:【目的】探討3種生長調節劑處理對紫斑牡丹開花及枝條生理特性的影響,為其開花性狀化學調控提供理論依據。【方法】以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官灘溝紫斑牡丹培育基地的‘象牙白’為材料,在花芽分化前分別葉面噴施100,300,500 mg/L的IAA、GA3和6-BA,以清水為對照,考察植株盛花期開花情況以及枝條抗氧化酶活性和滲透調節物質含量等生理指標變化。【結果】與對照相比,3種生長調節劑...
基于BSA-seq技術對甘藍型油菜矮稈性狀的顯著關聯區域和候選基因分析————作者:趙衛國;塔娜;王灝;楊澤林;
摘要:【目的】解析油菜矮稈性狀調控遺傳位點及關鍵基因,為油菜株高性狀改良和抗倒伏油菜品種選育奠定基礎。【方法】利用矮稈油菜DW1分別與高稈油菜WH14和WH20進行正反交,探究F1代和F2代矮稈性狀遺傳規律。同時,利用BSA-seq技術對油菜DW1和WH20的F2分離群體中極端高稈和極端矮稈2個DNA混池測序并鑒定矮稈性狀的顯著關聯區域和...
瀕危赤水鳳仙花葉綠體基因組特征及系統發育分析————作者:蘭文香;莫清;黃海泉;黃美娟;
摘要:【目的】研究赤水鳳仙花的葉綠體基因組結構特征與系統發育位置,以期為赤水鳳仙花植物種質資源保護、遺傳多樣性和系統發育研究提供科學依據。【方法】以中國特有種——赤水鳳仙花為材料,基于赤水鳳仙花葉綠體基因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學軟件對葉綠體基因組進行組裝,注釋,基因特征、序列重復和系統發育分析。【結果】(1)赤水鳳仙花葉綠體基因組呈典型的四分體結構,總GC含量為37%,長152 892 bp;共編碼120...
辣椒PIN基因家族鑒定及其在果柄離區和根系發育中的表達分析————作者:何磊;嚴希;賴衛;劉崇政;楊紅;何建文;
摘要:【目的】鑒定和分析辣椒PIN基因家族成員的特征及其在果柄離區和根系發育中的表達情況,為解析CaPINs功能及辣椒新品種培育提供候選基因。【方法】通過辣椒全基因組篩選鑒定PIN基因,并開展生物信息學分析,對這些基因在果柄離區和根系發育中進行表達分析。【結果】在辣椒基因組中鑒定出9個PIN基因家族成員,命名為CaPIN1-CaPIN9,分布于7條染色體上,CaPIN9未錨定。CaPINs蛋白的氨基酸數...
蓖麻ZF-HD基因家族鑒定及表達模式分析————作者:徐興源;黃鳳蘭;張春蘭;朱夢洋;崔志宇;劉鵬;
摘要:【目的】對蓖麻ZF-HD家族基因進行鑒定,并對其成員進行序列分析、系統進化分析、啟動子及表達模式分析,為進一步研究蓖麻中ZF-HD基因的功能提供參考。【方法】以蓖麻全基因組數據為基礎,從中鑒定出ZF-HD基因,并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和非生物脅迫下的表達分析。【結果】從蓖麻中共鑒定到13個ZF-HD基因家族成員,該基因家族成員不均勻分布在Chr1-Chr10上,13個RcZF-HD蛋白均為親水性不穩定...
桔梗根系響應元寶楓凋落葉的轉錄組分析————作者:馮超群;阮坤非;師劭彤;李森;程少穎;劉忠華;
摘要:【目的】探究北京地區元寶楓凋落葉對桔梗藥用活性成分積累的影響,通過轉錄組測序揭示桔梗根部活性成分合成的分子機制。【方法】利用Illumina對桔梗根部進行轉錄組測序,分析萜類、類黃酮和苯丙烷類次生代謝產物合成通路中的基因表達變化。【結果】共檢測到15 727個SSR位點。發現753個DEGs注釋到GO數據庫的三大分類中,314個DEGs注釋到KEGG數據庫的105個代謝通路中。與對照組相比,分別有...
外源肌醇提高番茄幼苗耐高溫脅迫的調控機制————作者:陳艷;韓利源;杜子龍;朱棟幸;朱為民;張迎迎;
摘要:【目的】探討外源肌醇對番茄幼苗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及其耐高溫脅迫的分子機制,為提高番茄的抗熱性提供理論依據。【方法】以番茄品種‘NRP20-7’為試驗材料,常溫25℃和高溫42℃分別噴施水和肌醇,觀察各處理的表型變化并進行高光譜成像分析,測定各處理組的生理指標,并通過qRT-PCR方法分析熱脅迫響應基因,抗氧化及ABA相關基因的表達。【結果】20 mmol/L肌醇處理能夠有效緩解高溫對番茄幼苗的傷害...
播種量與基質厚度對沙基生態草毯成毯質量的影響————作者:鄒佳彤;于衛潔;張正;馮志道;張長林;
摘要:【目的】在保證成毯質量情況下,篩選生態草毯生產過程中適宜的基質厚度與播種量組合,實現草毯生產生態效應與經濟效應的協調統一。【方法】以早熟禾為試驗草種,設置由3個播種量(15,30,45 g/m2)和4個基質厚度(3,5,7,9 cm)組合成的12個室內盆栽處理,考察不同播種量和基質厚度組合處理下沙基生態草毯成毯特征,并綜合評價成毯質量。【結果】早熟禾沙基生態草毯成毯質量指標在...
易危植物大喇叭杜鵑的傳粉生物學研究————作者:田曉玲;陶飄飄;黃承玲;張長芹;
摘要:【目的】探討大喇叭杜鵑野外自然種群的傳粉及繁殖生物學特征,為小種群物種的保護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方法】在野外條件下,通過研究大喇叭杜鵑花部特征、傳粉昆蟲及訪花特性、花氣味、繁育系統揭示其傳粉及繁殖生物學特性。【結果】(1)相比已經報道的杜鵑花屬廣布物種,大喇叭杜鵑花粉活力較低,而柱頭活力強,持續時間較長。(2)大喇叭杜鵑白天的主要傳粉昆蟲為中華蜜蜂;花朵主要揮發物1,8-桉葉素推測可能夜間吸引蛾...
葉面預噴施水楊酸緩解西瓜幼苗高溫脅迫的生理效應————作者:石文昕;李愛;張衛華;張梁葛;郎俊凱;許玲興;
摘要:【目的】探討葉面預噴施不同濃度水楊酸(SA)對西瓜幼苗高溫脅迫傷害的緩解效應及其生理機制,為SA在西瓜栽培和生產中合理應用提供理論基礎。【方法】以溫室內盆栽‘K53’西瓜幼苗為試驗材料,先葉面噴施不同濃度(0, 0.5, 1.0, 1.5, 2.0 mmol/L)SA,后經晝夜42℃脅迫36 h,觀測西瓜幼苗生長特性、解剖結構及生理生化指標,并用隸屬函數法綜合評價各處理的緩解效應。【結果】在高溫脅...
不同生育期馬鈴薯根系構型及生理指標對干旱脅迫的響應————作者:李佳欣;張天賜;任曉月;李思璇;陳彥云;
摘要:【目的】明確馬鈴薯各生育期根系對干旱脅迫的響應特征,初步解析根系的抗旱機制,為干旱脅迫下馬鈴薯的科學管理提供理論依據。【方法】以‘冀張薯12號’馬鈴薯為材料,采用室內盆栽對比試驗,設置重度干旱(土壤相對含水量45%)和正常澆水(土壤相對含水量75%)處理,在4個生育期觀測馬鈴薯生長、根系構型和根系生理指標。【結果】干旱脅迫組馬鈴薯的株高、莖粗、總根長、根總表面積和根總體積在整個生育期都顯著低于對照...
西北植物學報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收到授權書,20min就拒稿了
2021-10-25 11:03第四編 自然科學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