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6 09:05:46
《草地學報》(ACTA AGRESTIA SINICA)于1991年11月由中國草學會(原為“中國草原學會”)創刊。1994年改為季刊,每年1卷,16開,全年刊發48篇,2001年改為大16開,全年刊發60篇。2007年改為雙月刊,全年刊發120篇。2021年改為月刊,增至全年刊發300篇,擴大了讀者范圍,期刊機構用戶總計790個,國際個人讀者分布在18個國家和地區。2008年實現了全銅版印刷。《草地學報》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草學會主辦、中國農業大學草業科學與技術學院承辦的草學領域高級中文學術刊物(兼發英文文章),旨在報道草學領域最新科研成果,促進學術交流,推動草業發展。主要刊登國內外草地科學研究及相關領域的新成果、新理論、新進展,以研究論文為主,兼發少量專稿、綜述、簡報和博士論文摘要,為從事草地科學、草地生態、草地畜牧業、草坪與城市綠化及相關領域的高校師生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服務。
自1991年創刊以來,《草地學報》一直嚴格按照國家有關科技期刊的法規和主管部門的管理規范辦刊,在學術界獲得了較好的聲譽。特別是近年來,得到了主辦和承辦單位的高度重視,加強了管理和編輯出版力量,拓展了辦刊思路,改善了工作條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起一支專、兼職結合的編輯隊伍,形成了嚴謹的編輯作風和良好的工作秩序,期刊質量及其影響力均有較大幅度提高,已成為“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農業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源期刊,同時為“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生物學文獻數據庫》、臺灣華藝《CEPS中文電子期刊》等收錄。2008年相繼被美國《化學文摘》(CA)、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文摘》(CABI)及《動物學記錄》(ZR),波蘭《哥白尼索引》(IC)收錄。在《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2012-2013)中被評為“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2013年再次被評為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項目期刊。
根據科技部中信所(萬方)統計《2020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板)》,本刊屬高被引指數期刊,各項指標均有增長:2019年核心總被引頻次達2557次,核心影響因子為1.296,在所屬畜牧、獸醫學科中排名第2位。而根據清華同方“中國知網”發行的《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2020)》統計顯示,本刊2019年復合總被引頻次達到4496,復合影響因子提升為1.807,在所屬畜牧、獸醫學科中排名第2位;《草地學報》期刊國際個人讀者分布在18個國家和地區,被299種期刊所引用,WEB總下載量達到10.23萬次。
本刊為開放獲取(Open Access)期刊,實行雙盲審稿,暫不受理廣告業務。
第六編 農業科學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