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6 18:05:28
火炸藥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上坡地形對爆炸沖擊波傳播規律的影響————作者:唐頔;李志斌;田占東;
摘要:爆炸沖擊波沿地面傳播時因地形地貌不同其特性亦有變化,在一定情況下,由于地形環境引起的壓力變化可能是非常顯著的。為研究上坡地形對爆炸沖擊波傳播規律的影響,本文通過對坡角分別為46.7°和68.4°、坡底距爆心距離分別為0.85m和1.75m的上坡地形進行爆炸實驗,獲得了不同地形條件下的沖擊波超壓數據;并基于實驗結果建立數值模型,開展了坡角分別為10°、20°、30°、35°、40°、45°、50°、...
硝基胍對NEPE推進劑燃燒性能的影響————作者:趙澤霖;楊威;羅雯;夏敏;
摘要:戰術導彈對低成本、高安全的硝酸酯增塑聚醚(NEPE)推進劑提出了迫切需求,本論文通過引入硝基胍(NQ)部分替代黑索今(RDX),制備了含硝基胍NEPE推進劑,研究了硝基胍的引入對推進劑燃燒特性的影響,并對其力學性能、感度進行了測試。結果表明,NQ的加入顯著提高了推進劑在低壓下的燃速,并在7 ~11 MPa區間顯著降低了壓力指數(如4#推進劑壓力指數為0.13),表現出近平臺燃燒特性;熱相互作用研究...
靜電噴霧法制備SiNCCL-20復合炸藥及其性能表征(英文)————作者:段逸龍;王靈鑫;董軍;李修龍;賀希;冀威;
摘要:為研究硅Si對CL-20性能的影響,采用靜電噴霧法制備NC/CL-20復合炸藥和Si/NC/CL-20復合炸藥。采用掃描電鏡(SEM)、X射線能譜(EDS)、紅外光譜(FT-IR)和同步熱分析儀(TG-DSC)分析了樣品的形貌、結構和熱分解性能。此外,利用高速攝像機對樣品的燃燒過程進行了測試。結果表明:納米Si的引入有助于形成形貌規則、粒度較小的復合炸藥,Si/NC/CL-20復合炸藥比NC/CL...
TKX-50的熱分解及熱動力學模擬————作者:何慶;尉存娟;曹衛國;劉潤青;顏心怡;張雨晴;陳曉鈺;王泓棋;
摘要:為更全面的探究1,1′-二羥基-5,5′-聯四唑二羥胺鹽(TKX-50)的熱分解機理和熱安全性,采用不同升溫速率的差示掃描量熱法(DSC)來分析其熱分解特性。基于實驗數據計算TKX-50的非等溫分解動力學參數。同時,結合熱安全軟件(TSS)來深入研究TKX-50的熱安全性。研究結果表明,隨著升溫速率的逐漸加快,TKX-50在熱分解過程中的放熱峰溫,表現出向高溫區域逐步遷移的趨勢。TKX-50的熱分...
聚苯胺對六硝基六氮雜異伍茲烷(CL-20)的包覆降感————作者:岳躍輝;劉玉存;賈康輝;張向榮;
摘要:CL-20炸藥的能量水平高,但其感度也高,因而設法降低CL-20的感度對于擴展其應用范圍具有重要意義。采用聚苯胺(PANI)對CL-20進行了包覆,通過掃描電鏡、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以及X射線衍射儀,分別對比了CL-20在包覆前后的微觀形貌、分子結構、以及晶型,通過差示掃描量熱儀對CL-20在包覆前后的熱穩定性進行分析,并對其進行機械感度測試。結果表明:PANI可以成功包覆在CL-20表面,且包...
基于量綱分析的射流侵徹多層異質靶工程計算方法————作者:竇義溥;梁爭峰;豆劍豪;陳昕;雷婧宇;劉豐旺;
摘要:為研究聚能射流侵徹瀝青/土壤/混凝土靶過程中裝藥口徑、介質長度占比對總侵徹深度的影響,對射流的侵徹過程中影響侵徹深度的因素進行了量綱分析,得到了侵徹深度與土壤厚度占比的無量綱關系式,采用非線性動力學分析軟件AUTODYN-2D建立二維1/2有限元模型進行模擬計算,取聚能裝藥口徑分別為120mm和148mm,土壤部分厚度分別為1m、2m、3m、4m,得到了兩種口徑聚能裝藥侵徹不同結構瀝青/土壤/混凝...
微反應技術細化FOX-7及性能表征————作者:李美潔;李小東;武文瑜;解瑩穎;尹凱;
摘要:為改善FOX-7晶體形貌及粒徑分布,實現對FOX-7晶體的可控制備,本文運用微反應技術,采用模塊化微反應器制備細化FOX-7,對微結構盤片尺寸、溶劑種類以及溶劑-非溶劑流量比對細化FOX-7晶體形貌及粒徑分布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并確定了最佳工藝條件;采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及粒度分析軟件對細化后的FOX-7晶體進行了形貌粒徑表征;采用X射線晶體衍射(XRD)、差示掃描量熱法(DSC)、熱重分析法...
機油柴油配比對現場混裝乳化炸藥爆炸性能的影響————作者:劉鋒;代偉;魏國;朱正德;畢如潔;程雨航;潘長鑫;
摘要:為探究不同機油柴油配比對現場混裝乳化炸藥爆炸性能的影響,本文通過使用數字黏度計,激光粒度分析儀,光學顯微鏡測試不同機油柴油配比的乳膠基質的黏度和粒徑分布,觀察炸藥試樣內相結構;使用PVC管模擬孔內裝藥方式測量基質及炸藥試樣的密度。使用爆速儀,鉛柱壓縮法,分別測試炸藥的爆速、猛度。將實驗結果與理論計算相結合進行分析。實驗結果表明:隨著機油含量增大,炸藥試樣黏度增大,分散相液滴粒徑減小、分布更加集中均...
聚合物包覆鋁鋰合金及其穩定性研究————作者:唐長盛;杜芳;李佳賀;楊玉林;夏德斌;張健;王平;林凱峰;陶博文;
摘要:為提高鋁鋰合金(Al-Li)的穩定性,分別使用自制多羥基聚酯(PL)和聚多巴胺對其進行表面包覆處理,制得Al-Li@PL和Al-Li@PDA;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X射線衍射、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對其形貌結構進行表征,并對界面作用機理進行了探討。通過干燥器平衡法考察了Al-Li@PL和Al-Li@PDA的濕熱穩定性;使用氧彈量熱法和熱重-差式掃描量熱法對樣品進行了熱分析測試,并采用非等溫熱分解動力學法...
鋁鎂硼合金/氟橡膠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表征————作者:王姝雅;陳錦健;李家豪;王建華;劉玉存;
摘要:為提高鋁鎂硼合金粉在含能材料應用中的反應效率,以氟橡膠F2603作為包覆物,采用溶劑蒸發法制備了含有不同氟橡膠含量的鋁鎂硼合金/氟橡膠復合材料,并采用激光粒度分析儀、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同步熱分析TG-DSC、氧彈量熱儀對改性復合粒子的粒度、形貌、熱性能和燃燒性能進行了表征和測試。結果表明,制備得到的復合材料包覆度較高;通過TG-DSC測試發現...
O2/PE固液混合發動機燃燒效率數值計算————作者:胡峰;王印;王棟;劉雪莉;王新強;
摘要:基于燃氣與固體燃料的耦合傳熱,建立了固液混合發動機燃燒室內流場數值計算模型,以聚乙烯(PE)為燃料、氧氣為氧化劑研究了氧氣旋流強度、氧氣流強和燃燒室壓強對燃燒效率的影響。結果表明,氧氣直流噴注時,火焰距離燃面較遠且后燃燒室中氣相反應集中在氧含量較高的軸線附近,使后燃燒室凹腔存在較多燃料殘留,導致發動機燃燒效率較低;噴注器旋流數大于0.2后,旋流噴注可顯著強化氣相摻混,當旋流數由0.167增大到0....
鋁含量對HTPB推進劑點火燃燒特性的影響————作者:謝佩霓;廖雪欽;張文科;高歡歡;劉建忠;
摘要:為降低固體推進劑的特征信號,在保持配方總固體質量分數為84%的情況下,鋁粉質量分數由16%逐步減少到4%,進行激光點火燃燒試驗和凝相燃燒產物分析,得到了金屬鋁含量對推進劑燃燒特性的影響規律。結果表明,隨著鋁含量的逐步減少,丁羥復合固體推進劑整體燃燒穩定性減弱、火焰震蕩幅度增大、點火延遲時間增大、線性燃燒時間變長、燃燒溫度降低。隨著鋁含量的減少,燃面處的鋁團聚由常規的“熔融鋁團聚球”逐漸向“薄片狀”...
硝酸異丙酯的連續流微通道合成及動力學————作者:吳越江;詹樂武;侯靜;李斌棟;
摘要:為了解決傳統工藝制備硝酸異丙酯(IPN)存在的反應過程不易控制、反應溫度過高及收率低等問題,采用心型微通道反應器,以異丙醇為原料、二氯甲烷為溶劑,經發煙硝酸和乙酸酐的作用合成了硝酸異丙酯(IPN);考察了異丙醇、發煙硝酸和乙酸酐摩爾比、發煙硝酸質量分數、總流速、反應溫度等因素對硝化反應的影響。結果表明,在溫度10℃,總流速60mL/min,發煙硝酸質量分數98%,異丙醇、發煙硝酸和乙酸酐的摩爾比1...
高速破片撞擊下彈藥裝藥的反應等級試驗研究————作者:田超;李志鵬;鄧川;路迎;余偉;
摘要:為準確評估高速破片撞擊下彈藥裝藥的反應等級,基于高速破片加載裝置,利用光子多普勒測速儀(PDV)、高速攝影、沖擊波超壓、自短路電探針等測試技術,以一種HMX基裝藥(PBX-8)為試驗對象,結合靜爆試驗,對不同撞擊條件下的裝藥反應等級進行了試驗研究。結果表明,無反應等級與燃燒等級評估以裝藥反應過程宏觀圖像及剩余殘骸情況為主進行定性評估,對于爆燃、爆炸與爆轟等級,可采用基于沖擊波超壓、殼體膨脹速度及反...
專欄序言————作者:徐抗震;
摘要:<正>金屬基復合含能材料由金屬燃料、氧化劑及黏結劑等組成,其分散均勻、能量密度高且釋放速度可調控,在固體推進劑、微含能器件、燃燒劑及民用焊接、油井封堵等領域備受關注。其中,金屬燃料主要包括鋁、鎂、硼等金屬粉,鋁鋰、鋁鎂硼等合金材料及金屬氫化物等;氧化劑主要包括氧化鐵、氧化銅、氧化鎳等金屬氧化物及鐵酸銅、鐵酸鈷、鐵酸鎳、鎢酸鉍等金屬復合氧化物,還包括高氯酸銨、硝酸銨、氟化物等;黏結劑主要包括硝化棉、...
n-B/n-Ti/NC三元球形團聚顆粒的制備及燃燒性能————作者:劉林林;熊玉姝;詹發祿;徐抗震;王英紅;李葆萱;
摘要:為了提高硼的燃燒效率,采用溶脹-吸附-溶解團聚-成球法制備了n-B/n-Ti/NC三元球形團聚顆粒。采用SEM和DSC對顆粒的微觀結構特征及熱穩定性進行了表征,并通過激光點火系統對其燃燒特性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在團聚顆粒制備過程中,n-B和n-Ti可被吸附進入溶脹的NC毛細管中,從而形成以NC為團聚材料、n-Ti為助燃劑、n-B為高能燃燒劑,元素均勻分布、密實度高、成球率高的三元球形團聚顆粒;當...
靜電噴霧法制備球形硝基胍工藝的數值模擬與試驗驗證————作者:董軍;劉磊;王靈鑫;賀希;冀威;
摘要:為得到堆積密度高的球形硝基胍(NQ)晶體,采用模擬與試驗結合的方法探究靜電噴霧法制備球形NQ的工藝。通過ANSYS有限元軟件,研究不同電壓、流速、接受距離下NQ粒徑的變化規律,建立相關關系變化曲線;利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優化工藝,并通過實驗數據與數值模擬對比驗證。通過模擬后得優化工藝方案為:流速0.14 mL/min,電壓10 kV,接收距離250 mm。結果表明:在優化工藝條件下靜電噴霧制備的NQ僅...
基于定容燃燒模型擬合的高能硝胺發射藥燃速表征————作者:郭志罡;鄔睿;李曼曼;魏倫;王鋒;于慧芳;王瓊林;溫曉沐;
摘要:為增強發射藥密閉爆發器試驗數據的分析,構建了一種數值計算壓力(p)-時間(t)特性的定容燃燒模型,并發展試驗測試和理論模型間的擬合計算,進而求解了高能硝胺發射藥的燃速變化。基于此,制備了不同7孔鈍感高能硝胺發射藥樣品,擬合定容燃燒模型中等效參數,表征了干法鈍感工藝對鈍感層緩燃作用及平均厚度的定量影響。結果表明:基于參數擬合的定容燃燒模型能用于解釋不同發射藥樣品的靜態燃燒特性,理論計算與試驗測試結果...
1-甲基-2,3,4-三硝基吡咯與1-甲基-2,3,5-三硝基吡咯的合成及爆轟性能預測————作者:朱泰勝;梁棟;成志恒;郜興宇;王曉洋;陳軍;潘紅霞;趙林秀;申帆帆;李永祥;曹端林;
摘要:以1-甲基吡咯為原料,通過硝硫混酸一步硝化法合成了1-甲基-2,3,4-三硝基吡咯與1-甲基-2,3,5-三硝基吡咯,并分離出副產物1-甲基-2,4-二硝基吡咯。通過薄層色譜(TLC)對反應過程進行監測,采用紅外光譜(FT-IR)、核磁共振譜(NMR)和單晶衍射(SC-XRD)對產物進行表征。研究表明:最優工藝條件為n(1-甲基吡咯)∶n(濃硝酸)∶n(濃硫酸)=1∶12∶23,反應時間為3h,反...
新型石墨烯基黑火藥的制備及其性能表征————作者:田璐;石先銳;段西凱;李兆乾;沈金朋;裴重華;
摘要:針對黑火藥傳火速率不高的問題,采用在還原氧化石墨烯(RGO)上原位生長納米硫,制備納米硫/RGO復合物(RGS),然后用冰模板法將KNO3與RGS復合,獲得KNO3/RGS復合物(RGPS);通過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FE-SEM)、X射線粉末衍射(XRD)、比表面積和孔徑分析儀、差示掃描量熱儀(DSC)和高速攝影(HSVR)對其形貌、結構、熱分解性能和...
第七編 工業技術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